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能量转换的一般过程
1-5 风力发电系统及装置
(一)风力发电机组的系统 组成 • 风力发电系统是将风能转
换为电能的机械、电气及 共控制设备的组合。 • 通常包括风轮、发电机、 变速器(小、微容量及特殊 类型的也有不包括变速器 的)及有关控制器和储能装 置。
(二)大型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
类型:目前世界上比较成熟的并网型风力发电 机组多采用水平轴风力机,其形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水平轴风力机类型有: ①单叶片式;②双叶片式;②三叶片式;④ 多叶片风车式⑤车轮式多叶片风车式;⑥迎 风式;⑦背风式等。 基本组成:典型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通常主要 由叶轮、传动系统、发电机、调向机构及控 制系统等几大部分组成。
瓦—几兆瓦; ⑧ 发电机,分为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发电 机; ⑨ 另外还有塔架高度等等。
1、水平轴力风机
特点:风力机的风轮装 置、发电机和塔架等部件组成,大中型风力 机还有自动控制系统。 应用:这种风力机的功率从几十千瓦到数兆瓦, 是日前最具有实际开发价值的风力机: • 类型:有传统风车、低速风力机及高速风力 机等3大类型。
风力机结构图
(三) 风力发电机主要组成部分介绍 1、叶轮
风力机区别于其他机械的最主要 特征就是风轮。风轮一般由2~3个 叶片和轮毂所组成,其功能是将风 能转换为机械能。由于风力发电机 的理论基础也是空气动力学,故其 叶片形状与机翼很相似。风经过水 平轴风力发电机的叶片时由于叶片 与风有一个夹角,风在叶片上形成 升力,风力发电机就是依靠叶片上 的升力把风能转换为旋转的机械能, 从而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的。
1、可以实现变速运行,获得最大风 能利用率; 2、输出电流可控,无需启动装置; 3、可以吸收或发出无功; 4、无励磁功率损耗;
1、采用齿轮箱,故障率高,维护困难; 2、有励磁功率损耗; 3、结构复杂,控制系统复杂;
1、电机体积大、重量大 2、采用全功率电力电子设备,价格稍贵;3、 结构复杂,控制系统复杂; 4、永磁体有消磁现象
3、机舱
齿轮箱 由于种种限制风机叶轮的转速不能太快,而并网 运行的发电机必须要求再同步转速左右才能运行, 故风力发电机组一般都在主轴与发电机之间安装有 增速传动机构。风力机的传动机构一般包括低速轴、 高速轴、齿轮箱、联轴节和制动器等。 发电机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风电机组类型主要有四种:采 用齿轮箱增速的普通异步风力发电机组,双馈异步 风力发电机组和直驱式同步风力发电机组(含永磁 发电机和直流励磁发电机)以及混合式风力发电机 组。
600
400
200
0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①它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发电方式,随着大 型机组的技术成熟和产品商品化的进程, 风力发电成本降低。 ②风力发电不消耗资源、不污染环境,具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③建设周期一般很短,一台风机的运输安 装时间不超过三个月,万千瓦级风电场 建设期不到一年,而且安装一台可投产 一台; ④装机规模灵活,可根据资金多少来确定, 为筹集资金带来便利;
Ф型风力机图
3、风力发电机组可分为定桨距机组与变 桨距机组。 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调节完全 依靠叶片的气动特性。这种机组的输出 功率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当风速超过 额定风速时,通过叶片的失速或偏航控 制降低风能转换系数Cp,从而维持功率 恒定。
变桨距机组为了尽可能提高风力机风能转 换效率和保证风力机输出功率平稳,风力 机可由轮毂舱内叶片根部的液压装置或电 动机构进行桨距调整。变桨距风力发电机 组的功率调节不完全依靠叶片的气动特性, 它要依靠与叶片相匹配的叶片攻角改变来 进行调节。
4、功率系数
功率系数(Cp)描述风机将风能转换为机 械能的效率
可能提取的风能 Cp 输入的风能
风中的能量无法全部被风机转换,其理论最 高限度Cp(max)=0.593,通常被称为贝茨因
数。
风力机特性曲线通常由一簇风能 利用系数Cp曲线来表示
C p f ( , )
R / V
风力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参数
① 风轮直径,通常风力机的功率越大,直径越
大; ② 叶片数目,高速发电用风力机为2—4片,低 速风力机大干4片; ③ 叶片材料,现代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复合 材料; ④ 风能利用系数,一般为0.15—0.5之间;
⑤ 启动风速,一般为3—5m/s; ⑥ 停机风速,通常为15—35m/s; ⑦ 输出功率,现代风力机一般为几百干
1-2 风力发电设备
一、组成:风力发电机组包括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风力机,由它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 另一部分是发电机,由它将机械能转换为电 能。 二、分类: 1)根据它收集风能的结构形式及在空间的布置, 可分为水平轴式或垂直轴式。 2)从塔架位置上,分为上风式和下风式;
3)还可以按桨叶数量,分为单叶片、双叶片、 三叶片、四叶片和多叶片式。 4)从桨叶和形式上分,有螺旋桨式、H型、 S型等; 5)按桨叶的工作原理分,则有升力型和阻力 型的区别。 6)以风力机的容量分,则有微型(1kW以下)、 小型(1—10kW)、中型(10—100kW)和大型 (100kw以上)机。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
外观特点:机舱短粗 主要生产厂家: 金风/VENSYS,湘电 /ZEPHYROS
直流励磁风力发电机
外观特点:机舱臃肿 主要生产厂家: ENERCON
以上风电机组优缺点比较表
风电机组类型 普通异步风力 发电机组
优点
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缺点
1、采用齿轮箱,故障率高,维护困难; 2、风能利用率低; 3、启动电流大,需配置启动装置; 4、消耗大量无功,需要从电网输入无功;
双馈异步风力 发电机组
永磁同步风力 发电机组
1、可以实现变速运行,获得最大风 能利用率; 2、输出电流可控,无需启动装置; 3、可以吸收或发出无功;
1.3直驱式同步风力发电机组
技术特点: • 叶轮转速较低,一般为每分钟十几转,转 子绕组通过增加极对数来降低同步转速, 从而避免了齿轮箱损耗; •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可采用直流电励磁或永 磁体励磁方式,由于转子极对数较多,电 机外尺寸较大且较重,不方便运输和吊装。
• 对于直流电励磁方式的同步电机,转子转速的调 节可以通过控制励磁电流的大小来控制电磁转矩, 从而使风力发电系统获得最大风能捕获效率;对 于永磁同步电机,可以通过调节直流电压的方式 来控制电磁转矩,从而使风力发电系统获得最大 风能捕获效率,风能利用率高; • 对于直流励磁方式的同步电机,励磁损耗较小; 对于永磁同步电机,则存在永磁材料的消磁现象。 • 通过电力电子换流器与电网连接,吸收或输出功 率可调,因此可以实现风力发电机平滑并网。 • 电网侧换流器采用空间矢量控制技术,可以实现 发电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藕控制,能够独 立调节发电机向系统吸收或发出无功。 • 结构、控制系统复杂。
风力发电及能量转换
1-1 风与风力资源
一、风的产生与特性 • 产生:风是地球外表大气 层由于太阳的热辐射而引 起的空气流动;大气压差 是风产生的根本原因。 • 特性:周期性、多样性、 复杂性
二、风的能量与测量
1、产生能量的基本要素: 风具有一
定的质量和速度。
2、风能的一些主要特性参数:如风能、
风能密度、风速与风级、风向与风频以及风 的测量等。
式中λ表示叶尖速比; ω表示风轮转速;R: 表示风轮半径;V表示 风速;β表示桨叶节距 角
5、风机的实际输出功率 P=0.5×ρ×A× Cp×V3×Ng×Nb
其中 P为风机输出功率 ρ为空气比重 A为扫掠面积 Cp为功率系数 V为风速 Ng为发电机效率 Nb为齿轮箱效率
1400
1200
1000
800
直流励磁同步 风力发电机组
1、可以实现变速运行,获得最大风 能利用率; 2、输出电流可控,无需启动装置; 3、可以吸收或发出无功
1、电机体积大、重量大 2、采用全功率电力电子设备,价格稍贵;3、 有励磁功率损耗; 4、结构复杂,控制系统复杂;
双馈、永磁和直流励磁 风力发电机外观图
双馈风力发电机
外观特点:机舱细长 主要生产厂家: Vestas,Gamesa,GE等
2、塔架 风力机的塔架除了要支撑风力机的重量,还 要承受吹向风力机和塔架的风压,以及风力 机运行中的动载荷。它的刚度和风力机的振 动有密切关系。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塔架主 要可分为管柱型和桁架型两类。一般圆柱形 塔架对风的阻力较小,特别是对于下风向风 力机,产生紊流的影响要比桁架式塔架小。 桁架式塔架常用于中小型风力机上,其优点 是造价不高,运输也方便。但这种塔架会使 下风向风力机的叶片产生很大的紊流。
水平轴力风机图
2、垂直轴风力机
特点:凡风轮转轴与地面呈垂直状态的风力 机叫垂直抽风力机。 形式有:如s型、H型、Ф型等。 应用:虽然目前垂直轴风力机尚未大量商品 化,但是它有许多特点,如不需大型塔架、 发电机可安装在地面上、维修方便及叶片制 造简便等,研究日趋增多,各种形式不断出 现。各种形式的垂直轴风力机。
1)风能:空气运动产生的动能称为“风
能”。
2)风能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积
的风能。
3)风速与风级:风速就是空气在单位时间
内移动的距离,国际上的单位是米/秒(m/s) 或千米/小时(km/h)。分13级
4)风向与风频:通常把风吹来的地平方向
定为风的方向,即风向。风频是指风向的频 率,即在一定时间内某风向出现的次数占各 风向出现总次数的百分比,
三、风力发电特点及优势:
⑤ 运行简单,可完全做到无人值守; ⑥ 实际占地少,机组与监控、变电等建筑仅 占风电场约1%的土地,其余场地仍可供 农、牧、渔使用; ⑦ 对土地要求低,在山丘、海边、河堤、荒 漠等地形条件下均可建设, ⑧ 在发电方式上还有多样化的特点,既可联 网运行,也可和柴油发电机等级成互补系 统或独立运行,这对于解决边远无电地区 的用电问题提供了现实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