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检索PPT

文献检索PPT


以纸张为载体
2)缩微型(Microform) 以感光材料为载体
3) 声像型(Audio-Visual form)
以声像记录材料为载体 4) 电子型(Machine Readable form) 以计算机信息存储设备为载体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15
(2)、按信息加工级别划分信息源
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primary document secondary document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37
全文型检索工具 全文也包括内容简短的事实和数据。全 文性检索系统集文摘检索和全文提供于一体, 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和前景较好的一类数据库。 优点: 一、可以直接获取全文。 二、多数全文数据库提供全文字段检索, 这个有助于文献的查全。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38
手工检索工具
索引: 将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事项(可以是人名、 地名、词语、概念、或其他事项)按照一定方式有 序编排起来以供检索的检索工具。
相对于目录,题录、文摘等类型的检索工具, 索引深入到文献的细节,涉及到具体的知识点。
常用的印刷版的工具书都有索引,以便检索。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39
其他类型的手工检索工具——工具书
年鉴——查找事实或统计数据 百科全书——查找不熟悉的知识 手册——成熟稳定的知识,查找参数,公式等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32
主题法
1、自然语言(非规范语言):信息检索系统中使用的 标引词直接来自文献和用户提问而不加控制的一类检索语 言,主要有关键词语言。 自然语言的应用以计算机为前提,否则,自然语言检 索将难以实现。 2、受控语言(规范语言或人工语言):标引词来自文 献或者用户,并受到信息检索系统的控制的一类检索语言 的总称,又叫规范化语言。 受控词在检索实践中具体体现为词表。词表在网络检 索工具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辅助选词以及检索式的扩展。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13
信息的来源叫做信息源。
信息源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描述,比较常
见的分类方法有如下三种:
1、按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电子文献等);
2、按信息加工的级别划分(四次文献);
3、按信息的发布形式划分(十大文献信息源等)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14
(1)、按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信息源
1)印刷型(Printed form)
8%
48%
35%
9%
五、有利于专题文献查准和查全 检索工具——原始文献(线索) 六、克服专业语言和自然语言的障碍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28
检索语言
是根据检索的需要而创造的人工语言,
用于描述检索系统中信息的内部特征和外
部特征并能表达用户信息提问的一种专门
语言。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29
标引文献与揭示文献内容的两种基本方法: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35
题录型检索工具
题录的含义
题录是描述文献外部特征的文献条目。文献的外部特征包 括题名、著者、出处、卷期、页码、时间、文献类型、语 种等著录项目。 题录的著录对象一般是单篇文献。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36
文摘型检索工具
文摘的定义
我国国家标准GB 3468-1983; 《检索期刊编辑总则》说明定 义:“除题录部分外还对文献内容作实质性描述的文献条目 称之为文摘”。 文摘是文献原文浓缩后的产物,是忠实于原文内容的简要记 录单元。揭示文献的内容特征,在文摘的编写中不能加入编 写人员的主观见解和任何解释性说明,也不能对原文作任何 修改。
知识(knowledge):是对信息的理解与认识。 知识是经过精心研究、领会后的有用信息, 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 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 情报——是激活了、活化了的知识,也叫做 流动的知识,是为特定目的服务的信息。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10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具体地说,文献 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视 频等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它具有 存贮知识、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功能。
三次文献
零次文献
Tertiary document
最原始的资料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16
(3)、十大信息源—按出版形式划分
1)图书(book) 2)期刊(journal) 3)科技报告(report) 4)会议文献(proceeding)

种 文 献
5)专利文献(patent)
6)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 7)政府出版物 (government publication) 8)标准文献(standards) 9)产品资料(product literature) 10)科技档案(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rchives)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34
目录型检索工具
目录是图书、期刊等出版物外表特征的揭示和报道。它 以完整的出版物(如一本书、一种期刊)作为著录的基本单 位,所以也可以说它是按某种顺序编排的文献清单。是指导 阅读和科学管理文献的重要手段。 目录的著录对象一般是整本书或整种刊物
《全国总书目》揭示每年国内图书出版情况 每个图书馆的OPAC(联机公共目录)揭示该馆的馆藏 联合目录揭示许多家图书馆出版物收藏情况。
网易分类目录等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21
三大系列中文网站:
三大中文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
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清华库、维普库、万方库
三大中文数字图书馆—超星、方正、书生之家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22
四次文献:零次文献
二次文献
一次文献
三次文献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23
五大多媒体技术:
素材下载技术
多媒体制作技术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31
《中图法》介绍
《中图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学科来组织知 识,将全部知识领域划分为5个基本部类,22大类。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哲学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综合性图书 在5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按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编 排原则进一步展开,组成了22个基本大类:A、B、C、D、E、 F、… Z(L、M、W、Y) 这就是俗称的《中图法》五部二十二大类。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4
信息道德
学术法律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合作创作的作品,其版权由合作者共同享有。 未参加创作,不可在他人作品上署名。
不允许剽窃、抄袭他人作品。
禁止在法定期限内一稿多投。
合理使用他人作品的有关内容。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5
如何具备信息素质
你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具备信息素质。象培养阅读、 写作能力一样,你需要不断地从信息检索过程中获 得经验,在寻找,选择,评价你遇到的信息和思想 中,你的信息素质逐渐提高了。 第三层次:信息选取与综合利用(信息增值) 第二层次:从检索系统中检索出信息(检索技术) 第一层次:知道什么信息在什么地方(熟悉了解信息 源)
信息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信息查询、获取的能力
信息组织加工、分析能力
信息的有效利用、评估、 传播能力 信息道德——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 规范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3
信息道德
学术道德规范—— (学术规范的核心部分,具体包括: )
①学术研究应坚持严肃认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不得虚报教学和科研成果,反对投机取巧、粗制滥造、盲目 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的浮躁作风和行为。 ②学术评价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 如实反映成果水 平。 ③学术论著的写作应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要充分尊 重前人劳动成果 。
1、分类法:按照文献资料的学科属性(分类法最有利于查全) 分类法的特征在于知识的系统性,不仅揭示图书的学科知识 内容,而且把有关同一学科内容的文献资料集中在一起,使学科 临近的文献排在相近的位置,根据各类图书之间的亲疏关系将藏 书组织成一个系统.
2、主题法:按照所论述的事物
将文献所论述的事物按照规范化的语言(主题词)的字顺进 行排检,从本质上讲,是用词语来揭示文献所阐释或研究的对象、 事物和问题。与分类法相比,从不同角度来揭示文献。
素材转换技术
素材发布技术
网页制作和网站发布技术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24
十大文献信息资源
科技图书
科技期刊
特种文献( 科技报告 政府出版物
会议文献 标准文献
专利文献 科技档案
学位论文 产品样本 )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25
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
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贮起来,并 根据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查找所需信息的过程 和技术,所以信息检索的全称又叫“信息存贮 与检索”(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信息检索又叫情报检索或文献 检索。
科技信上有代表性的分类法: 1、《杜威十进制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 and Relative Index 简称DDC) 2、《国际十进制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简称UDC)(被广泛应用于科学论文的分 类 ) 3、《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简称《国会法》或LC)(目 前广泛应用于北美大中型图书馆,特别是大学等学术性 图书馆 ) 4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科技信息检索第一章
6
如何判断自己已具备了信息素质?
1、能够独立决定所需信息种类和程度。 2、能够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3、能够根据现有的知识背景和评价标准对信息 及其来源进行评价及遴选。 4、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
5、能够在信息利用过程中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