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挝沙拉湾省2008-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老挝沙拉湾省2008-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老挝沙拉湾省2008-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蓝图
(韦健锋编译)
一、2008-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展望
把沙拉湾省建设成为贸易、旅游、物流服务的中心,人民生活富足,到2020年实现脱贫目标。

2.方针与总目标
-继续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秩序,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维护国家主权,实现社会的文明、公正和繁荣。

-继续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及时处置各类消极现象,扩大国际交往,为各经济单位的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继续加大基层农村建设,改善经济基础设施,利用现有优势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开拓市场,努力解决贫困问题。

-实现生产的社会化,为今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打下基础,2015年全省GDP力争达到37176.2亿基普,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比重分别为47.65%、25.82%、26.53%,人均
收入力争达到933万普基(或约974.78美元);2020年全省GDP预计达到95872.7亿基普,
三大产业比重分别是:农业40.70%、工业29.25%、服务业30.05%,人均收入预计达到1361
万普基(或约1287.86美元)
部分数据预测表
项目2007 2008 2009 2010 2015 2020 序

1 GDP按当年价格计算
1,570.35 1,758.79 1,969.85 2,206.23 3,717.62 5,987.27 (10亿基普)
2 经济结构(%)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农业58.00 57.00 56.02 54.00 47.65 40.70 工业18.00 18.22 19.00 20.52 25.82 29.25 服务业24.00 24.78 24.98 25.48 26.53 30.05 3 人均GDP (美元) 481.75 593.08 655.05 705.17 974.78 1,287.86
资料来源:老挝国家经济研究院预测数字
二、各行业发展计划
1.农林方面
-继续转变小规模的自然、半自然农业生产为商品生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增加值;加强农业新技术的培训和新品种的推广。

-继续加强环境和水资源保护,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种植经济林木,逐步减少乱砍滥伐现象。

-2010年水稻种植要达到86,000公顷、产量395,000吨以上,2010年人均口粮力争达到约1千克/人、库存粮食160,000吨、商品粮235,000吨,橡胶、橄榄、咖啡、香蕉、玉
米、木薯、豆类等种植面积力争超过1.5万公顷。

-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维护、修复现在水利设施,保证水利灌溉面积超过1万公顷。

-继续落实分林分地政策,把土地交给农民使用,各县要明确划分生产区、投资区。

2.能源矿产方面
-继续建设各型水电站如车邦3、色拉农电站等。

-继续向偏远山区架设网外电网,2010年力争使全省70%的村能用上电。

-继续加强同外国在煤炭、石灰石、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方面的合作,批准部分矿产开采项目以满足生产加工需要。

3.服务方面
1)工业与贸易
-为各类商品特别是拳头产品的生产创造条件,实施“一县一个拳头产品”工程;升级改造老越、老泰边贸市场,成立中、小型生产-销售-服务集团,进行价格干预,鼓励生产者参与市场(竞争),降低税率,减少壁垒。

2010年力争实现(全省)出口总额4945亿基普、进出总额5250亿基普,减少进出口差额。

-继续加大工业项目和工厂建设力度,建设水泥厂、淀粉加工厂、木材加工厂、建材厂等,鼓励传统手工艺生产和出口。

2)交通通信
-实施重点工程项目,把本省主要城市建成重要的过境通道,重视县城的全面建设,加强县城治安秩序维护和绿化美化工作,为农村地区树立榜样。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15A公路、班兵-他丁公路、沙拉湾-那崩公路、1G公路筹集建设资金,解决省-县、县-村路桥不便问题。

-加大通信、邮政建设,提升通信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改善各偏远县区的邮电服务能力。

-为各县自来水、废水管线铺设进行规划设计。

3)旅游
-加强现有景点建设,促进省内旅游业的发展,重点突出自然观光和文化旅游,加强同周边省份包括越南、泰国各省的旅游合作与联动,力争旅游收入年增长5-10%。

4)财政工作
-加大开源力度,力争使财政收入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

-加强节流管理,实现财政预算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5)土地开发计划
-继续进行土地种类和用途的划分,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划分政府用地、县城土地、县郊土地、农村土地等土地区域,划分建筑用地、农业用地、工业用地、边贸用地等土地类别,以便根据土地区位、类别制定合理的土地租用金。

6)脱贫工作
加强基层政治工作力度,有效落实各项扶贫工程,有力调动社会各力量和资金参与扶贫工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进行居住用地、生产用地规划,努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力争使90%的村有学校,86%的村有自来水,70%的村有电,70%的村可通大车,45%的村有水利设施。

力争到2010年消灭贫困村,消除80%的贫困户。

4.社会-文化方面
1)教育
到2010年保证6-10岁儿童入学率达到90%,初中入学率提高4-6个百分点,高中入学率提高6-8个百分点;加强义务教育,限制辍学率,使适龄人口识字率达到95%以上;落实小学义务教育制;村长、村支书必须能读会写,最好有初中以上文化。

强制不称职的政府职员授受进修,在3所民族学校及其他学校增开专业和课程,提高各年级的考试及格率。

2)公共卫生
-继续建设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加强对疟疾、出血热、肺炎、霍乱等疾病的管控,以预防为主,以西药和老(挝)药结合治疗为重点;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责任监管,提高医生职业道德水平;发动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工作。

-关注妇女儿童,做好计划生生育工作;增加偏远地区驻村医务人员数量,减少迷信治疗;争取86%的群众能用上纯净饮用水、50%的村建有厕所;鼓励少生优生、晚婚晚育,减少新生儿和产孕妇死亡率,提高人口寿命。

3)新闻文化
-继续提升新闻文化工作质量,培养各民族人民道德情操,提升他们的革命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新闻传媒在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方面的作用,提高新闻媒体的现代化水平。

-继续加大新农村、新文化村建设,2010年争取建成60个新文化村。

4)劳动和社会福利
扩大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的发生;落实革命优抚政策,动用国家财政和社会捐助继续向退休干部、战士、烈士家属发放扶助金。

5)对外经济合作
-继续推行对外经济合作政策,重点发展同越南各省的经济联系;同时做好老泰、老越边境维稳工作,以保障边贸的发展
-继续加强数据搜集工作和项目计划制定工作,以争取国际机构的无偿援助和信贷支持,为当地商品生产和脱贫工作寻找资金来源。

三、根据地形区位制定发展方针
1.平原地区
重点发展水稻以及花生、黄豆、木薯、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大力发展羊、猪、家禽、鱼等畜牧和渔业养殖;根据各县优势,努力培植中小型加工企业、建材企业,提高贸易、旅游服务水平。

2.高原地区
在娄安县、沙拉湾县和空塞墩和瓦比地区,大力发展林木和咖啡、砂仁、姜、果树、豆类、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在20号公路沿线建设各类农产品加工厂;加强同塞公、占巴塞省各县的生产合作。

3.山区
达威、沙梅两县重点发展种植和养殖业,鼓励经济作物种植;落实定居定耕和分林分地政策;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展民俗旅游和生态旅游,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工作力度,提高政策服务能力,出台针对老越边境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招商引资政策,努力解决贫困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