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分析管理制度

数据分析管理制度

其标准备案号
Q/XXX X X X X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数据分析管理制度
XXXX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发布
前言
Q/XXX008-2012《数据分析管理制度》是XXXXXX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质量、环境、HSF管理标准之一。

本标准在修订时根据体系运行的实际情况并征求了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在符合性及可操作性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本标准由XXXXXX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面质量管理科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品质管理部、全面质量管理科。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XXX等。

本标准是在本公司现行的管理基础上进行编制,自20XX年3月1日首次按标准化要求发布。

本标准于20XX年2月第一次修订,主要修订内容:根据公司新的组织架构重新定义了相关部门的职责。

数据分析管理制度
1 范围
适用于XXXXXX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质量、环境、HSF管理体系的各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l) \ 《--年度质量分解目标》
2) \ 《XXX公司环境目标、指标》
3)XXX17GL15C015 《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4)XXX17GL06C001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3 职责
3.1 全面质量管理科负责组织、指导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并对有关部门进行监督;负责收集和分析内、外部质量体系审核相关数据。

3.2 各部门按《--年度质量分解目标》、《XXX公司环境目标、指标》的要求,负责收集部门目标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分析结果提交全面质量管理科。

3.3 环境HSF的数据分析按《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实施。

4 程序
4.1 数据收集
为证实、评价和改进质量、环境、HSF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公司相关部门应收集与产品、过程和质量、环境、HSF管理体系有关的数据,数据来源主要有:
a.最终用户、经销商、售后服务部反馈信息和顾客满意度统计;
b.进货、过程和最终产品的检验、测试等结果;
c.过程的监控记录和产品维修结果;
d.供方评定和控制的有关统计数据等。

4.2 数据统计
4.2.1统计频率
各部门/车间按《--年度质量分解目标》中不同目标设定的不同频率进行。

4.2.2统计方法
各部门/车间按《--年度质量分解目标》中不同目标设定的不同统计方法进行。

4.2.3统计报表
各部门/车间根据统计结果作成相应的统计报表(格式不限)。

4.2.4各部门在每月10日之前提交数据统计的资料于品质部。

4.3数据统计结果分析
4.3.1来料检验科将进货检验的数据统计结果通知采购部,采购部根据检验科的统计结果评价供方供货质量水平,作为评定供方业绩的依据。

必要时,采购部将结果通知供方,要求改进。

4.3.3品质管理部评价分析来料,过程,成品统计数据,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或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原因,工艺质管部应组织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跟进改进效果。

4.3.4中国市场销售部、外贸部评价经销商和用户满意度数据分析结果。

当结果显示未能达到预定目标或有下降趋势时,应组织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跟进改进效果。

4.3.5全面质量管理科组织统计技术和六西格玛应用的指导并监督各部门、车间的数据分析的有效性。

4.4数据分析监督
4.4.1 全面质量管理科对各部门提交的统计分析资料进行确认、汇总,形成《质量分解目标统计表》交全面质量管理科部长审核;
4.4.2 连续两个月没有达到目标的指标,由全面质量管理科开立“纠正(预防)措施单”,责任部门针对原因分析,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4.4.3 对于达成难度较大的指标,责任部门提出修改的建议,报年度管理评审会议进行修订。

5 相关记录
1)外协外购件检验报告(见《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2)质量信息反馈单(见《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3)废品报告单(见《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4)用户满意度调查表(见《顾客满意度分析测量控制程序》)
5) 纠正(预防)措施单(见《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 质量分解目标统计表(见《体系管理手册》)
其他统计报表(格式不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