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4章习题课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4章习题课

[解答]网桥的每个端口与一个网段相连,网桥从端口接收网 段上传送的各种帧。每当收到一个帧时,就先暂存在缓 冲中。若此帧未出错,且欲发往的目的站MAC地址属于 另一网段,则通过查找网桥站表,将收到的帧送往对应 的端口转发出去;若该帧出现差错,则丢弃此帧。网桥 过滤了通信量,扩大了物理范围,提高了可靠性,可互 连不同物理层、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的局域网。但 同时也增加了时延,对用户太多和通信量太大的局域网 不适合。
当站点数较大时,信道利用率最大值Smax=1/ (1+4.44×0.1)=0.6925 信道上每秒发送的帧数的最大值 =0.6925×5Mb/s÷1000bit=3462 每个站每秒种发送的平均帧数的最大值为3462÷100≈34。
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4-10. 假定1km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Gb/s。设信号在网络上 传播速率为200 000km/s。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 [解析] CSMA/CD是总线局域网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 数据在总线上传输存在传播时延,即使发送数据前监听到信道为 “空闲”,仍有可能在发送数据一段时间内发生碰撞。当一个站在 发送数据后,最迟要经过两倍的端到端的传播时延,才能知道自己 发送的数据是否和其他站发送的数据发生了碰撞。局域网按最坏情 况计算总线两端的两个站之间的传播时延为端到端的传播时延。因 此,帧的发送时延应该大于等于端到端往返传播时延才能检测得到 冲突。 [解答]对于1km电缆,单程端到端传播时延为 =1km÷200000km/s=5×10-6s=5us, 端到端往返时延为:2=10us 按照CSMA/CD工作,数据帧的发送时延不能小于10us,以1Gb/s速率 工作,10us可发送的比特数等于: (10×10-6s) ×(1.0×109b/s)=10 000bit=1250B 因此,最短帧长是10000bit或1250B。
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解答](1)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局域网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共享传输信道。在LAN中,多个系统连接到一个 共享的通信媒体上; ②地理覆盖范围有限,连接用户个数有限。通常 LAN为一个单位所有,覆盖范围约为10m~10km 内或更大些; ③传输速率高。LAN的传输速率一般为1~100Mb/s, 能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高速通信,所以时延较低; ④误码率低。传输距离近,所以误码率很低,一般 在10-8~10-11之间。 ⑤多采用分布式控制和广播式通信。
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本章重点



掌握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 掌握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包括CSMA/CD协议、以太网 的连接、MAC层的地址及MAC帧格式;理解以太网最短 与最大帧长及其相关计算; 以太网的扩展方法;掌握网桥、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虚拟局域网的概念及组网方式; 了解各种高速局域网技术的技术特点; 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及IEEE802.11标准、 CAMA/CA协议;理解无线局域网隐蔽站和暴露站问题 及CSMA/CA协议是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的。
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4-08.100个站分布在4km长的总线上,协议采用CSMA/CD, 总线速率为5Mb/s,帧平均长度为1000bit。试估算每个 站每秒钟发送的平均帧数的最大值。传播时延为5us/km。 [解析]此题欲求每秒发送的平均帧数,因此怎样得到此总线 的信道利用率是关键。已知站点数较多时的信道利用率 为Smax=1/(1+4.44a),a= /T0 ,它是总线的单程传 播时延与帧的发送时延之比。 [解答] a=/T0=C/L=5us/km×4km×5Mb/s÷1000bit=0.1
计算机网络
第 4章 习题课
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4-01.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局域网采用广 播通信方式而广域网不采用呢? [解析]局域网LAN是指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将有限的通 信设备互连起来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广域网是由一些 结点交换机以及连接这些结点交换机的链路组成,它 的覆盖范围比较大。此题要求对局域网的特点和通信 方式有明确的把握,同时对广域网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首先,局域网的特点应该从功能和体系结构以及传输 规程等方面进行充分的把握。第二问就要从局域网和 广域网的区别来分析,这里主要是考虑二者规模上的 差异。
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2009]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 PDU地址是( )。 A.目的物理地址 B.目的IP地址 C.源物理地址 D.源IP地址
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2010年]某局域网采用CSMA/CD协议实现介质访问控制,数据 传输速率为10Mbit/s,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的距离是2km, 信号传播速度是200 000km/s。请回答下列问题,要求说明 理由或写出计算过程。 1)若主机甲和主机乙发送数据时发生冲突,则从开始发送数据 的时刻起,到两主机均检测到冲突为止,最短需要经过多 长时间?最长需要经过多长时间?(假设主机甲和主机乙发 送数据过程中,其他主机不发送数据)。 2)若网络不存在冲突与差错,主机甲总是以标准的最长以太网 数据帧(1518B)向主机乙发送数据,主机乙每成功收到一 个数据帧后立即向主机甲发送一个64B的确认帧,主机甲收到 确认帧后方可发送下一个数据帧。此时主机甲的有效数据传 输速率是多少(不考虑以太网的前导码)?
[解答] a=/T0=/L/C=C/L=d/s×C/L=d÷(2.5×108m/s) ×C÷(12500×8)=4×10-14dC,根据d和C的四种不同 组合来讨论a的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4-17.网桥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网桥与转发器以及以 太网交换机有何异同?
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4-11.有一个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每个站到集线器的距 离为d,数据发送速率为C,帧长为12500字节,信号在 线路上的传播速率为2.5×108m/s。距离d为25m或 2500m,发送速率为10Mb/s或10Gb/s。这样就有4种不 同的组合。试利用公式(4-5)分别计算这四种不同情况 下参数a的数值,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解析]公式4-5指的是信道利用率定量分析中的参数a的计算 方法,即 a=/T0=/L/C=C/L
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4-07.有10个站连接到以太网。试计算一下三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 得到的带宽。 (1)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集线器; (2)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s以太网集线器; (3)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交换机。 [解析]此题考查集线器和交换机在带宽方面的区别。从带宽来看,集线 器不管有多少个端口,所有端口都共享一个带宽,在同一时刻只能 有两个端口传送数据,其他端口只能等待。同时集线器只能工作在 半双工模式下。因此对于集线器来说,使所有连接在这个集线器上 的站点共享信道;而对于交换机来说,每个端口都有一条独占的带 宽,当两个端口工作时不影响其他端口的工作。同时交换机不但可 以工作在半双工方式,也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因此连接在交 换上的站实际上是独占信道的。 [解答](1)10个站共享10Mb/s; (2)10个站共享100Mb/s; (3)每一个站独占10Mb/s。
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例题
[2009年]在一个采用CSMA/CD协议的网络中, 传输介质是一根完整的电缆,传输速率为 1Gbit/s,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是200 000km/s。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800bit, 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 ( )。 A.增加160m B.增加80m C.减少160m D.减少80m
[解答]无线局域网的MAC层在物理层上面,包括有两个子 层,分别是分布协调功能DCF子层和点协调功能PCF子 层。通过协调功能来确定在基本服务集BSS中移动站发 送数据或者接收数据的时间。为了避免碰撞,规定所有 的站点发送完一帧数据后,必须再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发 送下一帧数据。
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4-20.无线局域网的MAC协议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在无线 局域网中不能使用CSMA/CD协议?结合隐蔽站问题和 暴露站问题说明RTS帧和CTS帧的作用。
[解析]无线局域网同以太网的差别是导致不能使用 CSMA/CD的主要原因。 隐蔽站和暴露站问题实在 CSMA/CA协议中解决的问题,RTS帧和CTS帧是为了 实现对信道的预约。
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4-21.为什么无线局域网上发送数据帧后要对方发回确 认帧,而以太网就不需要对方发回确认帧? [解析]无线局域网与以太网相比,最大的差别就是传输介 质不同所导致的传输差错的增多,这也是无线局域网 制定协议时主要考虑的问题,可以从这个方面着手回 答。 [解答]无线局域网发送数据必须发回确认帧是保证在MAC 层对帧丢失予以检测并重新发送,且进一步避免碰撞 的发生。在以太网上不要求对方发回确认帧,理由是 局域网信道的质量很好,信道通信质量产生差错的概 率很小,这样做可以提高传输的效率。
CSMA/CD协议不能用于无线局域网的原因主要有:
CSMA/CD协议要求一个站点在发送数据的同时还必须不间断 地检测信道,以便发现是否有其他的站也在发送数据,这 样才能实现“碰撞检测”的功能。但在无线局域网的设备 中要实现这种功能花费过大。
即使能够实现碰撞检测的功能,并且当我们在发送数据时检测 到信道是空闲得,在接收端仍然有可能发生碰撞。即碰撞 检测对无线局域网没有什么用处。 无线信道还由于传输条件特殊,造成信号强度的动态范围非常 大,致使发送站无法使用碰撞检测的方法来确定是否发生 了碰撞。 因此,无线局域网不能使用CSMA/CD,而只能使用改进的 CSMA/CA协议。
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隐蔽站问题:当A和C都检测不到无线信号时,以为B是空闲 的,向B发送数据,结果B同时收到A和C同时发送的数据, 发生碰撞,这就是隐蔽站问题。使用RTS和CTS帧后,B 处在A的传输范围,可以收到A发送的RTS帧,当请求允 许后,B将会向其余站点发送CTS帧。当C收到B的CTS帧 后,在A和B通信过程中就不会发送数据,保证了A和B的 正常通信。 暴露站问题:当站点B向A发送数据,而C想和D通信时,由 于C检测到了媒体上有信号,于是就不能向D发送数据。 这就是暴露站问题。使用RTS和CTS帧后,在A和B通信 的时间内,C能收到B的RTS帧,但收不到A的CTS帧,所 以C可以发送自己的数据给D而不会干扰B向A发送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