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教结合背景下培智学校课程改革PPT课件
医教结合背景下培智学校课程改革PPT课件
38%—64% (26%)
社会化及人格发展 技能
8%—28% (20%)
10%—38% (28%)
14%—38% (24%)
职业休闲和娱乐技 能
总百分比
0%—8% (8%)
100%
0%—10% (10%)
100%
0%—14% (14%)
100%
美国中度智力落后学生课程领域比例表
四大课程领域比例 课程领域内容
(20%—26%) 简单空间概念、简 单数字概念
言语、语言、认知 训练
文化类课程
比例低与高年级 基 本持平 (24%)
观察、交往、情绪 与情感控制
认知、情绪与行为 干预
康复类课程
职业休闲和娱乐技 能
比例由低年级到高 职业、休闲、娱乐
年级逐渐增加
技能
(8%—14%)
艺体劳动类课程
课程设置原则(第四条)
培智学校课程改革方案
现代康复医学 医教结合 特殊教育
现代康复医学 医教结合 特殊教育
现代康复医学 医教结合 特殊教育
现代康复医学 医教结合 特殊教育
现代康复医学 医教结合 特殊教育
现代康复医学 医教结合 特殊教育
现代康复医学 医教结合 特殊教育
培智学校低年级生活语文教学举例 :
对应康复模块
自助、基础准备、 独立生活技能
沟通、口语和认知 发展技能
社会化及人格发展 技能
比例由低年级到高 年级逐渐降低
(52%—36%)
感知训练、感觉整 合、视觉训练、听 觉训练、协调、计
算
言语、语言、认知、 运动训练 康复类课程
比例由低年级到高 注意训练、言语发 年级逐渐增加 展、简单时间概念、
(2)综合康复的功能模块
培智学校康复训练室的建设
综合康复的实施原则
1、吸收现代康复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如:RPRAP模型与ATM操作模式的应用:
A+T+M操作模 式
如:发声障碍评估与矫治
2、主体训练与辅助训练相结合
3、特殊教育与现代康复医学的结合
现代康复医学
特殊教育
医教 结合
特殊教育改革
1、拼音教学与言语矫治相结合
(1)按儿童拼音习得规律进行教学
(2)APRAP模型与ATM操作模式的 应用
2、书写教学与运动功能、动作 记忆及精制策略训练相结合
(1)书写教学与动作训练相结合 (2)书写教学与动作记忆训练相结合 (3)书写教学与精制策略训练相结合
3、词义理解与认知能力训练相 结合
2007年全国培智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培智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问题:
1、课程板块未体现动态发展趋势 如:选择性课程在三个年级段的比例均为20%-30%。
2、康复课程所占比例过少 如:在选择性课程中康复课程仅占4%-6%。
3、许多学校的康复课程缺乏规划与系统性。
综上,具体课程实施方案未充分体现课程设置原则。
二、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
建立基于学校的康复治疗模式
美国中度智力落后学生课程领域图
中度智力落后学生课程领域(美国)
教学内容的四大领域(学前、学龄、中学、成人):
1、自助、基础准备、独立生活技能。 2、沟通、口语和认知发展技能。 3、社会化及人格发展技能。 4、职业休闲和娱乐技能。*四大领域课程在儿童不同发展阶段中教
特殊儿童入学后的主要活 动场所在学校,因此,特殊 教育学校必须实施“医教结 合”,即特殊教育学校必须 担负起教育与康复的双重任 务。
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主要目标:
以实施“医教结合、按需施 教、开发潜能、人人有所发展” 为目标,提高特殊教育的科学性、 针对性和有效性,构建满足残疾 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需求、医教有 机整合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
2007年,我国颁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 程设置实验方案》,在课程设置原则中明确要求: 教育与康复相结合,即:“在课程特色上,针对 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 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 情绪障碍,课程要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 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 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的知识,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该原则充分体现了“医教 结合”的思想,符合特殊学生教育与康复的双重 需求。
医教结合与综合康复
1、医的界定 按现代医学的分类,现代医学由以下四个分支组成:
传统与现代康复医学
现代康复医学的对象:
现代康复医学的手段:
综合康复的功能模块
(1)综合康复的理论基础
综合康复的理论基础是现代康复医 学。现代康复医学认为:不能只从单 纯的生物学观点,研究器官与系统的 病理变化与治疗技术,而应该努力恢 复和提高患者局部和整体功能,从而 为更多患者回归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由于特殊教育零拒绝理念的推 行,与十多年前相比,特殊教育学校的 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特殊儿童 障碍程度加重、残障类型增多、多重障 碍儿童增多。面对这些特殊儿童,特殊 教育学校原有的教育教学目标及教学计 划难以实现与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必须 全面改革。
科学发展观是各项改革的指导思想,科学 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特殊教育的改革要 以特殊儿童的需要为本。特殊儿童在入学之前 主要由医生提供医疗服务,入学后主要由特殊 教育老师提供教育服务,医生的作用逐渐淡化, 教育与康复随之分离。而目前特殊教育界倡导 与实施的“医教结合”,则将特殊教育的时间提 前,康复医疗的时间延伸,从而使两者相互结 合,融为一体,这就为最大限度满足特殊儿童 教育与康复的需求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学重点所占的比列不同。
美国中度智力落后学生课程领域比例表
学前(6岁以下) 学龄(6—11岁) 中学(12—18岁 )
自助、基础准备、 独立生活技能
48%—100% (52%)
60%—100% (40%)
64%—100% (36%)
沟通、口语和认知 发展技能
28%—48% (20%)
38%—60% (22%)
杜晓新 教授
提纲
一、医教结合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儿童 患病的类型也在发生改变,感染性疾病 的发生率下降,遗传疾病、先天畸形、 早产儿、极低体重儿的存活率逐渐上升, 从而脑瘫、智力障碍、听力障碍、孤独 症等特殊儿童的人数有上升趋势。由于 现有的医学手段尚无法治愈这些疾病, 这些特殊儿童需要接受长期的康复治疗。 到了受教育的年龄,他们只能带病接受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