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生态旅游的基础理论

3生态旅游的基础理论


3.1.2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其内涵
3.1.2.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 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 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 成危害的发展。” 3.1.2.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突出发展的主题 ; (2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 载能力; (3)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 ; (4)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 。
《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提出的原则
3.必须考虑旅游对当地文化遗产、传统习惯和社 会活动的影响。在制定旅游发展战略的过程中, 要充分认识当地传统习惯和社会活动,要注意 维护地方特色、文化和旅游胜地,尤其在发展 中国家更是如此。 4.为了使旅游对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所有 从事这项事业的人们必须团结一致、相互尊重 和积极参与。团结一致、相互尊重和积极参与 要以在各个层次上(包括当地、全国、区域及 国际)的有效机制作为基础。
《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提出的原则
5.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并评定其价值为我们提 供了一个特殊的合作领域。在这一领域的合 作,意味着我们将面临一场由文化与职业变 革多带来的真正挑战。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努 力创造出一套完整的规划与管理方法,将所 有行之有效的合作和管理方法统一起来,包 括技术革新方法。 6.有关各方共同协商之后认为,地方政府要下决 心,保持旅游目的地的质量和满足旅游者需 求的能力二者应为旅游发展战略和旅游发展 规划项目的主要目标。
《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提出的原则
15.对旅游发展负有责任的政府机构、协会、环境方面 的非政府组织要拟定可持续旅游发展框架,并将建 立实施这些方案的项目,检查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结果,交流经验。 16.要注意旅游中交通工具得 作用和环境的影响,运用 经济手段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17.旅游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特别是旅游从业人员坚决 遵守这些行为规范,是旅游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这些行为规范,是形成有责任感的旅游活动的有效 方法。 18.应当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旅游行业的所有团体, 无论是当地的、地区的、国家的,还是国际的,重 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的内容和目标,执 行由全体会议代表一致通过的《可持续旅游发展行 动计划》。
《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提出的原则
12.提供选择那些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协调的旅游形式, 以及各种能够保证中期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 式。在这方面,需要开展广泛的地区合作,特别是 那些小岛屿和环境敏感地区。 13.对旅游和环境负有责任的政府、政府机构和非政府 组织应当支付并参与建立一个开放式信息网络,以 便交流信息,开展科学研究,传播适宜的旅游和环 境只是,转移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技术。 14.需要加强可行性研究,支持普及性强的科学试点工 作,落实可持续发展框架中的旅游示范工程,扩大 国际合作领域的合作范围,引进环境管理系统。
3.1.3可持续发展观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和创新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 国内生产总值在理论上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 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但在实际生活中,往 往只是进步的假象。因为远远超出实际需要 的面子工程以及一个地方不断出现又消失的 GDP或者是无效的GDP,只能证明我们过去 做了太多的无用功或者我们现在的决策有问 题。代之而起的绿色GDP即现行GDP总量扣 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 用所剩下的部分,即:GDP总量-(环境资源 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 。
3.1.1.2可持续发展观形成发展 历史 上的三大标志事件
(3)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这是继1972年6月瑞典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 境会议之后,联合国于1992年6月3~14日在巴西里 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领域中规模最大、级别 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有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 到会讲话。会议通过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 卢宣言》(又称《地球宪章》)和《21世纪行动议 程》,154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48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还 通过了有关森林保护的非法律性文件《关于森林问 题的政府声明》。会议敦促各国政府和公众采取积 极措施协调合作,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为保 护人类生存环境而共同作出努力,
3.1.5.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与目标
(1)本质
持续性、公平性、共同性 (2)目标
A.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 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 B.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C.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 D.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E.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
3.1.5.3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主要内容
3.1.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1.1.2可持续发展观形成发展 历史上的三大标志事件 (1)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正式挑战 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 议”。出版了经济学家B·奥德和生物学家R·杜博的报告 《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会议通 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80年代中期至末期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与“绿色”意识 的形成和普及,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 使得人们开始重新评价旅游对目的地的作用和价值,也正是 在这一重新评价过程中,人们发现并引进了“可持续发展” 这一概念。 1987年,布伦特兰担任主席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以《我们共同的未来》为标题,提出了一份研究报告,该报 告对当前人类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系 统而全面的评价,并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术语和 口号。这就是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
3.1.1.2可持续发展观形成发展 历史 上的三大标志事件
(2) 《我们共同的未来》是1983年12月成立的由挪威 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 会” 1987年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八次世界环境 与发展委员会上发表、通过,后又经第42届联大辩论 通过的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该报告以“可持续发 展”为基本纲领,以丰富的资料论述了当今世界环 境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 具体的和现实的行动建议。这一鲜明、创新的科学 观点,把人们从单纯考虑环境保护引导到把环境保 护与人类发展切实结合起来,实现了人类有关环境 与发展思想的重大飞跃。
3.1.1.5可持续旅游发展与生态旅游
(1)生态旅游发展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 (2)生态旅游者应持可持续发展观点; (3)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应以可持续发展作为 工作准则。
《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提出的原则
7.为了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旅游必须以当地 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机遇作为发展的基础。 旅游与当地经济应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 方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8.所有可供选择的旅游发展方案都必须有助于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助于加强与社会文 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9.各国政府与政府机构应该加强与当地政府和 环境方面非政府组织的协作,完善旅游规则, 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
3.1.5.4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与措施
(1)参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人员团结一致,互相尊重, 在地区、国家和国际层次上建立有效合作机制; (2)在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和旅游发展规划时,要将保 持旅游目的地质量和满足旅游者需求能力作为主要目 标,有计划、控制性地开发旅游资源; (3)各国政府和多边组织停止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 财政援助,并用法律手段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4)旅游发展计划要与国家环境政策相协调,支持有 利于环境和文化的旅游项目; (5)在可持续旅游发展项目中,促进国际合作和公众 参与; (6)制定可持续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政策和发展教育 计划; (7)建立可持续旅游发展信息网络和数据库。
《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提出的原则
10.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经 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为此,迫切需要 提出一些方法,以便更加合理地分配旅游收益和旅游 费用。这意味着消费模式的改变和在价格制定过程中 增加生态环境费用的新定价方法的引进。希望各国政 府和多变组织停止那些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财政援 助,研究和探讨国际通用经济方法的可操作性,保证 资源的持持续利用。 11.环境和文化易受破坏的地区,无论现在还是将来, 在技术合作和资金援助方面要给予优先考虑,以实现 可持续发展。那些被落后的、影响严重的旅游方式降 低了档次的地区同样需要特别对待。旅游活动每年持 续很长时间,客观上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以保证资源 可持续利用微出发点的经济方法在当地和整个区域的 使用效果,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法律手段的重要 作用必须得到充分发挥。
《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提出的原则
1.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之上,符合 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可持续发展, 是对资源进行全面管理的指导性方法,目的是使各 类资源免遭波怀,使自然和文化资源得到保护。旅 游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发展方式,能够并应积极擦奴 役可持续发展战略。健全的旅游管理应该保证旅游 资源的可持续性。 2.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 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自然、文化和人类 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目的地各具特 色,特别是在那些小岛屿和环境敏感地区,旅游发 展不能破坏这种脆弱的平衡关系。考虑到旅游对自 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记忆消除这些影响的 能力,旅游发展应当循序渐进。
3.1.4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1)就其生态可持续性而言,强调人类应与大自然 和谐相处,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能够切实得 到保护; (2)就其经济可持续性而言,强调经济发展和增长 必须建立在维护地球自然系统这一基础之上,并利 用经济手段管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3)就其所主张的社会可持续性而言,可持续发展 强调的是代际公平分配,以使当代及未来人类的需 要都能够有条件得到满足; 总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是对传统发展模 式的挑战,是为谋求新的发展模式而创立的新的发 展观。
3.1.5旅游可持续发展
3.1.5.1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199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90全球持续发 展大会旅游组行动策划委员会会议提出了一个《旅游 业可持续发展行动战略》草案;1995年4月,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又在西班牙 的加那利群岛的兰沙罗特岛专门召开了“可持续旅游 发展世界会议”,制订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 《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两个重要文件。1997年 6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第九次特别会议散发了由世界 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制定的 《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至此旅游可持续发展 的思想已经基本成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