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教学方法-教学技能

生物教学方法-教学技能


3、启发性和趣味性(续) 绪论和导言(导入技能)
什么是导言?导言又称引言,它是指 每章、节、每课及每段新内容开始的 一段引言。
导言三要素: 学习的内容、范围、重点,使学生明 确重要意义。 本次内容与前后的关系。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生物教学中导言方式
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导入新课; 以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解决 矛盾的强烈愿望,如减数分裂。 其他导言方式。
③为什么使用胃毒剂农药喷洒在农作物上?
④为什么向空气中喷洒起毒杀作用的气体能 杀死昆虫? ⑤为什么在收藏衣物的箱柜里放些樟脑球就 可防治蛀虫?
第三节 直观教学法
指教师向学生呈示实物、教具或者向学生 作示范性实验或者放音像资料等,以说明或印证 所传授知识的方法。
在教学中以亲身实践或以具体事物、现 象及事物现象的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 感性认识,从而促进对知识比较全面, 比较深刻地掌握和理解的教学过程。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法
生物学实验是指运用一定的仪器、器具、材料、药品通过 科学方法观察研究一般情况下不易观察到的生物体结构和 生命活动现象的过程。教师通过生物学实验传授生物学知 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称为生物学实验教学法。 从中学生物学教学的角度,生物学实验可以分为以教师为 主操作的演示实验,学生家庭课外实验,以学生课堂操作 为主的实验,也有的是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相结合进行的 实验。 ① 教师演示实验: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生物学的教学 进行的生物学实验,叫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可以边讲课边 实验,也可以先讲课后做实验。 ② 学生独立实验:是指在生物课内,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 立进行操作的实验。在实验课上,可以边讲边实验、分段 实验、学生独立实验等形式进行。
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即CAI)。
CAI
课 件 原 理 图
选择直观手段的原则
1、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 2、少而精的原则 3、系统化原则 直观手段演示的方法 1、教师面向全班 2、演示物放置位置可见 3、光线要适合
4、指示位置准确
模象直观(间接直观) 1、挂图
真实地反映生物的形态结构 帮助学生理解生理知识 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界各方面的关系
生产者 (绿色植物) 一级消费者 (长颈鹿) 二级消费者 (狮子)
死鹿
二氧化碳 无机物 N、P、K 腐败细菌 有机物
死狮
农田生态系统图
2、模型
使学生能迅速地看清生物体的形态结构
空间层次复杂
二、确定中学生物学教学方法的依据
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目 的任务 中学生物学教学内容 有关生态、形态,多采 用观察与讲述方法
有关生理生化,多采用图表、图解,运用 讲解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双循环”概念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 及班级特点 学校设备及周围环境条件 现代生物学教学方法 提倡探究发现,重视 观察和实验教学,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和研究,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倡导谈话法又程产婆法,是 一种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出发,通 过师生问答,从而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苏格 拉底谈话法进行的步骤是:(1)教师提出疑 问(2)学生解答(3)无论学生解答得对与 不对,教师要从论据、逻辑等方面对学生提出 质问或驳斥,与学生展开辩论;
(4)指出学生的错误并用学生熟知的事 例启发学生的思考方向(思路)(5)归 纳出系统的知识(6)形成结论(概念、 原理)。迄今,用得好的谈话法仍按苏格 拉底谈话的步骤进行。简单的提问,肯定 或否定解答是没有启发性的。善于运用谈 话法能更好的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 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表 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有:讲授法、谈话法、直观教学法, 实验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探究教学 法等等。
美国有效教学方法简介 一、系统直接讲授法
二、整体讲授法
三、“狐光”法
尊重学生,保证理想和目标的实现;学会走出 课堂,深入社区;在学习中培养美感。教师是 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其工作中心在于发展每 一个学生的积极的自我概念。学生自身也展开 合作。
运用讲授的基本要求
1、严密的科学性和高
度的思想性 (1)科学地讲授生物学 概念 (2)正确无误地阐述教 学内容 (3)贯穿辩证唯物主义 观点
2、系统性
如茎的教学
3、启发性和趣味性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 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总是和一定的情感相联 系。 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 原因。人们的一切行动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 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动机的基础是需要。
革新的讲授法
1、体现启发式教学思想,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 性、独立性、创造性。
2、讲授内容化整为零,进行片段讲授和多种方 法的交叉使用。 3、在讲授中创造机会与学生交流、沟通,以免 课堂气氛沉闷。 4、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及需要上的个别差异。
第二节 谈话法
苏格拉底和弟子谈话(图)
谈话法又叫提问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 知识和经验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通过师生间的对话,让学生自己获得知识,提 出结论的一种方法。
5、演示操作正确,具有教育性
① 必须收集、积累大量直观材料,要保证让全班每 一个学生都能感知演示物。 ② 把直观教学与非直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演示 要适时,过早出现演示物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影 响讲授。 ③ 要突出演示物中应注意的部分,尽可能地排除演 示物中非注意部分的干扰。 ④ 演示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结合原理,概念等观察 事物的变化、发展和意义,为此有必要配合使用谈 话法,讲授法等,促使学生的认识由关于事物的表 象上升到事物大本质。
谈话 提问 对话
人类正步入对话的时代 ,对话正逐渐成为人们的生存状 态。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对 话教学中的对话 ,不限于纯粹的言语形式 ,而是师生双 方精神敞开的互动交流。对话教学包括五种内涵 :民主 的、平等的教学 ,沟通的、合作的教学 ,互动的、交往 的教学 ,创造的、生成的教学 ,以人为目的的教学。对 话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命。 在教学目的、教学方式、教学伦理、教学思维等方面 , 对话教学均有革命性的建树。虽然对话教学成为普遍的 教育现实为时尚早 ,但作为现代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新的 教学精神应是无可争议的。
初中生物课的教学内容大多数是具 体的事物,所以,直观教学应贯彻 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直观教学 法在生物课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 作用。另外,中学生年龄较小,形 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弱,根 据学生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出示实物 标本、 模型等,更有助于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
老 师 在 展 示 模 型
一、直观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讲到“根对水分的吸收” 一节时,学生对根吸水、 失水的现象缺乏感性认识 , 不易理解,因此在授课时, 通过观察一组演示实验: (甲)萝卜条放在清水中, (乙)萝卜条放在盐水中 的实验现象,总结出细胞 吸水、失水的原理,进而 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就 能够更好的理解根毛吸水 、 失水的道理。
另外,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授课时,有必 要练习演讲的技巧,表演的技巧。言词 要生动、形象、丰富。讲述的内容结构 要如同写作那样,或开门见山,或层层 深入,或夹叙夹议。教师的语言一定要 富有感染力,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自始至终要贯 穿生命活动,进化发展和生态的观点。
教学对话的性质与策略
1、教学对话以教师指 导为特征。
2、教学对话旨在促进 学生发展。 3、教学对话以学生的 自由思考、自由表达为 特征。
一、谈话法的作用
1、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思维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独立地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
2、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判断学生质量。 3、检查教学效果(信息反馈) 4、集中学生注意力。
实验教学法
(科学实验方法在教学条件下的运用)
验证科学原理,使学生更好理解、掌握所学 的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使之掌握科学实验 方法。 培养学生严格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
实验过程的指导 教师和学生的准备工作 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搞好实验教 学的关键 在实验过程中,一切活动都应要求学生动手动脑, 自己分析、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的指导主 要是发现问题,及时向学生提出,在学生独立思考 的基础上,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另外注重科学态度的教育和爱护公共财务的教育。
生物学教学方法-教学技能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工作方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一、地位和作用 1、实现生物教学内容、完成生物教学目的任务的 必要手段。 2、连接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 3、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在我国教学艺术的展现,教 学技术的发挥以及教学科学、哲 学的领悟都依靠教学方法来实现 的。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共同完成 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 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 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四) 谈话结束时,教师要进行 小结。
四、教师运用谈话法应注意
1、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 2、妥善组织
3、注意问题的简短性、机动性和民主性
4、对话策略:
恰当的提问,创设对话情境
例如:在进行动物学“节肢动物——蝗虫” 一节教学时,可提出下列问题:
①蝗虫的身体表面有什么结构特点?起什么 作用? ②蚯蚓为什么容易晒死而蝗虫却不怕晒?
反映生理过程及运动过程和机制 3、黑板画 调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指导学生迅速、准确地观察实物、模型、挂图 帮助教师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4、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 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 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 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 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 学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