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局域网组成示意图
局域网协议的特点
(1)协议的简单性 (2)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上子层 (3)开销位的使用限制较小 (4)数据单元较长
协议的简单性
由于LAN本身比较简单,其所涉及的设备 类型和数量较少,地理范围也较小,而且采 用了广播通信技术,从而简化了流量控制和 路径控制等;另一方面则考虑下述两个要求: (1)由于LAN连接的主要是微机或基于微处理 器的设备,因而要求具有简单且灵活的协议 以便实现。 (2)复杂的网络协议将导致软件开发和维护更 加困难,而对LAN来说,其开发与维护力量通 常较弱,故而要求LAN协议尽量简单。
分布式控制方法
分布式控制方法常用的有: 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点访问 (CSMA/CD)法、令牌(也称许可证或通行标 志)(Token Passing)控制法、时隙(Time Slot)控制法和寄存器延迟插入法(Buffer Insertion) 。 从占用传输介质的机会方面来看,访问 控制方法可以分为确定性访问控制方法和随 机访问控制方法。 随机访问控制大多用于总线型局部网络 中,如CSMA/CD技术就属于随机访问控制法。
开销位的使用限制较小
由于WAN中通信线路的造价等原因, 所以希望提高传输信息中的有效成分, 为此必须减少信息帧中的控制和说明信 息,即通过压缩控制信息的方法来减少 开销位,这显然会增加处理机的负担; 反之,LAN中为减轻处理机的负担,往 往增加一些控制信息。
当一个工作站准备发送报文信息时,首先要 等待令牌的到来,当检测到一个经过它的令牌为 空令牌时,即可以“帧”为单位发送信息,并将 令牌置为“忙”(例如将00000000标志附在信息 尾部)向下一站发送。下一站用按位转发的方式 转发经过本站但又不属于由本站接收的信息。由 于环中已无空闲令牌,因此其它希望发送的工作 站必须等待。接收过程为:每一站随时检测经过 本站的信号,当查到信包指定的目的地址与本站 地址相同时,则一面拷贝全部有关信息,一面继 续转发该信息包,环上的帧信息绕环网一周,由 原发送点予以收回。按这种方式工作,发送权一 直在源站点控制之下,只有发送信包的源站点放 弃发送权,把Token(令牌)置“空”后,其他 站点得到令牌才有机会发送自己的信息。
• 1980年由美国DEC、Internet及Xerox公司联 合宣布的Ethernet(以太网)网络采用了 CSMA/CD技术,并且增加了检测碰撞的功能。 并称之为CSMA/CD。各站在发送信息以前,先 监听信道是否被占用,只有在信道空闲时才 发送。这种发送前监听(LBT)使碰撞减少, 传输效率撞高到80%,随后采用了“发送中监 听”(LWT),即每个站随时都在监听着信道, 检测到碰撞或信息受到干扰时,立即中止发 送,这样,缩短了碰撞时间的延续,使传输 输介质的 访问方法,也可谓网络的控制方法,是 指网络中各结点之间的信息传输如何控 制。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对网络的控制方 法有较大的影响。 局部网络的访问控制方法很多,从 控制方式方面来看,可分为集中式控制 和分布式控制两类。
集中式控制与分布式控制
集中式控制:是指网络中有一个单独的 集中控制器或有一个具有控制整个网络的结 点,由它控制各结点的通信。 分布式控制:指网络中没有专门的集中 控制器,也没有具有控制整个网络的结点, 网络中所的结点都处于均等地位。因此,分 布式控制中,各结点之间的通信是由各结点 自身控制的。 集中式与分布式控制相比,分布式控制 应用较集中式控制广泛。例如:目前在总线 型和环型局域网中,基本上都采用分布式控 制方法。
CSMA/CD工作原理
• CSMA/CD访问方式 大多作于总线型局部 网络,其工作过程可分为两上部分,即 监听总线和碰撞检测。
监听总线
在总线型局部网中,连接到总线上的各个结点的 地位都是均等的,整个网络系统中没有集中控制器, 各个结点必须自行控制。因此,每个结点都必须设立 一个“监听器”来监听总线,也就是测试总线上是否 正在传输信息(也称为载波识别)。如果总线上正在 传送信息,则各结点不能强占总线,以免破坏信息传 输;如果测得总线是空闲的,则说明没有信息在传输, 稍等一个时间片后,该结点就可以抢占总线发送信息。 测得总线空闲后,之所以要稍等一个时间片,是由于 信息包传输的时延所引起,如在A结点监听到总线空 闲之前有可能F结点已经发送信息,由传输时延,在A 结点测试总线时就无法识别了。所以,为了保证空闲 之前发送的信息能可靠地传输到终点,必须稍等一个 时间片。
CSMA/CD具体工作过程
(1)先侦听信道,如果信道空闲则发送信息。 否则转到第2步。 (2)如果媒体信道忙(有载波),则继续对信 道进行侦听。一旦发现空闲,就进行发送。 (3)发送信息后进行冲突检测,如发生冲突, 立即停止发送,并向总线上发出一串干扰信 号(连续几个字节全1),通知总线上各站点 冲突已发生,使各站点重新开始侦听与竞争。 (4)已发出信息的各站点收到阻塞信号后,等 待一段随机时间,重新进入侦听发送阶段。 转到第1步。
局域网协议
IEEE的中文含义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这是一个专业协会,负责考虑数据通信的物理层 和数据链路层,IEEE组成制定局域网标准的802委员 会。 (1)IEEE802.1标准,包括局域网体系结构、网络互连 以及网络管理; (2)IEEE802.2标准,逻辑链路控制LLC。 (3)IEEE802.3定义,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与物理层规范; (4)IEEE802.4,定义令牌总线(Token Bus)介质访 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5)IEEE802.5,定义令牌环(Token Ring)介质访问 控
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
(1)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该层用于向本层的实 体提供无连接和面向连接两种类型的交换信息帧的操 作方式,以实现任何一对逻辑访问服务点之间的信息 传输。 (2)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该子层支持逻辑链路 控制子层执行介质访问功能,作为逻辑链路和介质访 问单元的接口,以确保物理功能和逻辑功能的连续性。 不同的局域网采用不同的MAC子层,而所有局域 网的LLC子层均是一致的。有了统一的LLC子层,虽然 局域网的种类五花八门,但高层可以通用。局域网的 低两层一般由硬件实现,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网络 适配器(简称网卡),高层由软件实现,网络操作系 统是高层的具体实现。
令牌法的基本思想
一个独特的称为令牌的标志信息(标志信息 可以是一位,也可以是多位),例如令牌是一个 字节的二进制数“11111111”,设该令牌沿环型网 依次从一个结点向另一个结点传递,依次给每个 结点在接收到这个令牌时发送数据的机会,只有 获得令牌的节点才有权发送信包。令牌有“空闲” 和“忙”两种状态,“11111111”为空令牌状态。 “空闲”表明没有发送信息,发送数据的结点可 以捕获;“忙”表明已有发送的数据,别的结点 不可捕获。“空闲”和“忙”两种状态是由令牌 标志信息的编码实现的。
尽管“稍等一个时间片”可以保证 空闲前发送的信息可靠传输到终点,但 是,如果两上以上的结点同时监听总线 空闲都要占用总线发送信息时,这种多 结点同时抢占总线的现象称为冲突或碰 撞。此时单靠监听总线是无法解决的, 这正是CSMA/CD工作原理中碰撞检测部 分所要处理的问题。
碰撞检测
为了解决网络上出现的碰撞现象,各结点都要设立一 个碰撞检测器,以便边发边听。发送信息的结点,一边发 送,一边通过检测器监听总线上的传输信息,由碰撞检测 器判别从总线上听到的信息是否与本结点发出的信息一致。 如果一致,则表明本次抢占总线成功,继续把要发送的信 息发送完,如果不一致,则说明有碰撞,本次抢占总线不 成功,要停止发送。 各结点检测到碰撞后,要停止发送并且各结点要延迟 一个间隔时间,再去抢占总线,为了尽减少碰撞,各站延 迟的间隔时间用“随机数”控制,只要随机数不同,各结 点延迟的时间也不相同,延尺时间最小的那个结点先抢占 总线,再次发送信息。其他结点按监听原则监听总线,发 现总线已被占用,只好再等下次总线安静之后再去抢占总 线。如果第二次又发生碰撞,则重复照此办法处理。总有 一次会发送成功。把这种延迟况争法称为延迟算法(或碰 撞控制算法)。
CSMA/CD的特点
• 所有节点都不断的对信道进行监听 • 如果信道有空,则可发送数据 • 如果信道中有数据正在传送,则等待有 空闲后再发送 • 当出现冲突时,就退出暂时停止发送信 息 • 将冲突检测信号发送给所有节点 • 重发数据
CSMA/CD与人际间通话方式
(1)载波监听:想发送信息包的节点要确保现在没有其他节点在使用 共享介质,所以该节点首先要监听信道上的动静(即先听再讲)。 (2)如果信道在一定时间段内寂静无声(称为帧间缝隙IFG),该站 就开始传输(无声则讲)。 (3)如果信道一直忙,就继续监听信道,直到出现一定值的IFG时段 时,该节点才开始发送它的数据(一等到有空就讲)。 (4)冲突检测:如果两个站或更多的站都在监听和等待发送,然后在 信道空时同时决定立即开始发送数据,此时就会发生碰撞。这一事 件会导致冲突并使双方信息包都受到损坏。因此在传输过程中不断 地监听信道,以检测碰撞冲突(边谈边听)。 (5)如果一个节点检测出碰撞冲突,则立即停止该次传输,并向信道 发生一个“拥挤”信号,以确保其他节点也发现该冲突,从而摒弃 可能一直在接收的受损的信息包(一次只能一人讲)。 (6)多路存取:在等待一段时间(称为后退)后,想发送的站试图进 行新的发送。一种特殊的随机后退算法决定不同的站在试图再次发 送数据前要等一段时间(即延迟时间)。 (7)序列回到第1步
(6)IEEE802.6,定义城市网介质访问控制方 法与物理层规范; (7)IEEE802.7,定义了宽带技术; (8)IEEE802.8,定义了光纤技术; (9)IEEE802.9,定义了语音与数据综合局域 网技术; (10)IEEE802.10,定义了局域网的安全机制; (11)IEEE802.11,定义了无线局域网技术; (12)IEEE802.12,定义了按需优先的介质访 问方法,用于快速以太网。
CSMA/CD的由来
• CSMA/CD,中文含义为带有碰撞检测的 载波侦听多点访问。它是网络中各结点 在竞争基础上访问传输介质的随机方法, 是一种分布式控制方法。控制原则是各 结点抢占传输介质,即彼此之间采用竞 争方法取得发送信息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