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贵阳北站站房工程屋面檐口与采光天窗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北站项目经理部2014年7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3)三、施工准备 (5)3.1 技术准备 (5)3.2 机具准备 (6)3.3材料准备 (6)3.4 检验试验工作 (7)四、施工安排 (7)4.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7)4.2主要施工部署 (8)五、施工工艺及主要施工方法 (9)5.1檐口吊顶安装施工工艺 (9)5.1.1施工工序 (9)5.1.2主要施工方法 (9)5.1.3檐口与屋面和幕墙的交接节点 (11)5.1.4檐口吊顶铝板安装吊篮施工方案 (13)5.2阳光板安装工艺 (17)5.3开启扇安装工艺 (20)六、质量要求 (22)6.1檐口铝板 (22)6.2采光顶 (23)七、成品保护 (25)八、安全环保措施 (25)8.1杜绝高空坠落的管理与控制 (25)8.2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26)8.3明火管理 (27)8.4防止机械伤害事故 (27)8.5安全用电 (28)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贵阳北站站是特大型客运专线铁路旅客车站,站房部分总建筑面积118525平米;其中采光天窗共计17个,天窗采光板采用30mm厚聚碳酸酯U型中空板;开启扇采用8Low-e+12A+8mm中空钢化玻璃;采光顶屋脊标高37.600米;檐口吊顶采用3mm铝单板;主站房一级屋面檐口标高38.900,二级屋面檐口标高34.400,三级屋面檐口标高29.900。
四级屋面檐口标高25.1m ,为站房4翼。
项目平面概况檐口吊顶效果图采光天窗效果图三、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3.1.1图纸会审在总工和技术主管的带领下,项目专业技术人员坚持日常的图纸审核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向项目总工汇报,坚持做到在施工前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完毕。
3.1.2施工方案的确定技术室屋面专业负责人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现场要求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根据屋面资料收集的内容,综合考虑质量、成本、工期等因素确定及施工方法等。
3.1.3技术交底在正式施工以前,对参与施工的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详细的口头和书面交底。
3.1.4 节点深化施工前,积极与相关单位针对交叉节点深化,提前将问题解决,防止施工时影响工期。
3.1.5 岗前培训工人上岗前,由技术人员和工长组织工人岗前培训,提高工人操作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
3.2 机具准备3.3.1主要材料檐口转换龙骨采用100x50x5x5mm、80x80x5mm热镀锌矩管,面层龙骨采用60x60x4mm热镀锌矩管,檐口大面采用银灰色铝单板(3mm厚),表面氟碳喷涂,色号Ral9006,檐口下部凹槽部位竖板颜色按Ral3020执行。
采光屋面固定窗选用聚碳酸酯晶亮防眩光抗红外中空阳关板,宽度为1050mm,厚度为30mm;阳光板通过专用铝合金型材配件固定在钢骨架上,天窗内封板采用3.0MM厚氟碳涂层铝单板。
侧面开启扇型材采用国产优质铝型材,材质为T5,采用氟碳喷涂表面处理,颜色按Ral9007执行,开启扇玻璃选用TP6(Low-E)+12A+TP6+1.52(PVB)+TP6钢化夹胶双银玻璃,颜色按TDE70B03执行。
3.4 检验试验工作1)檐口与天窗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必须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进场需复试的材料,产品质量应由经过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资质认可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其计量认证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2)檐口及天窗工程施工时,应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检、交接检和专职人员检查的"三检"制度,并应有完整的检查记录。
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应经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检查验收,并应在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 当进行下道工序或相邻工程施工时,应对已完成的部分采取保护措施。
4) 檐口与天窗工程完工后,应进行观感质量检查和雨后观察或淋水、蓄水试验,不得有潘漏和积水现象。
四、施工安排4.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根据贵阳北站工程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并按照施工总平面既要布置合理又要贯彻标准化管理,体现文明施工的原则,计划做如下布置:1)现场设置办公临时设施和小型机具仓库。
2)按照施工图要求,腾出施工场地,做到进场材料严格按图堆放,不许乱堆乱放,并做好材料堆放布置图。
3)凡进入现场的材料、设备必须按平面图堆放整齐,挂牌、标识。
施工平面布置图4.2主要施工部署(1)施工进度节点及劳动力配置按计划,高架层的龙骨安装,垂直运输采用4部25T吊车进行吊装,铝单板直接人工通过滑轮提升;东西站房龙骨安装,通过提升电葫芦吊装到预定高度,然后通过2个1T的手拉葫芦就位;阳关板采用塔吊直接吊装至二级屋面,然后人工搬运。
五、施工工艺及主要施工方法5.1檐口吊顶安装施工工艺5.1.1施工工序转化龙骨、面层龙骨单元地面加工→檐口吊顶风格线、标高侧放→转换龙骨单元吊装→转换龙骨连接焊接→面层龙骨单元吊装→面层龙骨焊接连接→龙骨隐蔽报验→铝单板安装→验收5.1.2主要施工方法(1)转化龙骨、面层龙骨单元地面加工转换龙骨单元面层龙骨单元转换龙骨单元分格根据主檩条间距加工,面层龙骨单元分格根据檐口铝板吊顶分格加工,对应排放于吊顶下部地面。
(2)吊顶分格线、标高测放a、在檐口分格放线前,首先与土建、装修测量进行基准点移交、复测。
b、根据移交基准线,确定轴线方向、起点以轴线定位,起始点用经纬仪调整保证各点成一条线。
用记号笔在檩条上作记号,以方便施工,并做为施工中校正的依据。
(3)转换龙骨、面层龙骨单元吊装与焊接连接吊装采用25T汽车吊将转换龙骨单元提至相应位置,通过转换件与主檩条相连。
面层龙骨确定根据檐口吊顶铝板分格,提升至相应高度和位置,通过60x60x4mm方管与转换龙骨链接。
由于面层龙骨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铝板的安装误差,因此要求面层龙骨安装全部带线施工,每个单元的龙骨安装完成后,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平,通过全站仪、水准仪找平、对点,并每安装一个轴线的龙骨,即复测分格是否和图纸对应。
转换龙骨矩形管与主檩条下翼缘连接节点转换龙骨、面层龙骨拼装成型后效果图(4)铝板安装a、合理安排工序:主要是通过合理安排不同工作间的施工顺序先后,以防止后道工序损坏或污染前道工序。
b、施工人员首先将板抬到安装位置,就位时先对准板端控制线,然后工人用手枪钻把六棱防水螺钉固定在板端的铝固定件及镀锌管上,安装第一块时确定铝单板菱角线水平,确保铝板水平准确无误后,随后参照第一块板顺序安装,上端为插接式,下端为勾搭式。
c、安装铝板时需带线安装,应保证铝板接缝的直线度,以及铝板的顺平度。
(5)铝板打胶板块间的缝隙要用中性耐侯硅酮密封胶封闭,内衬泡沫棒,外填用密封胶。
在打胶前,需把打胶部位清理干净,胶缝两侧贴美纹纸,打胶应均匀、平直,不允许在打胶部位有漏打、气泡现象。
打胶后,用圆弧形灰刀将胶缝压刮成弧面后,揭去美纹纸,清除胶迹,大风或雨天气禁止打胶。
(6)檐口板安装的过程监控a、合理安排檐口板的施工顺序,铝板安装分班组作业,确定每个班组施工作业的起始控制点,并反复复测。
c、应指派专人监测檐口板安装的施工情况,发现问题现场及时处理。
d、铝板分格的复测及时进行,避免出现较大的偏差。
5.1.3檐口与屋面和幕墙的交接节点原则上,檐口与屋面、檐口与幕墙交接的最后一块铝板最后根据现场定尺下料。
(1)檐口与屋面交接处理屋面板施工完成后,根据屋面板的高度,取屋面板最高点波峰定尺下料并安装焊接与屋面共用的檐口龙骨,待屋面披水板安装完成后,再安装最后一块收口板。
(2)檐口与幕墙交接处理铝板/玻璃幕墙与檐口铝板交接节点节点放大图5.1.4檐口吊顶铝板安装吊篮施工方案由于檐口工程工程量大、作业面高(>20m),搭设操作架不论从经济上还是工期要求上都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因此项目吸取其他站房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项目部技术人员、工程人员一起认真研究,设计出平稳可靠的吊篮操作平台,既利于檐口铝板吊顶的施工操作,又做到经济、合理、适用、安全。
本工程檐口吊顶均为3.3m高,单一的吊篮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因此需2套独立的吊篮交叉作业施工,吊篮①为悬吊吊篮,主要负责下部分铝板安装,吊篮②为小型挂篮,主要负责上部竖向铝板安装。
吊篮安装示意图(1)吊篮施工准备a、技术准备:根据现场情况钢结构间距确定吊篮长度,及拉设钢丝绳位置,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b、材料机具准备:圆钢管、角钢、方管、钢丝绳、倒链、安全网、底板、棕绳等。
圆钢管:采用Ф25mm,厚3.0mm的电焊钢管,钢管长度宜为4—6m,钢管应无裂纹,两端面应平整,严禁打孔。
方钢管:60x60x4x4mm镀锌方管,角钢:40x40x3mm,用作小型吊篮的主框架龙骨。
钢丝绳采用Ф14钢丝绳,质量符合相应规范要求,钢丝绳端头卡扣数量不少于3个,安装方法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底板①:板厚为1mm,板宽为400mm的铝镁锰屋面板,板长根据吊篮长度确定,底板与圆管用铁丝绑紧,防止滑动。
底板②:14mm后木胶板,尺寸根据吊篮底部框架加工。
c、人力准备:施工人员分别6人,要求有吊篮施工经验。
(2)主要施工方法:a、吊篮规格尺寸详见以上示意图悬吊吊篮①小型吊篮②b、吊篮制作操作过程概述:①吊篮的种类与依据:依据行业标准《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规则》和脚手架搭设、使用和拆除的一般规定等。
吊蓝自重120kg,施工设计荷载1.2KN/㎡。
现场1:1实架段做荷载试验,检验合格后使用。
每人按100KG计算,实际使用荷载不超过0.3KN/㎡。
②吊篮①材料的选用及配套设施:吊蓝采用¢32钢管焊接吊篮结构框架,钢管焊接处理,围焊,焊缝高度4mm,底面铺装1mm厚底板,并用铁丝固定防滑。
另外与吊蓝配套使用的其他配件有:¢14的钢丝绳2根,长度40m,两端穿头(作为吊蓝移动时的滑移绳)、2m长的钢丝绳2根,两端穿头(作为葫芦连接网架和40m钢丝绳用)、2吨手动葫芦2只(作为钢丝绳的紧绳器)、¢14钢丝绳4根,每根2m(用于吊篮定位后的固定吊点的钢丝绳,防止钢丝绳不平行,保证吊篮的稳定性)、U型卡4只(用于吊蓝与钢丝绳的连接)、1吨滑轮2只(用于起升吊蓝用)。
③吊篮①的操作方法:第一道程序:将2根40m钢丝绳分别横向固定在钢结构H型钢结构上,分别用手动葫芦将钢丝绳拉紧,此2根钢丝绳用作移动吊篮的轨道。
第二道程序:把两只滑轮固定在网架上,再用30m的棕绳将吊篮垂直方向吊到钢结构下方用4只U型卡将吊篮与钢丝绳锁住。
第三道程序:为了保险和加强吊篮的稳定性,用4根¢14钢丝绳垂直勾住钢丝绳,并将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钢结构上。
第四道程序:吊蓝固定牢靠后进入吊篮进行铝板的安装,施工完成后,操作人员撤离吊蓝,松绑固定的棕绳,将吊蓝滑移到下一个工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