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邮政物流配送系统的设计系:计算机与通信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杨远焕学号:200603010202指导教师:张铁楠2010 年4月9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至少应包括1篇外文资料;对于重要的参考文献应附原件复印件,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后。
4.统一用A4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文献综述: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5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1.1 物流概述中国邮政作为一个有百年发展史的行业,一直保持着传统的经营方式,固定的客户群,模式化的服务。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话、传真、手机、网络等高科技信息产品的兴起,直接冲击着邮政包括中国邮政的发展,使得邮政盈利水平锐减。
伴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各国邮政都开展了邮政物流,盈利水平有了好转,中国邮政也设立了许多地方邮政物流服务公司,跟随着物流发展趋势,参与一些产品、产业物流配送。
但是,由于没有很好的战略规划、市场定位,使得中国邮政没有能够很好的与国内外物流公司分享各类产品在中国城市配送这块大蛋糕。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浪潮的不断涌起,邮政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代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现代产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并且引起了广大企业界和理论界的极大关注。
在网络经济时代,中国邮政把发展现代第三方物流业务既是作为巩固中国邮政生存空间,也是开拓更长远、更广阔发展空间的需要。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特征,物流信息技术是支撑物流活动、提高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基础。
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为物流管理者及其他组织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战本及运作决策的支持,以达到组织的战略竞优,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
目前,国内物流业整体水平不高,大部分操作流程不规范,信以化程度低。
因此,要发展物流事业,提高物流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必须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技术,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由于邮政业务和机构设置都是具有跨地域性,同时现代物流在货物存储、运输、配送要求有较高的协调配合能力(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出货,将货物损坏率降低到最小程度)。
而邮政物流配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将使得各个邮政业务和机构能更好的连接起来,能更好的协调工作。
从而极大的提高货物配送的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
也能更合理的利用邮政系统的已有资源,这大大的降低了运营成本。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2.开题报告: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二、课题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三、课题主要内容和要求;四、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开题报告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1.1 邮政物流配送系统的设计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物流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近几年来,各级邮政部门主动参与物流市场的竞争,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邮政物流业务,并取得了积极有效的进展。
由于邮政业务和机构设置都是具有跨地域性,同时现代物流在货物存储、运输、配送要求有较高的协调配合能力(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出货,将货物损坏率降低到最小程度)。
邮政物流业务在运作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物流各运作部门协调不一致和任务界限分工不明确。
由于物流业务属于邮政的一项新的业务,在业务运作上存在分工不明确。
货物存储、货物运输和货物投递存在信息格式不统一和无实时货物信息流通的不足。
无法对货物进行有效的跟踪与监督。
(2)货物结算和效益考核不清楚。
由于邮政机构的跨地域,同时现代物流对货物的流通要求各部门和各地市协同货物的存储、运输和配送,但日前对物流费用统计不明确,各地市的存储、运输、配送成本也不统一,同时货物在流通运作的成本也得不到控制和核算。
(3)物流业务与其它业务交叉,同时各信息系统孤立。
在邮政中,除邮政储蓄外基本上所有邮政业务信息系统在物理网络上都依托在邮政综合计算机网上,同时邮政局在组织机构上有邮购、投递、仓储、配送等机构,而邮政物流运输、配送又主要依托在邮政干线运输及投递上,且业务揽收及投递依靠邮政庞大的投递网。
我们积极探索研究了邮政物流配送系统的设计方案。
通过对邮政物流配送系统的建设,邮政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实现客户资源管理、配送调度优化、配送作业监控、库存及财务管理、企业绩效管理等多项功能,使邮政物流配送公司实现网络化和电子化,构建起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组织。
1.2 邮政物流配送系统的设计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国际互联网的全球化热潮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信息时代,因此通过计算机来获取物流信息已经是信息时代到来必然要发生的结果。
所以建立一个物流平台对于物流事业有很大的帮助。
而邮政物流配送系统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信息传输效率,提供可靠、安全、保密性强,系统统一的数据资源和规范的商务文件运行手段(拟稿、审核、执行记录、存档以及统计分析等)。
二、课题研究背景和前景展望2.1 邮政物流配送系统的研究背景和现状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之中,所以物流领域的信息化既带有一般信息化的共性,也有其特性。
目前对物流配送的研究文献相当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1)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研究:配送中心的规模与位置的问题的解决有许多方法,如重心法、线性规划法等,这些方法主要是从物流费用出发来考虑,而对实际生活中的交通环境因素、自然条件、相关法律、城市规划、经济发展趋势等关键因素考虑较少。
(2)物流配送路线的研究:主要是类似于“推销员问题”或“邮递员问题”。
邮递员问题主要采用奇偶点图上作业法进行求解,且较成熟;推销员问题则主要采取启发式方法,它分为线路构造法和综合法。
在线路构造法中主要是节约算法、最邻近法和最小生成树法等,其中节约算法最具代表性;而综合法则是依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将几种方法综合起来应用,通常是先用线路构造法得到初始解,再用线路改进法对初始解进行改进。
(3)物流配送计划的研究:配送计划是配送中心根据客户订单的需求制定一个货物运装、车辆选择与路线选择的具体方案。
当前配送中心的配送计划成本主要是由有经验的配送员制定,计划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闭塞员的经验。
但是由于配送计划的复杂性和涉及范围的广泛性,要获得一个全方位的解决方案,还有一定的难度。
如节约法公从路线考虑,并没有考虑到不同货物、配送时间表的需求、运输资源的利用与限制等;对满载车辆优化高度、基于时间窗的车辆优化调度等问题的研究较少,目前主要是采用遗传算法,但将这种方法直接应用于货运组织的日常调度作业还有一段距离,实际应用较少,主要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4)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的系统化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计算机化的物流信息具有以下作用:及时处理库存情况;取代人工管理,减少差错,提高准确度;加快信息处理速度,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等。
现代化的物流系统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
2.2 邮政物流配送系统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信息化市场正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
由于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的步子加快,国内物流市场近期将呈二元结构:以跨国公司和少数国内先进企业为主要客户群的高端市场,以国内中小企业客户为主通过逐步信息化来完善自身物流的低端市场。
前者为国外物流商、IT商所关注,目前还没有全面进入中国,后者是国内物流商、IT商施展的舞台。
市场的二元结构还会持续一段时期。
三、课题主要内容和要求3.1 课题的主要内容邮政企业作为传统物流的重要承担者之一,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利用己有优势,进一步整合、优化和充实现有实物、信息、金融三大网络资源,向社会提供适应客户需求的优质、经济、高效的物流服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邮政物流配送系统的核心问题是调度问题,要求设计相关的调度算法,采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对系统进行设计和实现。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业务受理子系统, 仓储管理, 运输管理, 配送管理子系统。
3.2 课题的要求首先,系统维护的问题。
在这里主要是对用户权限问题的解决,对于系统的每一项工作,均可设置权限许可。
这样,对系统功能的使用权就可以得到严格而灵活的控制。
对特定的用户,对其设置特定的操作权限。
这样,系统的安全也就得到了保障。
其次,基础资料的问题。
要确保以下要求 (2)保证数据的安全,规定对系统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并能顺利实施。
四、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法和步骤4.1 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4.1.1 系统的设计方案根据上述的课题主要内容和要求,经分析研究,本系统拟采用的技术方案简述如下: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数据流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设计。
分述如下:1.系统架构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化的三层架构开发方式,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
架构如下图1所示用户界面业务处理SQL数据库图1 三层架构示意图2.数据流设计本系统根据使用该网站的用户角色的不同分为下面两种用户。
管理员:采用自行设置方式进入系统,负责管理系统上用户信息和系统维护,其中包括用户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
普通用户:采用登录的方式进入相应界面,在当前界面中进行相应的业务操作。
3.系统模块设计本系统一共分为四大模块,每个模块之间虽然在表面上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在对数据库的访问上是紧密相连的,各个模块访问的是同一个数据库,只是所访问的表不同而已。
(1)业务受理子系统:包括一体化物流业务和快货业务的受理,包括委托单接收、订单审核、订单分派、查询统计、回执单处理、订单变更、日结处理。
(2)仓储管理:包括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管理、基础资料管理和统计分析五个部分的业务功能模块。
(3)运输管理:主要包括运输作业(运输任务单接收、车辆配载、路单制作及交接、客户签收)、运输调度(路由管理、班次管理、车辆实时监控、异常作业处理)、统计分析等功能。
(4)配送管理子系统:包括配送任务接收、配送调度、信息反馈、回执处理、查询、统计功能。
4.数据库设计本系统的数据采用SQL SERVER2000作为后台支持,系统定义的数据库中包含几个表:订单表:包括订单号,订单委托人,委托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