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上册我种的植物教案苏少版
号课时第1课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材分析《我种的植物》是本册教材的第1课,属“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
人类和植物共同拥有一个地球,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植物。
本单元从《我种的植物》开始,沿《蔬菜》、《买菜》、《蔬菜的联想》等一系列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逐步展开。
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及植物生长的基本常识,也有了一些观察的经历或种植的体验。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关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可以把植物主要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和最美丽、最丰硕的时期画下来,也可以用连续的形式表现植物的生长过程。
这是一堂想像画创作课。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立足生活,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环境,熟悉了解植物及植物的种植过程。
2、操作目标: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夸张、对比、省略、添加),尝试用不同的画笔纸材,以单幅或连环画的形式表现植物的形态特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及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培养其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夸张、对比、省略、运用自己熟悉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突出主题,处理好画面的主次关系构思创作出创意独特的画面。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作品、植物图片若
学生水粉颜料、油画棒等绘画材料教学过程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授
一、激趣导入: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一棵树,让学生判断这是一棵大树还是小树?由于没有比较,学生的答案可能有两种,教师此时在树下画一个人,人画得很小,学生会一致回答这是一棵大树。
(板书:对比手法。
)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种表现手法,下面我们还要学习其他几种表现手法来创作《我种的植物》。
板书课题:《我种的植物》。
二、启发谈话:1、你亲手种过植物吗?谈谈你种植物的经历和发生的趣事。
2、你知道植物的分类吗?你知道哪些植物?
三、欣赏分析:前面我们认识了对比手法,还有一些表现手法,我们同龄的孩子,甚至比我们还小的同学也会运用了,你们瞧:1、《顶破房顶的西红柿》(封二)父子俩在玻璃温室里种了一棵西红柿,长啊,长啊,越长越大,长得比人还大;越长越高,长得比房子还高。
终于,西红柿顶破玻璃房顶,伸向天空。
(板书:夸张手法。
)2、《我家的瓜果树》这是一幅八岁小朋友的作品。
画面主体是一棵巨大的树,树上挂满了各种瓜果,树下小朋友运用先进的机器在收获这些瓜果。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树,小作者在树上添加了各种瓜果。
(板书:添加手法。
)这是我们孩子的美好想象,这样的大胆想象值得提倡。
3、《瓜果园》这位同学的想象更奇特,他种的瓜真大啊!可以让许多小朋友来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既大胆地发挥了想象,
又运用了夸张、对比手法。
请同学们欣赏分析封二和第种材料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有的适合画精致的细节,而有的适合画粗犷的画面。
构思、构图时要考虑到绘画材料的选择。
板书设计第1课我种的植物对比手法夸张手法添加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