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前肩娩出
后肩娩出
产房实录
枕颏径
子宫收缩力
主力
腹肌、膈肌收缩力(腹压) 肛提肌收缩力
辅力
什么是分娩机制?
• 胎儿先露部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的 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骨盆的全过程。
枕左前
衔接
下降
俯屈
胎肩及胎 体娩出
复位及外 旋转
内旋转 仰伸
衔接(入盆)
• 定义:胎头双顶径进入到骨盆入 口平面,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 坐骨棘平面。
骨盆入口平面----横椭圆
中骨盆平面---出口后矢状径:8.5cm
骨盆出口平面----两个不在同一平面共用同一底边的三角形构成
骨盆轴:又称产轴,是连接骨盆 各假想平面中心点的曲线。
此轴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 下段向下向前。
双顶径
枕下前囟径 枕额径
• 衔接时间: 初产妇:预产期前1-2周; 经产妇:临产发动后
• 衔接径线:枕额径
下降:
• 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
下降是产程进展的标志之一。
俯屈
枕额径
(11.3cm)
枕下前囟径
(9.5cm)
内旋转
• 为适应中骨盆平面前后径大于横径的特点。
肛提肌
45°
仰伸
合力
复位及外旋转
复位
外旋转
胎肩及胎体娩出
产科对话
课前提问
―女性骨盆的三个平面是什么形态? 各平面有哪些径线?正常值分别 是多少?
―什么是骨盆轴?
―胎头有那几条主要的径线,正常 值分别是多少?
―产力有哪些?其中主力是哪个? 辅力是哪个?
入口横径:11cm 入口前后径:13cm 入口斜径:12.75cm
坐骨棘间 径
中骨盆横径:10cm 中骨盆前后径:11.5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