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记忆效应的研究
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记忆效应的研究
1.分析了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非线性特性,阐述了放大器建模的基本理论。
2.提出了射频功率放大器记忆效应的分析方法。在宽带通信系统中,放大器的记忆效应十分显著,传统的无记忆模型无法分析由记忆效应引起的现象。本文在深入分析记忆效应的表现形式和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Hammerstein模型和Volterra级数模型的记忆效应分析方法,分别对有记忆功放的特性曲线和IMD不对称现象进行分析,使理论模型和实际观测到的现象能够很好地吻合。
作者:何军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1.学位论文金哲宽带通信中有记忆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建模与预失真方法2007
随着用户数量的迅速增长和宽带通信业务的开展,现有的通信频段已经变得越来越拥挤。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广泛采用了非恒包络的线性调制方式和多载波技术,这对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为了提高功率效率,一般让射频功率放大器工作在接近饱和点,此时非线性变得十分严重。要解决功率效率和频谱效率间的矛盾,线性化技术十分关键。
3.提出了基于小波网络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建模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延时复值小波网络构造有记忆功放模型,并将训练样本、小波函数和放大器本身的特性相结合,对模型进行初始化,然后运用梯度算法训练模型中的复参数。由于复值网络能直接处理放大器输入、输出信号的复包络,所以模型的结构比较简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文献中的BP神经网络模型,所建立的模型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好的时、频域性能。
2.学位论文王可小波包多载波通信系统的符号定时同步与峰均功率比问题研究2008
随着对实时多媒体及互联网络接入等宽带通信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第四代
无线通信系统(4G)的设计被提上日程,4G所要求的极高信息传输速率使得多
载波调制成为4G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多载波调制大大提高了无线频谱利用率,
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多载波通信系统结合了多载波调制和小
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记忆效应的研究
姓名:何军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电路与系统
指导教师:鲍景富
20090301
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记忆效应的研究
程试验中常用的部分因子设计,分别提出了基于均匀设计的SLM方案和基于正
交设计的PTS方案,并将两种算法应用于WPDM系统中。改进的SLM方案通
过查取均匀表进行表值转换来生成旋转向量,克服了传统SLM算法中通过随机
方式生成旋转向量而致使其均匀性不足的缺点,仿真结果证明了改进的SLM算
法可以在不增加任何系统复杂度的情况下获得比传统SLM技术更好的PAPR性
能;改进PTS算法中的旋转向量生成方法与改进的SLM技术相似,不同之处是
通过正交表来指导的。根据正交设计的性质,改进PTS算法的结果具有规律性,
通过参数估计可估计出最佳的旋转向量。仿真结果证实了改进的PTS算法在大
大降低运算量的同时获得了与传统PTS相接近的PAPR性能。
文中又尝试了将降低OFDM系统PAPR技术中的限幅类技术移植到WPDM
预失真是一种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线性化技术,其效果的好坏,与所建立的功放模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近年来迅速发展的WCDMA和OFDM等宽带通信系统中,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记忆效应显著,传统的无记忆建模和预失真技术,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
本论文运用非线性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宽带通信系统中,有记忆射频功放的建模和预失真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种基于新的变换函数的压缩扩展算法,新的压缩扩展函数扩展了小信号功率,压
缩了大信号功率,并且保持均值功率附近的中值信号不变,最大程度的保持系统
的正交性,维持系统抗噪性能,仿真结果证明了新的压缩扩展函数在降低系统
PAPR上的有效性,在整体性能上是两种常用的压缩扩展算法的折衷。
关键词: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符号定时同步,面向判决的最大似然估计,峰均功率比,部分因子设计,选择性映射,部分传输序列
4.阐述了预失真技术的原理,着重研究了基于查询表和基于工作函数的预失真器实现方法,并对二者的特点进行了比较。
5.提出了基于简化Volterra级数的放大器预失真线性化方法。一般形式的Volterra模型由于参数数量庞大,很难直接用于高阶有记忆预失真器设计。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简化Volterra级数的预失真方法。该方法首先结合放大器自身的特性,对一般形式的Volterra模型进行简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预失真器。预失真系统的实现采用间接学习结构,并运用限定记忆递推最小二乘算法更新预失真器参数,以提高线性化系统实时跟踪功放特性变化的能力,减小在线辨识所需的数据存储空间和计算量。最后,通过计链接:/Thesis_Y1463224.aspx
授权使用:四川大学(scdx),授权号:a3c866aa-3038-43f6-b1c9-9e460182067c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8日
系统中。提出了交织限幅法,交织是一种概率类技术,仿真证实了交织技术可获
得与SLM技术相近的PAPR性能;但作为概率类技术的一种,它不能保证将系
统的PAPR降至门限值以下。文中同时证明了直接限幅法对WPDM系统的影响
小于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影响,所以在WPDM系统中可以进行直接限幅,结合
交织与限幅技术可很好的改善WPDM系统的PAPR性能;文中最后又提出了一
结果表明新算法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同步恢复能力。
本文的第二部分是对WPDM系统的峰均功率比(PAPR)进行了研究,对比
了不同小波包基函数和不同子载波路数对系统峰均功率比的影响。着重介绍了两
种常用的降低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的概率类技术—选择性映射(SLM)和
部分传输序列(PTS)。针对两种技术在旋转向量生成算法上的不足,引入了工
信系统的调制方案。在描述了符号定时偏差对小波包多载波通信系统的影响后,
着重介绍了现有的应用于WPDM系统的面向判决最大似然估计(MLDD)符号
定时同步算法,通过对该算法的分析,指出算法在外来突发延时影响下需要较长
时间才能恢复同步。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改进算法。通过
在系统内引入了模糊控制模块对原有算法的估计值进行补偿,以加速收敛。仿真
波包函数的特点,具有抗衰落和抗干扰能力强、频谱效率高、易于实现多速率传
输等众多优良特性。本文针对小波包多载波通信系统的符号定时同步和峰均功率
比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小波/小波包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析了几种基于小波/小波包变
换的多载波调制方案,选择了小波包复用(WPDM)作为本文中小波包多载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