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

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

一概述:肝吸虫病的危害性
二形态:1成虫:结合吸虫成虫一般形态特征阐述其大小、形态、口腹吸盘、
生殖系统特点
2虫卵:结合吸虫卵一般特征介绍其特点。
(小、灯泡形、有卵盖肩峰、疣状突起、内含毛蚴)
3幼虫各期:略提
三生活史:1生活史过程:典形吸虫生活史模式
2生活史特点:人为其终宿主,多保虫宿主(犬、猫);
囊蚴经口感染;
4肺吸虫病原学诊断方法
5肺吸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肺吸虫(卫氏并殖吸虫)
一概述:肺吸虫病的危害性,我国的主要虫种(略提斯氏狸殖吸虫)。
二形态:1成虫:虫体肥厚,体表有棘,口腹吸盘大小略同,生殖腺并列。
2虫卵:金黄色,椭圆形(多变),卵盖大而明显,卵壳厚薄不均,
内含卵细胞与卵黄细胞。
成虫寄生于肝胆管;
虫卵经粪排出;
需二个中间宿主。I豆、沼、涵螺;II淡水鱼、虾;
2次蚴体增殖、有世代交替。
四致病:成虫为主要致病阶段,致病严重程度与感染量与感染时间有关。
1夺取营养
2机械与化学刺激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肝胆道炎症(阻塞、胆石)、
肝实质萎缩(纤维化、肝癌)
第1页












五实验诊断:1病原学诊断:沉淀集卵法查虫卵(首选)
一、吸虫基本形态特征
成虫扁平呈叶状或舌状、具吸盘,雌雄同体(除个别虫种外),消化器官不完全。
虫卵具有盖(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虫种除外),内含毛蚴或卵细胞。
二、生活史特点
世代交替,中间宿主在水环境中,具保虫宿主,感染期为囊蚴(经口)或尾蚴(经皮感染)
三、致病特点
成虫、幼虫或虫卵具致病作用,因虫种而异。
肝吸虫(华支睾吸虫)
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查虫卵
2免疫学诊断
六流行与防治:1肝吸虫病的分布及流行因素
2防治原则及治疗药物(吡喹酮、阿苯达唑)
姜片虫(布氏姜片吸虫)自学
1姜片虫成虫与虫卵形态特征
2姜片虫生活史要点
3姜片虫的致病及防治
4姜片虫病流行情况
教具:教材、讲课提纲、软盘、计算机。
时间安排:2学时
小结

复习
思考题

参考书
小结:以肝吸虫为代表,总结吸虫的一般形态结构、生活史特点
复习思考题:1吸虫形态与线虫形态有何区别?
2吸虫的生活史与线虫生活史有何共同特点?
上课教师徐大刚第2页
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
授课题目
肺吸虫
授课日期
2009.3.
授课班级
07级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
授课时数
1学时
授课方式
理论







1肺吸虫的成虫与虫卵形态特征
2肺吸虫生活史特点
3肺吸虫致病机理及主要症状
小结

复习
思考题

参考书
小结: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生活史的异同点。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肺吸虫病具有多样性的临床表现?
2如何鉴别肝吸虫、肺吸虫与姜片虫卵?
3肝吸虫、肺吸虫与姜片虫在实验室诊断时采用哪些方法?取材是否相同?
4吸虫生活史有何的共同特点?
上课教师徐大刚第4页
三生活史:人为其终宿主,多保虫宿主(犬、猫等),野猪等为其转续宿主;
囊蚴经口感染;
成虫寄生于肺脏,亦可异位寄生于皮下、肝、脑等部位;
虫卵经痰、粪排出;
需二个中间宿主:I川卷螺;II溪蟹、喇蛄;
3次蚴体增殖、有世代交替。
四致病:童虫与成虫移行寄居破坏及虫体代谢产物引起。
1基本病变及其发展:急性期
慢性期: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
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
授课题目
吸虫概论肝吸虫、姜片虫
授课日期
2009.3.
授课班级
07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授课时数
1学时
授课方式
理论







1.吸虫基本形态特征和生活史特点
2.肝吸虫成虫与虫卵形态特点
3.肝吸虫生活史特点
4.肝吸虫致病机理及主要症状
5.肝吸虫病原学诊断方法












吸虫概论
2各型不同症状:胸肺型、腹型、脑型、皮肤型。
第3页












五实验诊断:1病原学诊断:痰或粪沉淀集卵查虫卵(首选)
皮下包块活组织检查
2免疫学诊断
六流行与防治:1肺吸虫病的分布及流行因素
2防治原则及治疗药物(吡喹酮)
教具:教材、讲课提纲、软盘、计算机、录像。
时间安排:录像20分钟、总计1.5学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