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初中英语课文的整体教学

浅谈初中英语课文的整体教学

浅谈初中英语课文的整体教学
发表时间:2012-08-30T09:19:19.810Z 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常翠娟
[导读] 组织学生两人一对或四人一组,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讨论。

常翠娟
(青岛市崂山区第十一中学,山东青岛266104)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课文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和语言知识教学的综合材料。

课文教学从现代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要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建立语感,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而传统课文教学采用分段讲解方法,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学效果不佳。

为此,笔者尝试了课文整体教学法,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课前预习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

预习搞得好,学生就学得主动,课堂教学效率就高,反之,教学效率就低。

预习要告诉学生具体的方法和要求。

方法是“读、划、查、记”,即朗读课文,划出词组、句型和难点,查阅工具书和资料,记好预习笔记。

教师要有布置、有检查、有记录、有批改。

这样在学课文时,很多内容便很容易理解了。

二、导读
教师在投影、图片、实物、VCD 等的帮助下,自然导入新课。

简介课文内容,导入语境,为学生理解课文扫除语言障碍,提供必要的信息,并引出本课的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型。

三、整体学习
在预习和导读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学习,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较完整的印象,能基本回答5w(who 何人,what 何事,when 何时,where 何地,why 为何)。

阅读过程中“分步阅读”,即速读—精读。

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目的,从表层内容到深层内容,使阅读理解不断深化,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速读。

就课文提出一、二个综合性问题,要求学生快速阅读,然后口头回答。

速读要求学生做到:不分散精力、不半途而废、不出声、不返回读、不逐词读、不用手或笔指着读、不讨论、限时。

2.精读。

“精读”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仔细阅读,理解文章事实、细节及其深层含义。

教师根据课后练习题或自己设计一些判断正误、选择正确答案等题目,让学生快速口头回答。

教师可以分段组织阅读、问答,也可整体进行,但整篇课文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教,不可只把课文作为语法的载体,把注意力只放在语法的分析和对照翻译上。

那样,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句子,对于课文本身最多只能生硬地译成汉语。

四、重点讲练
“讲”,就是根据学生预习提出的难点和以整篇文章为着眼点确定的重点进行讲解。

这些语言点,既要讲深、讲透,又要讲得简洁生动,富有启发性。

讲解时,要用教过的单词、习语、句型等语言点,有计划有要求地进行讲解。

如讲授:dress up,用wearbeautiful clothes 来解释“; all over Britain”means “in every part ofBritain”等;fill…with…句型结合与be filled with,be full of 之间的区别与转换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高。

“练”,教师吃透了课文后,把课文中出现的语音规则、重点单词及词组和句型等加以归纳整理,融于练习之中,练习题力求具有典型性、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多样性。

学生在练中得到消化、吸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了基本技能。

练习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根据不同的课型确定讲与练的时间。

在“讲”中“练”,“练”中“讲”,二者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些知识点用法较复杂,要分层次讲解,不要一次讲完。

如:so…that…句型,我们先讲练它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用法,然后再讲练它与too…to…和形/ 副enough to do 句型以及后二者之间的相互转换。

同时,讲练要紧密结合课文的内容,这样学生不但练习了语言点,而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已学知识的巩固。

五、整体巩固
整体巩固是对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点和课文内容的再总结、再认知、再提高的过程。

巩固的好坏关系到对整篇文章的掌握,关系到当堂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我们必须重视这一环节,其主要形式如下:
1.跟录音朗读。

朗读要注意语音、语调、连读、失去爆破、弱读等,重要的地方要反复读,防止走过场。

跟录音朗读,既练习听力,又练习正确的语音,把默读内容活化、外化,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2.有表情或分角色朗读。

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结合课后的习题复述、缩写、改写课文。

复述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有条理地记忆并了解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的情况。

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词语顺序,导读提纲,投影、图片、图表等进行复述练习,把主要语言点用说的形式巩固下来,强化记忆。

复述可分段进行,根据学生的理解速度分层次进行练习,以达到能人人开口说话的程度。

4.讨论。

组织学生两人一对或四人一组,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讨论。

此时教师只起到组织、启发和点拨作用。

讨论的题目可以是:(1)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2)Are you a studentwith good manners? Why do you think so? 等等。

5.综合验收。

综合验收是重点,最好堂堂进行。

它的主要优点有二: 一是便于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当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后复习有重点。

二是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所在,进行补救。

综合验收要注意三点:(1)时间要短,一般5分钟左右。

(2)重点要突出。

(3)形式要灵活。

总之,课文整体教学贯彻了“多层次,化难为易”的原则,通过由粗入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逐层深入地讲练,引导学生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逐步深入地学习。

它遵循了人们的认知规律,是学习课文的有效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