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基本概念(知识整理)

化学基本概念(知识整理)

化学基本概念本章解读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的基础。

高考对化学基本概念的考查涉及面较广,主要的热点有:化学用语、化学计量与化学基本定律、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及能量、分散系等知识。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主要内容,它是每年必考内容,并且解法的规律性较强,也有一定的技巧,同时因涉及的知识面广,有可能推出新的题型、新的设问方式,特别是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科学实验等实际相结合的知识。

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问题主要考查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预计今后此类考题还会保留。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新教材作为一主线编入其中,因此出现了反应热与能源结合的考题,由于能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有关能源的试题也将成为今后命题的重点。

化学计量中的热点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溶液的计算。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的特点是: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的某微粒数目的多少;一些物理量之间的换算;结合一些化学概念或某些特定条件判断。

溶液的计算的特点是:有关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常结合稀释、结晶等过程进行考查,题型变化较大,既有考查理解有关概念的选择题,也有融合化学现象、推理与判断、新情景于一体的理论联系实际型的实验题、推断题。

学法指点中学化学涉及到的概念近三百个,广泛分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中。

备考复习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记忆一定要准、透,只有充分理解概念的内函和外延,以及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有效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意对相关基础知识的归纳,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织网——形成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

3、注重化学基本概念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注意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以及新科技的紧密结合。

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人类健康、能源、资源、环境等问题,使化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基本概念知识结构1.物质的组成和分类2.物质的变化3.物质的分散系4.电解质溶液 ⑴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原子团的定义 ⑵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⑶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 ⑷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⑵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概念与判断 ⑷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配平 ⑸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典型计算⑹离子方程式书写以及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共存 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书写,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等 ⑴胶体的概念、胶体的性质、制备、渗析 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⑶溶解度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⑴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离和电离平衡 ⑵溶液的pH 、盐类的水解、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等5.结构有关概念6.物质的量有关概念7.其它概念 盐析、变性、风化、潮解、燃烧、复盐、分馏、结晶、萃取、质量守恒定律、电化学有关概念等本章内容第1部分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第2部分 氧化还原反应 第3部分 化学用语 第4部分 常用计量 第5部分 溶液与胶体 第6部分 化学反应与能量⑴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⑵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以及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⑴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书写、原子核组成符号等 ⑵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⑶化合价涵义,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⑷三键两力四晶体,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⑸元素周期律、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强弱的判断第一部分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简明知识网络一、物质的组成1.物质的组成关系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是一个抽象的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数量。

它只能以游离态或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如:11H 、21H 、31H 、H 2、H +、H -都含H 元素,但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

3说明: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例如水的蒸发,物质的溶解、扩散现象等。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物质间的三态的变化是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改变。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

⑵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4.原子团——由几个原子结合而成的一个集团。

它不能独立存在,但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即原子团内的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不断裂)。

其中带电荷的原子团叫根或离子,如:氢氧根(OH -)、硝酸根(NO 3-)、铵根(NH 4+);而另一类在化合物分子结构中,能决定化学特性的原子团或原子(不带电、化合价不饱和)叫官能团或基,如:甲基(—CH 3)、羟基(—OH )、醛基(—CHO )、氯原子(—Cl )。

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三、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⑴混合物与纯净物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几种物质)。

无固定的组成,无固定的物理性质。

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一种物质)。

具有固定的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

从微观角度看,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只有一种分子,而混合物有多种分子。

在判断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时,可以从有无固定熔沸点考虑,一般来说,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而混合物由于组成物物质质的成分和量的多少不固定,致使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不能用物理方法将组成纯净物的各元素分开,只能通过化学方法才能达到分离各元素的目的。

可用物理方法将混合物中各物质分离开来。

例:HCl是纯净物,HCl溶于水形成的盐酸则是混合物;象CuSO4·5H2O含结晶水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玻璃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⑵单质与化合物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元素呈游离态。

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元素呈化合态。

⑶金属与非金属金属——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

常温时,除汞是液态外,其它都是固态。

具有金属光泽,有优良的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

一般密度较大。

易失电子而形成阳离子,一般能与非金属化合。

非金属——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

常温时,除溴是液态外,有的是气态,有的是固态。

具有得电子的倾向,在一定条件下,一般能与氢气、氧气、金属化合。

2无机化合物范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C.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D.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不运动解析与答案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但不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的一种粒子,因此,“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是错误的。

应该是: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而这些粒子都在不断运动。

选B。

解题指要对概念的理解除了它们的定义外,还要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范例2 (2005年上海题)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A.石墨制成金刚石B.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C.水变成汽油D.干冰转化成原子晶体解析与答案:化学变化必须遵循守恒定律,不仅物质守恒,而且能量守恒;不仅元素守恒,而且原子守恒。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汽油是由氢、碳两种元素组成,因为水中没有碳元素,所以水不可能变成汽油。

选C。

解题指要化学变化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它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既不能“臆造”物质,更不能违背自然界规则。

第三部分化学用语简明知识网络一、元素符号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化学符号,通常还能表示其一个原子。

二、元素的化合价概念:以元素符号为基础,用以表示各种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特性。

它与化学键概念相联系时,又有正、负价之分。

法则:⒈单质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分子中各元素原子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⒉以氢为1价作标准,其它元素的价数则以其1个原子所化合或所置换出的氢原子数目决定。

应用:利用法则可由分子式计算元素的化合价,检查分子式正误,以及由化合价写出分子式。

三.表示物质的化学用语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从广义上讲分子式、实验式(最简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等都是化学式。

2.分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

例如:H2O、CH4、C6H6等(它们在固态时由分子构成分子晶体)。

注意:⑴分子式只适用于由分子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组成微粒均不能用分子式来表示,因为它们不存在单个的分子。

⑵分子式一般由实验测得,它既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及组成分子的原子的种类或个数。

3.实验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中各种原子个数比.....的式子。

又称最简式。

例如:SiO2(二氧化硅,属原子晶体)、NaCl(氯化钠,属离子晶体)、苯(分子晶体)的最简式为CH。

注意:实验式只表明组成物质的元素和各种原子(或离子)的最简单整数比。

4.结构式:用价键表示分子里各个直接相联原子的结合情况的式子。

例如:H—H、N≡N、H-O-H。

注意:⑴在结构式中用短线“-”来表示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用“→”表示形成配位键的电子对。

⑵通常所写的结构式,能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结合方式和顺序,但并不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空间排列。

⑶由于同分异构现象的存在,用分子式不能区别的物质,则必须用结构式表示。

例如:化学式C4H10可以有二种结构(互为同分异构体)正丁烷异丁烷(甲基-丙烷)5.结构简式:它是结构式的一种简单的写法。

即必须标出该分子的结构特征(官能团)等;例如:醋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或CH3COOH。

6.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用“×”表示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式子。

类型原子分子阳离子阴离子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名称硫原子氮分子镁离子氯离子氧化钠二氧化碳化学式S N2Mg+Cl-Na2O CO2电子式Mg+7.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各电子层的电子排布的式子。

例如:四、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注意:⑴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化学反应实际上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所以其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即质量是守恒的;⑵在运用过程中应牢记“参加反应”,没有参加反应的不能计算在内;⑶在一个不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流的体系内。

五、表示物质化学变化的用语(反应式)1.化学方程式——用分子式(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⑴原则:要遵循客观事实;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⑵理解:可表示反应前后物质的品种及微粒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或气体体积之比)、质量之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