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导入: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二学习课文(1)出示小黑板,全班齐读古诗正音(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3)解诗题,知作者1.独:独自一人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4)抓字眼,明诗意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①指名读②汇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孤云:孤独的白云(孤帆远影碧空尽);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③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④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
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对看;厌:满足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⑤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
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⑥师小结:其实,这首试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
为什么呢?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
(5)多诵读,悟诗情①过渡:学了这首诗歌,让我们进行下一个步骤:多诵读,悟诗情②复习朗读方式:表演读、轮读、叠诵、唱诵、小组读、配乐读……③自己带着感情读④四人小组读古诗⑤汇报:指名读、小组自选方式读⑥全班再齐读古诗第二课时《望洞庭》、《忆江南》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二、学习古诗: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古诗,师正音,然后全班齐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3.解诗题,知作者①望洞庭:望着洞庭山水。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②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4. 抓字眼,明诗意(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①指名读②汇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秋月:点明时间——秋天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潭面:湖面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运用比喻,我们还学过什么古诗中也有比喻手法?)师强调“潭”字笔画③指名小结: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远地看;翠:苍翠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上了比喻的手法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④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⑤指名复述: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⑥师小结: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准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那美妙的秋月风光。
你们说,作者此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轻松、自然)⑦朗读想象诗歌画面全班齐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你们想用自己手中的彩笔把它画出来吗?⑧把优秀图画展示在黑板上※※诵读,悟诗情①师:现在黑板上有好几张洞庭湖月夜图,让我们看着这些图,自己美美地读一读《望洞庭》好不好?(全班自读古诗)②师:说想当一会大诗人,上来吟诵这首古诗?(指名读)③师:有很多同学还想上来读,但是时间不够了,你们在四人小组里读给其他组员听。
三、学习词《忆江南》5.初步理解《忆江南》词与诗的区别(1)自读“预习”。
读后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6、自读词《忆江南》,提出疑问。
7、细读《忆江南》理解词意(1)《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江南好旧曾谙红胜火忆江南好:美好旧曾:以前、过去谙:熟悉胜:胜过、强过忆:想念、想起(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悉的那样。
太阳光下,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
春光里,江水碧绿如蓝。
如此美丽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8、总结升华(1)读《忆江南》(边读边想江南美景的画面)(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江南美景大自然)附:《古诗词三首》学习指导学什么:学会本课两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并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怎样学:一、辨别形近字,并组词。
谙()镜()孤()厌()暗()境()狐()压()二、在诗句中用“/”划出朗读时需要停顿的地方。
独坐敬亭山望洞庭众写高飞山,湖光秋月两相和,孤云独去闲。
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看两有厌,遥望洞庭山水翠,只有敬亭山。
白银盘里一青螺。
测一测一、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你的理解填空。
《望洞庭》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
这首诗描写________________景色,表达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情。
再提高李白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他写的诗十分优美,再自学一首,如何?试着把你课外学到的背诵下来,如果有的地方不明白,可以请教别人,也可以查阅有关资料。
《独坐敬亭山》一、导入新课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优美的唐诗。
二、书写朗读古诗1、老师把诗默写在黑板上,请你照着老师认真抄写下来。
教师默写古诗,学生抄写。
2、抄写好了,请认真地对照一下,看有没有抄错的地方。
尤其是“亭”这个生字,看看它怎么写的?3、请你读一读这首诗吧,看谁能读正确,最好能读得有诗的味道。
4、指名读,让学生把诗读正确,必要时,教师可范读。
三、了解诗意1、现在大家会读了,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的意思,看看谁能根据注释和词语手册,大致地弄懂这首诗?学生自己思考诗意。
2、先来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这一句,这里你有最不能弄明白的字词吗?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重点理解“尽、闲”二字。
3、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画面呢?或者说你看到怎样的一个景象?(天上的鸟儿们都高飞远去了,万里长空中的一片白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地飘远了。
)4、看看诗题,什么叫“独坐”?独自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什么样的情景?若这个独坐的人是你,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孤独寂寞)5、有感情读这两句诗。
6、你知道这位独坐在敬亭山上的诗人是谁吗?那么你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吗?请你下课后去查查有关的资料,那时,老师相信你更能体会出诗人当时的心情,更能品味出诗里的味道来。
7、那么是不是当高鸟飞尽,孤云飘逝,李白就这样一直觉得寂寞伤心下去了呢?请看后一句。
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有不明白的字词吗?重点理解“厌”、“相看”(即谁看谁?)9、李白觉得是不是自己真的是孤单到一无所有了呢?他觉得还有令人高兴的或者说是让人欣慰的事物吗?那有是什么呢?你怎么理解这句诗的?(“我”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好像看着“我”,我们相互总也看不够,大概只有敬亭山还愿意和我做伴,做我的知己朋友吧。
)10、鸟儿你要飞就飞走吧,白云你要飘也飘走吧,起码还有敬亭山和我两两相望,做我的知己朋友。
从中,你有什么新的体会了吗?你对李白有什么新的认识?(体会到李白对敬亭山的喜爱,李白是个很洒脱、乐观的人。
)11、有感情读这句诗。
12、连起来说说诗意,再次了解一下诗人感情的变化:从感到孤独寂寞到喜爱敬亭山,乐观豁达起来。
13、有感情读古诗。
四、背诵五、拓展李白是个乐观洒脱的人,这在他的很多诗中都表现出来的,请大家再看一首: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望洞庭》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前三篇文章我们了解了大自然的美丽,今天我们来看看祖国风景名胜的美。
谈谈自己到过哪些风景名胜,激发学生对风景名胜的向往。
二、自学古诗,感悟诗情1、读诗。
2、解诗题:诗题“望洞庭”“洞庭”指的是洞庭湖。
从一个“望”字你了解到了什么?3、解诗句:⑴请大家读一读诗句,对哪些字词还不明白。
⑵学生质疑:根据学生发问和回答,课件出示难解字词意思,让学生板书(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
⑶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诗句的意思。
⑷你学懂了哪一句,向大家汇报一下:根据学生发言进行补充纠正(连字词意思、看插图等)。
⑸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1、如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如《望洞庭》中“洞庭”“湖光”“秋月”“潭面”“无风”“镜”“遥望”“山水”“白银盘”。
2、读着诗句让你浮现了怎样的画面?3、解答疑问:“两相和”“镜未磨”“翠”“青螺”等词语的理解部分学生会感到困难,教师可以结合资料进行说明。
4、读全诗,体会望洞庭的动之美。
5、品味吟读,入境背诵:理解了诗歌意思后,如果你能够入情入境地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景,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就更好了。
鼓励学生背诵。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2、指导学生找形近字的方法记忆“庭、镜、磨、螺、潭”生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孟浩然也写了一首描写洞庭湖的诗,我们来比较背诵欣赏《忆江南》一、创设情境,欣赏乐曲1、播放春晚获奖节目《雨巷》片段,让学生说一说节目表现的背景是什么地方的?通过音乐就能感受到吗?2、启发学生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劳资描绘江南的景色,把学生带到一个美丽的大自然情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