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大全2500字【篇一:读书笔记大全1500字(共3篇)】篇一:《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500字《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500字《平凡的世界》一本看似平凡的书籍,但是就是这本书对我影响巨大。
是她,让我再次以“平庸”的眼光看世界;是她,使我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她,让我再次以平凡的眼光看待自己。
记得书上有这么一句话“最平常的一件事都可以显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
其实我算是一个注意细节的男生,虽然有时候说话大大咧咧,但是我特别会观察别人的细微表情变化,并尽力采取措施处理它。
没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过我是这样来看这段话的。
任何性格都是双面性的,永远不要轻视任何一种性格,万万不可鄙夷我们的出身,他带给我们的财富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
最平常的一件事都可以显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
记得有那么一件事,文中贫穷的主人公读初中时喜欢一女生,但女生喜欢校长的儿子,主人公的哥们很伤心,替他揍了那个校长的儿子,当时所有人都会觉得他会告诉校长,并把主人公他们开除,联系下当时中国70年代的社会背景,当然还包过这件事中的错综复杂。
出人意料的是,那位作风嚣张的公子哥并未把这件事告诉学校,主人公也躲过一劫。
这就是魄力,因为当时我也没想到,也许你会觉得可能公子哥怕被打,不是这样,这就是那位公子哥的思维方式,作风高调但内心细致紧密,而且能忍,这就是大将风范。
在我经历的生活领域中有那么一个人,平时生活特别节俭,他一个同学过生日,送礼物的话估计也会就表表心意,大家都觉得他估计也就不送礼物(因为以往都是这样,过生日的人做东,其他人负责吃饭就行),或者在路边随便买点东西当做礼物,毕竟礼轻情意重嘛;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花了很大心思去准备那份礼物,也花了很大一笔钱(相当于他一个月生活费的四分之一),谁也没有想到,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从此,我对他更是刮目相看。
相信大家可能不太理解我的感悟,毕竟大家也不懂他们之间的种种,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想做他同学永远的好朋友,仅此而已,仅是朋友,没有任何“邪恶”的目的。
自那以后,他们的关系更进一层。
很简单的一件事,所有人也就很快忘却,但自那以后,他在我心中的人格瞬间巨大化了。
我认为那得需要多大的魄力才能够想到并且做到。
当然不仅仅是一句话对我印象深刻,此书带给我的正能量无穷,不管是情节的跌宕还是人物所呈现出来的真善美,都令我惊叹,感叹作者路遥的文学功底,使我不自觉地就看了他的其他巨作。
在我心中有一股“孙少平精神”,他奋斗不息,坚韧不拔,始终坚守着劳动使自己变得强大的信念,对待感情更是透彻,面对已经大学毕业始终暗恋着他的邻家女孩的直接的表白,他毅然拒绝,而更愿接受已故大哥的遗孀,他懂得自己不能给予别人幸福就不要轻易接受,这是一种高度的人生责任感。
年轻就会犯错,知错能改就好。
一切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一切失败都是做人的失败。
人生在世,最大的问题就是害怕做人上失败。
很多人跌跤,都是在做人上出了问题。
每个人都应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人生能力建设,不管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用自己的行为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一定要把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好。
篇二:《做最好的自己》读书笔记1500字《做最好的自己》读书笔记1500字《做最好的自己》虽不是什么世界名著,可是我细读之后,感觉自己的灵魂和胸怀被洗涤得通透而宽广,不亚于那名著给自己的启发。
细细品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精益求精,认真第一。
敬爱的领袖毛主席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我们的革命先辈用事实告诉了我们,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力量,只要认真起来就会发挥巨大的威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只要认真起来就可以变成现实。
一个人如果不能认真工作,就算他有天大的本事,再好的计划也只会是水中月、镜中花。
因此干每件事都必须要认真用心。
高度负责,责任第一。
社会的发展,团队位置的前移,个人的进步,离不开个人勇于履职的累积。
如果每个人只会去索取而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社会怎么会持续发展,团队哪来动力?到头来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
所以我们必须勇于承担责任。
把握重点,要事第一。
时间和节奏,切忌不分主次,一通乱做,结果是什么事情都没做好,适得其反。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工作多、节奏快、压力大。
讲求效率,速度第一。
任何工作任务,一旦开始执行,速度是关键,只是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才能是圆满。
有些工作就算你说得再好,我怎么怎么尽力呀,怎么怎么辛苦呀,如果没有效果的话,又有什么用呢?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办事不拖拉,工作有速度。
勇于跨越,创新第一。
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要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工作。
不要以为自己不是领导层,不是决策者,创新就与自己无缘,而只是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某项具体的任务。
我们要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找准一个点,将最切合实际的、只是平时被忽略了的、小小的改进,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就能给工作带来新的活力,甚至有可能为单位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完善自我,学习第一。
我作为永兴特校的一名普通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特殊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深厚的专业知识是必备的,相关技能及创新意识更是保障。
而这些知识在不断变化,促使我们要不断向书本、专家和实际工作中去学。
好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能给我们以知识的营养;先进理念是我们工作的指南,能使我们工作不出偏差;实际工作经验是我们进步的阶梯,能让我们与时俱进。
要保证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去学习,更要善于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精神有一种学习的愉悦感。
篇三:简爱读书笔记1500字简爱读书笔记1500字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
虽然我觉得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浮浅,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
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
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
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
【篇二:读书笔记之国人气质2500字】读书笔记之《中国人气质》气质一词在辞海之中的解释是: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
气质没有好坏,且是先天的,个人色彩极浓。
性格就不一样了,可塑性强,较易改变;具有普遍性,可轻而易举地分门别类。
在很多情况中,气质对性格的形成估计会有一定影响。
气质更容易在某种性格中体现出来,再往高点说其实就是一种人格上的特征。
气质性格所决定的这些东西都会决定人们会选择一套什么样的为人处世的方法。
其他的不必多说,下面我就说说在读这本《中国人气质》的过程中所做过标记的几个地方。
它们有的是深有同感之处,有的认为还有待商榷,且都算作一些零星的感想。
保全面子——史密斯在书中描述面子这东西时说:“在中国,面子这个词,并不单单指人的脸,它是一个复杂的集合名词,它所包含的意义,超出我们所能够描述或理解的范围。
”他说,中国人有着非常强烈的做戏的本能,戏剧可以说是唯一的全国性的娱乐活动,这就像英国人爱好体育、西班牙人爱好斗牛一样,人们对戏剧充满了热情,只要稍加煽动,他们就会摆出一副演戏的架势,或鞠躬敬礼,或下跪叩拜,像模像样的扮演起戏中的某个角色。
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仅仅是为了保住那份所谓的面子,即使加入表演的成分也在所不惜。
中国有句老话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话,与其说这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该不如说这里面演的成分更多些。
中国人爱面子那绝对是一个很突出的现象。
如果谁要是把中国人面子问题给解决了,那么他就一定能够成为中国人民最忠诚可信的朋友的。
史密斯在谈到面子问题的时,着重所举出的就是中国人在犯了错误的时候,不是想怎样改正,避免下次再犯的事情,而是在想怎么上哪里找一个合适的理由以保住最基本地面子。
骂人吵架、相互猜疑:中国有句俗话叫君子动口不动手,从这点可以看出中国人绝对是一群爱好和平的良好市民。
他们与其冒险去承受身体上的伤害,还不如宁愿多费一些唾沫星子。
谁要是能够在双方冲突之中全凭三寸之舌,全身而退,这才算高手呐。
在中国的市井街道上,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斗嘴吵架的人们,如果谁有幸目睹上一场高质量的骂战,那才叫开了眼界。
西方人的咒骂,声多元信仰:中国人在信仰上没有像基督教类似的宗教,中国的儒教很恰当的起到了宗教的作用。
中国没有那种让人信仰的五体投地、至死不渝的宗教,只有信或者不信,没有深浅,有用既可拿来,无用就随便丢弃。
基于这一点,很多东西都有成为宗教的可能性,事实上中国的每一个朝代并不是全部一样的信仰。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最明显的信仰确是祖先崇拜,每一个家庭都会有类似祭祀祖先的活动,年年以求得祖先保佑。
中国宗教生活中对树的崇拜也很明显,在某些地方,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挂着很多小红布条的大树,似乎这些书上是有神灵居住的,这是一种典型的自然崇拜,其他的民族也有类似的情况存在。
中国的宗教十分的庞杂,最大的有儒道佛三家,这些学说在中国的悠长深远的历史中,相互杂糅,许多人常常兼修三家,因此这也造就中国人的圆滑处世。
而且似乎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多神论、泛神论,不可知论者。
最后留下一个疑问——物质条件的增长是否能够消减人类道德的邪恶?接着再引用史密斯的一段话作为结尾:“为了改革中国,就必须探明中国人性格的来龙去脉;使之净化,就必须在实际上推崇人的良心,而不能像历代的日本天皇,整日被关在宫中。
现代哲学的一位领袖说得好:“铅的本能炼不出金的品行。
”中国需要的是正义,为了获得正义,中国人必须了解上帝,必须更新人的概念,并确立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
他们需要全新的灵魂,全新的家庭,全新的社会。
总之,中国人的各种需要化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即她应该永久地。
彻底地接受基督教文明。
”【篇三:读书笔记大全1500】读书笔记大全1500篇一:读书笔记30篇(1500字)读书笔记1、《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1)2、《活着》读后感 .......................................................................................................23、《简爱》读后感 .......................................................................................................34、《质数的孤独》读后感 (4)5、《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5)6、《云漂》读后感 (6)7、《朝花夕拾》读后感 (7)8、《红楼梦》读后感 (8)9、《骆驼祥子》读后感 (9)10、《在路上》读后感 (10)1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11)12、《名人传》读后感 (12)13、《邓小平文选》读后感 (13)14、《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读后感 (14)15、《围城》读后感 (15)16、《等待戈多》读后感 (16)17、《人间词话》读后感 (17)18、《百年孤独》读后感 (18)19、《小王子》读后感 (19)20、《伊豆的舞女》读后感 (20)21、《母亲》读后感 (21)22、《茶花女》读后感 (22)23、《堂吉诃德》读后感 (23)24、《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24)25、《夏至未至》读后感 (25)26、《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26)27、《老人与海》读后感 (27)28、《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28)29、《安妮日记》读后感 (29)30、《雾都孤儿》读后感 (30)1、《海底两万里》读后感打开《海底两万里》,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和书中的主人公探险家尼摩船长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一八六六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书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尼摩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潜水船,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好像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惟一目的.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作者的惊人之处不但只是他写的夸张,动人而富有科学意义的小说,更惊人的是他在书中所写的故事,尽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不足为奇,但是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的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这是怎样的预见力,所以说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1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古怪,但看到朋友死去却会无声地落泪;他知识渊博,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他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他会把整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甚至还为法国政府偿还几百亿国债;他还会逃避人类,对他人施行可怕的报复??尼摩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心中充满无尽的痛苦,却仍是个善良的人.我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开始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乘坐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鹦鹉螺号从日本海出发,进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后到达印度洋,经过红海和阿拉伯隧道,来到地中海.潜艇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沿着非洲海岸,径直奔向南极地区.然后又沿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随暖流来到北海,最后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涡中.在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程中,鹦鹉螺号以平均每小时十二公里的航速,缓缓行驶.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采的历险和读书笔记大全1500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以心灵更大的收获.并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说都像《海底两万里》一样富有强烈的可读性,它作为一本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远见加博学累积成的小说,不但为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2、《活着》读后感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余华的小说《活着》,它讲述了一个叫徐福贵老人的一生,他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作者平实的叙述中,诉说着主人公的一生的苦乐哀愁.看完后掩卷沉思,内心沉重,感觉有说不出的悲——悲凉,悲哀,悲伤??似乎人生所能经历的不幸都降临到了主人公身上.想着主人公的经历,禁不住疑问: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徐福贵出生富贵,却是个败家子,从小到大干尽了荒唐事,让自己从一个阔少爷变成了穷光蛋.他唯一做对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这个同样出生富贵的富家千金没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撑起了日后苦难的天空.从地主到赤贫,徐福贵也不是没有恨过,恨这个,恨那个,最后恨的还是自个,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