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项目管理系统(北大软件010 - 61137666)1.1.1组成结构(北大软件010 - 61137666)项目管理系统由项目管理子系统、组织过程管理子系统和综合决策分析子系统三部分组成。
项目管理子系统是软件工程管理平台的核心,它以项目的启动、策划、执行、监控、结项为主线,以计划、范围、资源、质量、沟通等为管理内容,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的管理支持。
项目管理子系统与综合决策分析、组织过程管理、配置管理、需求管理、测试管理等子系统之间存在接口关系。
项目管理子系统的组成结构如下图所示:图表 1项目管理组成结构组织过程资产是一套由组织维护的,供项目在制定、裁剪、维护和实施软件过程时使用的一组实体的集合,这些实体包含组织的标准过程,组织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检查单,文档模板等。
组织过程管理包括对组织过程定义、过程改进、过程评价以及组织知识的管理,用于优化、维护组织的生存周期、标准过程、组织人员、检查单、文档模版、测量指标等相关资源。
过程改进、过程评价、组织知识管理部分是GJB5000A三级要求,不在本次招标范围。
组织资产管理与项目管理、配置管理子系统存在接口关系。
组织过程管理子系统的功能组成如下图所示:图表 2组织过程管理组成结构综合决策分析子系统为高层领导、职能部门、部门领导掌握项目情况提供数据支撑,包括进展情况分析和项目运行数据查询两项功能。
项目进展情况分析实现对项目质量、成本、进度等情况进行统计和量化分析,包括综合质量情况,综合进度情况,技术评审情况等;项目运行数据查询实现对项目具体数据进行查看,包括任务、评审、问题、人员等。
综合决策分析子系统与组织过程管理、项目管理子系统存在接口关系。
综合决策分析子系统的功能组成如下图所示:据,包括项目特征、过程数据、质量数据图表3决策信息支持组成结构1.1.2 主要特点(北大软件 010 - 61137666)软件项目管理系统主要具有特点: 1. 支持组织过程资产的规范和固化。
提供组织过程资产定义功能,将生存周期模型、标准过程、文档模板和检查单等组织过程资产规范和固化,供项目裁剪使用。
2. 支持项目全生存周期全要素管理项目管理覆盖项目启动、策划、执行、监控、结项的项目全生存周期,提供对综合、范围、质量、成本、沟通、风险、人力资源等项目全要素管理。
3. 支持项目信息的估计通过产品分解结构和工作分解结构,支持项目范围、工作量的估计;通过工作产品管理,支持产品规模的估计。
4. 支持项目计划的精细化控制。
将项目计划细化成具体的任务,发布项目计划时允许对一部分任务进行发布,并且支持滚动式规划,从而将项目计划的控制精细化到任务级别。
5. 支持项目全方位状态监控包括项目特征、过程数据、质量数据和知识数据提供产品规模、工作量、进度、成本、质量、风险、需求、配置管理、测试等项目全方位执行状态的监控。
6.支持基于过程纪实的数据度量项目数据来源于项目各执行过程,对数据的采集全部通过系统自动生成,防止人为篡改,做到真实、客观、有效。
7.支持供方任务和项目计划任务的统一管理将供方协议中的供方任务和项目的产品分解结构建立关联,又将产品分解结构作为具体的任务分配,在计划制定、任务状态监控时统一处理,从而实现供方任务和项目计划任务的统一管理。
8.支持不符合项和问题的闭环处理支持项目问题的新增、确认、分配、解决、验证和关闭的完整闭环流程;支持不符合项的新增、转化为问题,并通过问题的解决、验证和关闭,自动更新不符合项的状态,实现不符合项的闭环处理。
9.支持在线和线下两种评审方式支持评审相关人员在系统中完成会签评审。
首先由申请人发起评审申请;组织人受理评审申请,并通知评审专家;评审专家登录系统查看评审对象,进行评审意见和检查结果的填写。
支持评审相关人员在线下进行会议或者会签评审。
评审完成后,由评审组织人将评审结果记录到系统中。
10.支持与其他工具的集成,提供统一工作平台。
支持与配置管理工具的集成,可以从配置管理系统中获取工作产品,向其提交过程和管理数据;支持与需求管理工具的集成,可以从需求管理获取需求模型和标识,向其反馈需求完成情况;支持与测试管理工具的集成,可以从测试管理系统获取测试缺陷和问题,向其反馈测试需求和测试执行情况。
1.1.3项目管理子系统功能(北大软件010 - 61137666)项目管理子系统包括项目启动与结项、项目策划、项目执行与监控、测量与分析、供方协议管理和过程与产品质量保证等功能模块。
功能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表 4项目管理子系统功能结构图各模块功能描述如下:1.1.3.1项目启动与结项1.项目启动在项目启动阶段,首先进行立项申请,立项申请经相关领导审批。
审批通过并指定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后,立项完成,项目进入执行过程。
在进行立项申请时,需要录入项目的标识、特征、执行信息、项目附件、里程碑计划等信息。
项目标识信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型号;项目特征包括控制级别、项目密级、项目分类、项目经费(万)、项目等级等;项目执行信息包括主承部门、分管领导、预计项目经理等;可以上传软件项目任务书、项目初步范围说明等文件作为项目附件。
其中项目特征信息可以根据各单位所在行业特点进行灵活定制。
项目立项信息界面如下图所示:图表 5项目立项信息项目立项申请提交后,需要走审批流程。
各级领导依次逐级进行审批。
2.项目结项项目验收通过后,项目经理可以申请对项目结项。
首先提交结项申请,包含结项申请理由、项目自我评价,并提供项目结项所需的相关材料。
结项申请经领导审批通过后,项目结项完成。
结项后,项目进入历史项目库,不允许再对项目进行任何操作。
1.1.3.2项目策划项目启动阶段完成后,进入项目的策划阶段。
在此阶段项目经理执行以下工作:1.建立项目的估计值,包括对项目范围的估计、工作产品和任务规模估计、项目生存周期的定义等。
2.制定项目计划,包括软件开发计划、人力资源计划、评审计划、审核计划、测量分析计划、成本计划、风险计划等3.获得对计划的承诺,申请对项目计划进行评审。
项目策划的功能结构如下图所示:图表 6项目策划功能结构图1.1.3.2.1项目估计在制定项目计划之前,需要建立项目范围,工作产品规模等的估计值,并确定项目所要经历的生存周期,设置项目的基础参数,以此作为项目计划的依据。
1.1.3.2.1.1基础参数设置1.生存周期设置项目生存周期设置功能支持从组织已发布的生存周期模型中选择一个模型作为项目的生存周期模型。
不同的生存周期模型包含不同的项目阶段,系统支持在组织生存周期模型基础上,根据项目特点裁剪模型的阶段。
生存周期设置界面如下图所示:图表 7项目生存周期设置2.项目日历设置对项目的工作日、工作时间以及例外日期进行设置,作为项目工时、工期计算的依据。
可以设置一周中任意一天为工作日,并分段设置每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
对于例外日,可以设置某一日期为例外工作日或者是例外非工作日。
3.监控阈值设置支持对项目监控阈值的设置,作为项目监控的重要判断依据。
根据所设置的阈值判别项目是否显著偏离,当项目达到所设置的阈值时,用红,黄,绿三种状态指示灯警示用户是否应该采取纠正措施。
系统支持设置三类阈值,即成本、进度和风险。
在每一类下,允许设置正常,轻微偏差,较大偏差三种阈值。
4.汇报周期设置支持对项目中个人工作汇报频率和汇报审核默认角色的设置。
系统根据设置的频率,自动生成个人工作汇报的周期;根据设置的汇报审核默认角色,作为汇报时的默认审核人。
个人工作汇报频率有每天、每周、每双周和每月;汇报审核默认角色有项目经理和上级任务负责人。
1.1.3.2.1.2项目估计1.产品分解结构从产品部件角度,支持以树状结构对软件项目的产品进行多层次分解。
通过产品分解结构可以估算项目的范围,也可以作为工作分解结构的基础。
2.工作分解结构工作分解结构确定了整个项目的范围,并将其有条理的组织在一起。
工作分解结构功能支持对项目工作逐层分解为较小和更便于管理的多项工作,并给每项工作指定产出的工作产品,从而明确整个项目的范围。
工作分解结构界面如下图所示:图表 8工作分解结构工作分解结构包括基本信息、前置任务、输入和输出四个属性页。
详细属性如下表所示:在制定工作分解结构时,可以导入组织定义的标准过程和活动,也可以导入项目已定义好的产品分解结构,作为其中的任务,标准过程导入界面如下图所示:图表 9标准过程导入拟制的工作分解结构,经相关领导审批后,成为项目正式的工作分解结构,并作为项目软件开发计划制定的依据。
1.1.3.2.1.3工作产品规模估计提供项目工作产品建立功能,并支持对项目的工作产品规模进行估计。
工作产品规模估计可以作为项目计划中工作量的估算依据。
工作产品属性包含工作产品名称、计划规模、工作产品分类、工作产品编码等。
界面如下图所示:图表 10工作产品规模估计1.1.3.2.2项目计划制定根据所建立的项目估计值,所选择的生存周期模型等,制定项目计划,包括软件开发计划、人力资源计划、质量保证计划、配置管理计划、风险计划、测量分析计划和成本计划等。
其中软件开发计划是主计划,其他各类计划依赖于软件开发计划。
软件开发计划调整后,其他计划需要做对应调整。
1.1.3.2.2.1软件开发计划基于工作分解结构,制定项目的软件开发计划。
软件开发计划制定工作包括指定任务的计划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计划工期、计划工作量、资源分配,调整任务前后顺序、上下级顺序以及前后置关系等。
软件开发计划制定界面如下图所示:图表 11 软件开发计划制定1.1.3.2.2.2人力资源计划人力资源计划是确定项目所需的各角色人力资源的过程。
可以有两种方式添加项目资源。
一、根据项目角色,从组织的人员库中,选择项目所需人员。
系统预置的角色有:项目经理、SQA、开发人员、测试经理、质量经理、领导等。
项目经理自动取值为立项过程任命的项目经理,支持用户在系统管理模块中对项目角色进行管理和维护;二、从组织人员库中,选择所需的人员,然后再给各个人员添加相应的角色。
一个人员在同一项目中可以有多个角色。
1.1.3.2.2.3配置管理计划在项目策划阶段,依据软件开发计划,编制配置管理计划。
在配置管理计划中要标识需要纳入配置管理的配置项和规定提交时间,确定项目研制各阶段要建立的基线和包含构件,明确项目CCB和相关人员的角色和职责;配置审核及审核时机和内容等。
1.1.3.2.2.4质量保证计划1.评审计划依据软件开发计划,制定项目的评审计划。
评审计划包含各个评审任务,评审任务内容包括:评审任务名称、评审类型、计划开始时间、计划完成时间、计划工作量、评审内容。
评审类型有阶段评审(需求、设计、编码、测试)、里程碑评审、验收评审等。
如果是阶段评审,评审计划开始时间不能早于阶段结束时间;如果是里程碑评审,则评审计划开始时间不能早于里程碑计划完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