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冲压模具设计——第七章剖析

冲压模具设计——第七章剖析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内容简介:
在掌握冲裁、弯曲、拉深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基础 之上,本章介绍其它成形工艺特点和模具结构特点。涉及 胀形、翻边、缩口、校形等成形工序的变形特点、工艺与 模具设计特点。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胀形、翻边、缩口、校形等工序的变形特点; 2.了解胀形模、翻边模、缩口模、校形模的结构特点。
重点:
胀形、翻边工序的变形特点、工艺计算和模具结构特点。
难点:
翻边工序的变形特点、工艺计算。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第一节 概述
在冲压生产中,通过板料的局部变形来改变毛坯的形状
和尺寸的冲压成形工序,统称为其它冲压成形工序。 应用这些工序可以加工许多复杂零件。
伸长类成形:
成形极限主要受变形区过大拉应力而破裂的限制; 如胀形、圆孔翻边和外缘内凹翻边
全依赖于直径为d的圆周以内金属厚度的变薄实现表
面积的增大而成形。
胀形的变形区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二、空心坯料的胀形
空心坯料的胀形:
俗称凸肚,它是使材料沿径向拉伸,将空心工序件或
管状坯料向外扩张,胀出所需的凸起曲面,如壶嘴、皮 带轮、波纹管等。
1、胀形方法 刚性模具胀形 软模胀形 轴向压缩和高压液体联合作用的胀形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2、胀形的变形程度 常用胀形系数K表示
K dmax D
测试:杯突试验
K和坯料伸长率 的关系为
dmax D K 1
D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3、胀形的坯料尺寸计算 坯料直径D D dmax
K 坯料长度L
L l[1 (0.3 ~ 0.4) ] b
式中 l――变形区母线长度; ――坯料切向拉伸的伸长率; b――切边余量,一般取b=10~20mm。
一、缩口变形特点及变形程度
坯料变形区受两向压应力的作用 缩口的变形程度用缩口系数m表示
md/D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二、缩口工艺计算
缩口次数 若工件的缩口系数m小于允许的缩口系数时,则
需进行多次缩口,缩口次数n按下式估算:
n lg m lg d lg D
lg m0
lg m0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2)翻边的工艺计算
1)平板坯料翻边的工艺计算
预冲孔直径d
d D 2(H 0.43r 0.72t)
竖边高度H

H D d 0.43r 0.72t 2
H D (1 K ) 0.43r 0.72t 2
极限高度
H max
D 2
(1
K min )
0.43r
压缩类成形:
成形极限主要受变形区过大压应力而失稳起皱的限制。 如缩口和外缘外凸翻边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第二节 翻边
翻边:在模具的作用下,将坯料的孔边缘或外边缘冲 制成竖立边的成形方法。
一、内孔翻边
1、圆孔翻边 (1)圆孔翻边的变形特点与变形程度
变形程度 K d
D
极限翻边系数 K min见表7-1。
0.72t
中性层长 度和位置
都不变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2)先拉深后冲底孔再翻边的工艺计算 先拉深后翻边的高度h
h D d 0.57r 2
D (1 K ) 0.57r 2
翻边的极限高度
hm a x
D 2
(1
K min )
0.57r
预制孔直径 d KminD 或 d D 1.14r 2hmax
四、翻边模结构 内孔翻边模 内、外缘同时翻边的模具 落料、拉深、冲孔、翻边复合模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第三节 胀形
一、胀形的变形特点
dt / d 1.1 1.4,窄凸缘拉深 dt / d 1.4,H小,胀形 dt / d 1.4,H大,宽凸缘拉深
当坯料外径与成形直径的比值D/d>3时,其成形完
1、伸长类翻边ຫໍສະໝຸດ 变形程度伸b Rb
应在坯料的两端对 坯料的轮廓线做必要
的修正 。
a)伸长类平面翻边
b)伸长类曲面翻边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2、压缩类翻边 变形程度
压=
R
b
b
压缩类平面翻边:
①也要采用防皱的压料装置 ②也需修正坯料的展开形状
a)压缩类平面翻边 b)压缩类曲面翻边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4、胀形力的计算 胀形时,所需的胀形力F可按下式计算:
F pA
胀形单位面积压力p可用下式计算:
p
1.15 zx
2t d max
式中 zx ――胀形变形区实际应力,近似估算时取 zx≈ b(材料的抗拉强度)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三、平板坯料的起伏成形
起伏成形俗称局部胀形,可以压制加强筋、凸包、
拉深高度 h H hmax r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3)翻边力的计算 用圆柱形平底凸模翻边时,可按下式计算:
F 1.1 (D d )t s
用锥形或球形凸模翻边的力略小于上式计算值。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4)翻边模工作部分的设计 翻边凹模圆角半径可取等于零件的圆角半径; 翻边凸模圆角半径应尽量取大些,以便有利于翻边 变形。 圆孔翻边凸模的形状和主要尺寸 凸、凹模单边间隙Z=(0.75~0.85)t
凹坑、花纹图案及标记等。
简单的起伏成形零件,其极限变形程度可按下式近似确定:
l l0 (0.7 ~ 0.75)
l0
压制加强筋所需的冲压力,可用下式近似计算:
F KLt b
若零件的加强筋超过极限变形程度时,可以采用多次成形的方法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第四节 缩口
缩口:
将管坯或预先拉深好的圆筒 形件通过缩口模将其口部直径缩 小的一种成形方法。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2、非圆孔翻边
变形区分类
非圆孔翻边系数
K
(一般指小圆弧部分的翻边系数)
f
可小于圆孔翻边系数K
K f (0.85 ~ 0.95)K 非圆孔的极限翻边系数,可根据各圆弧段的圆心角
大小,查表7-2。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二、外缘翻边 按变形的性质分 伸长类翻边
压缩类翻边
三、缩口模结构
不同支承方法的缩口模 气瓶缩口模 带有夹紧装置的缩口模 缩口与扩口复合模
第七章 其它冲压方法及其模具
第五节 校形
一、校形的特点及应用
校形: 通常指平板工序件的校平 和空间形状工序件的整形。
目的:使冲压件获得高精度的平面度、圆角半径和形状尺寸。
校平和整形工序的共同特点: (1)只在工序件局部位置使其产生不大的塑性变形; (2)模具的精度比较高; (3)所用设备最好为精压机。若用机械压力机时,机床应有较 好的刚度,并需要装有过载保护装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