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醇酚醚醛酮的化学性质.

醇酚醚醛酮的化学性质.


H
R Cδ

δ H
H
酸性,生成酯
氧化反应 形成 C ,发生取代及消除反应
分子中的C—O键和O—H键都是极性键,因而醇分子中有两个反 应中心; 又由于受C—O键极性的影响,使得α—H具有一定的活性, 所以醇的反应都发生在这三个部位上。
2R– OH + 2Na R–ONa+ H2O
2R–ONa + H2 R–OH +NaOH
H
近平面三角形结构
C=O双键中氧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大,所以π电子云的分布偏 向氧原子,故羰基是极化的,氧原子上带部分负电荷,碳原子上带 部分正电荷。
CO
π CO
δδ CO
电负性
C
<
O π
电子云偏向氧原子
极性双键
醛酮中的羰基由于π键的极化,使得氧原子上带部分负电荷, 碳原子上带部分正电荷。氧原子可以形成比较稳定的氧负离子,它
CH2 +
OH
3HONO2
H2C CH CH2 ONO2ONO2ONO2
甘油三硝酸酯
+3H2O
(可用作缓解心绞痛药物)
另外,磷酸以酯的形式广泛存在于机体中,如:核酸、磷脂和ATP中
都有磷酸酯结构;体内的某些代谢过程是通过具有磷酸酯结构的中间体
来完成的。
4. 氧化反应
常用氧化剂: K2Cr2O7、 KMnO4等。
醇与催化剂共热即发生脱水反应,随反应条件而异可 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的脱水反应。
CH2-CH2 H OH
CH2-CH2 H OH
H2SO4, 170℃ or Al2O3, 360 ℃
CH2 = CH2 + H2O
H2SO4, 140 ℃ or Al2O3, 240~260℃ CH3CH2OCH2CH3 + H2O
R-O-R + HCl
R O R + Cl H
R-O-R + H2SO4
R O R + HSO4
H
烊盐是一种弱碱强酸盐,仅在浓酸中才稳定,遇水很快分
解为原来的醚。利用此性质可以将醚从烷烃或卤代烃中分 离出来。
四、 醛、酮的化学性质
CO sp2 杂化
π键 σ键 CO
121.8。 H 116.5。 C O
3. 磺化反应
98%H2SO4 OH
OH
25oC
SO 3H 98%H2SO4 100oC
100oC
HO
SO 3H
三、醚的性质
1. 醚的物理性质 室温下,大多为液体,有特殊气味;密度小于水;沸点
与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近似。其氧原子与水分子可形成氢键 ,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
2. 醚的化学性质
醚的氧原子上有未共用电子对,能接受强酸中的H+而生成烊盐。
较带正电荷的碳原子要稳定得多,因此反应中心是羰基中带正电荷 的碳。所以羰基易与亲核试剂进行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
ONa
+ H2O
不反应
ONa
+ CO2 + H2O
OH
+ NaHCO3
酚不能溶于NaHCO3溶液,羧酸可以,利用此性质可以 将醇、酚和羧酸进行分离
(二)与FeCl3的显色反应
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大多数酚能起此反应, 故此反应可用来鉴定酚。
6ArOH + FeCl3
[ Fe(OAr)6 ] 3- + 6H+ + 3Cl 蓝紫色 棕红色
2. 硝化反应
苯酚比苯易硝化,在室温下即可与稀硝酸反应。
OH + 稀 HNO3
20 ℃
OH
OH
NO2 +
NO2 可用水蒸汽蒸馏分开
邻硝基苯酚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而成螯环,这样就削弱了分子内 的引力;而对硝基苯酚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但能形成分子间氢 键而缔合。因此邻硝基苯酚的沸点和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其异构体 低得多,故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
醇的脱水反应活性: 3°R-OH > 2°R-OH > 1°R-OH
主要生成札依采夫烯(即主要产物是双键碳上连有
最多烃基的烯烃) 例如:
H CH3CH2CHCH3
OH
CH3CH = CHCH3 + CH3CH2CH = CH2
80%
20%
H CH2CHCH 3
OH
CH=CHCH 3 +
(主)
CH2CH=CH 2
醇酚醚醛酮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 掌握醇的结构、化学性质 2.掌握醛、酮的结构,加成反应的性质
【教学重点】 醇的化学性质,醛、酮与HCN、 NaHSO3、氨的衍生物、醇的加成
【教学难点】 醇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 讲解,试验演示,练习
一 醇的化学性质
1、与活泼的金属反应
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羟基官能团所决定,同时也受到烃基的一定 影响,反应的部位有 C—OH、O—H、和C—H。
不同的酚与FeCl3作用产生的颜色不同。与FeCl3的显色反应 并不限于酚,具有烯醇式结构的脂肪族化合物也有此反应。
(三)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1. 卤代反应
苯酚与溴水在常温下可立即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OH + Br2(H2O)
OH
Br
Br
+ 3HBr
Br
反应很灵敏,很稀的苯酚溶液(10ppm)就能与溴水生成沉淀。 故此反应可用作苯酚的鉴别和定量测定。
二、酚类的化学性质
酚的结构:
H
O
p-共轭效应
..
OH
苯酚的结构
p-π 共轭效应的结果:
1、减小了C-O键的极性,使-OH不容易离去。 2、增加了O-H键的极性,使酚表现出弱酸性。 3、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加,有利于苯环上
的亲电取代反应(邻、对位定位基)。
(一)弱酸性
OH
+ NaOH
OH
+ NaHCO3
K2Cr2O7 + H2SO4
O
伯醇: RCH2OH
RCHO
RCOOH
仲醇:
CH3CH2OH + Cr2O72橙红
CH3CHO + Cr3+ 绿色
K2Cr2O7 CH3COOH
O
O
R-CH2OH
[O] R-C-H -H2O
[O]
R-C-OH
叔醇:在该条件下不被氧化。 (因-碳上没有氢原子)
5、脱水反应
反应活性:甲醇﹥伯醇﹥仲醇﹥叔醇
2.与氢卤酸反应(制卤代烃的重要方法)
R-OH + HX
R-X + H2O
反应速度与氢卤酸的活性和醇的结构有关。 HX的反应活性: HI > HBr > HCl 醇的活性次序: 烯丙式醇 > 叔醇 > 仲醇 > 伯醇 > CH3OH
卢卡斯(Lucas )试剂:浓HCl + 无水ZnCl2 可用于鉴别伯、仲、叔醇
伯醇 仲醇 叔醇
卢卡斯试剂
室温下1小时也不反应 5分钟内出现混浊 立即发热、混浊或分层
3. 酯化反应
与无机含氧酸的反应 (如:HNO3, HNO2, H2SO4, H3PO4等)
CH3CHCH2CH2 + HO-NO CH3 OH
CH3CHCH2CH2-O-NO
CH3
+ H2O
H2C O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H O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