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衰老、凋亡、癌变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衰老、凋亡、癌变 人教版
9、氡:是由镭衰变产生的自然界惟一的天然放射惰性气体,无色无味,常温 下能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而污染空气,易被呼吸系统截留并在肺部不断累积而 诱发肺癌,是导致人类肺癌的第一“杀手”,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列为使人致 癌的18种物质之一。它在室内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特别是花岗岩板材(当 然不是所有的板材都超标)。 10.氮氧化合物:主要是氧化氮,它在城市大气中可形成黄色烟雾,在阳光下, 汽车废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烯烃可生成具有强烈致癌性的硝化烯烃,长期吸 入这种气体可引起癌症。
4.农残食品、副食品,特别是含有有机氯、有机磷的粮食、蔬菜、水果 等:这些农药半衰期长,一旦被机体摄入,基本上都富集在体内,危害 极大。 5.石棉及含石棉制品:它早已被证实是强致癌物,能引起肺癌及宫颈癌, 日本在20年前就立法禁止使用,滑石粉、痱子粉里含有少量石棉,应引 起注意。 6.香烟、油烟等烟雾:主动吸入与被动吸入都可能引发肺癌。研究表明, 一支香烟含有几千种化合物质,其中致癌物就有几十种。 7.含苯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原料:如许多“万能胶”类、油漆类,一些涂 改液、指甲油、染发剂也都含有此类化合物。它能诱发白血病、再生障 碍性贫血,对制造家具、鞋子的工人的危害不容忽视。 8.涂料等:含甲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挥发性气体,因此新装修的 房子不宜即刻入住,要通风1-2周以后,并在室内放置一些可吸收这种 气体的植物如芦荟、虎皮兰、吊兰和杜鹃科的花木,远离甲醛之害。
预防癌症: 远离致癌因子
防紫外线伞
〖资料分析〗 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
思考讨论回答
〖提示〗 1.“病从口入”也适用于癌症。发霉的、熏制的、烧烤的以及高 脂肪的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亚硝酸盐、 苯并〔α〕芘等。 2.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
生活中的14种致癌杀手
烧烤食品含有苯并芘,要少吃。茶叶蛋的“茶叶水”如长期不更换,也非常有害。 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逐年上升趋势,过去的10年间,全球癌症的发病 及死亡增长了约22%。除了近几年发现的“二恶英”、“苏丹红一号”致癌物外,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致癌物的致癌可能性往往大于“苏丹红一号”,以下就 是这类致癌物质的黑名单: 1.含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已举世公认它是引起肝癌、胃癌及食道癌的“一号种 子”,这些毒素存在于霉变的花生及其他粮食作物中。 2.含苯并芘的食物:如多次使用的高温植物油、油炸过度或烧焦的食物、烧烤食 品、街边的炸油条等,都属此类,应尽可能少吃或不吃。另外,机动车的尾气经 太阳光作用后,含有毒性更强的苯并芘类化合物,长期经呼吸道吸入可引起肺癌。 3.亚硝酸盐类食物:主要是腌制食物,特别是酸菜、咸菜、咸鱼、咸肉等。还有, 反复烧的开水也富含亚硝酸盐,街上卖的茶叶蛋其“茶叶水”如长期不更换,也 是非常有害的。
〖提问〗
癌细胞、原癌基因和致癌因子之间有什么联系?
正常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使原癌基 因被激活,从而导致正常细胞畸形分化为 恶性增值细胞,即癌细胞。
正常细胞
癌细胞
4、在个人日常生活中注意远离物理、化学和病毒致 癌因子;同时要注意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多方面采取防护措施。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一、 教学目标 1.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 2.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3.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4.进行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的资料搜集和分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 (2)细胞凋亡的含义。 2.教学难点 细胞凋亡的含义以及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自由基学说:认为衰老过程中的退行性变化是由于细胞正常代谢过程中产 生的自由基的有害作用造成的。生物体的衰老过程是机体的组织细胞不断 产生的自由基积累结果,自由基可以引起DNA损伤从而导致突变,诱发肿 瘤形成。自由基是正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反应能力很强,可使细胞中的 多种物质发生氧化,损害生物膜。还能够使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交联, 影响其正常功能。
思考?
为什么老年人皮肤上会和“老年斑”?
〖提示〗
老年斑是由于细胞内的色素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 造成的。衰老细胞中出现色素聚集,主要是脂褐素的 堆积。脂褐素是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产物,是一种不 溶性颗粒物。不同的细胞在衰老过程中脂褐素颗粒的 大小也有一定的差异。皮肤细胞的脂褐素颗粒大,就 出现了老年斑。
二.细胞衰老的特征
1.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减小,新陈代谢速率减 慢. 2.细胞内多中酶活性降低. 老年人的白发 3.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 老年斑
4.细胞内的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 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二、细胞衰老的特征
细胞核:增大,染色深,核内有包含物,核膜内陷。 染色质:凝聚,固缩,碎裂,溶解。 细胞膜:黏度增加,流动性降低。 细胞质:色素积聚,空泡形成。 线粒体:数目减少,体积增大。 高尔基体:碎裂。 包含物:糖原减少,脂肪积聚。 脂质: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引起膜脂之间或与脂蛋白之间交联, 膜的流动性降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具:多媒体平台
正常细胞
癌细胞
〖提问〗在我们身边时常听到有关癌症的情况, 就你所知,你听说过哪些癌症?
肝癌、肺癌、胃癌、肠癌、食管癌、宫颈癌、鼻咽癌、 乳腺癌、皮肤癌、血癌(白血病)、脑癌、前列腺癌、 舌癌等等。
〖问题探讨〗
1.日光浴使皮肤生发层细胞中的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转化成 维生素D,可以预防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同时在紫外线的照 射下,表皮细胞可以产生黑色素,保护内部组织和器官。 2. (1)尽量不在紫外线强烈辐射的时间和地点长时间进行日光 浴。不同的地区由于经纬度不同,因而日照强度过强的时间长 短不同。可以引导学生调查当地的紫外线辐射的情况。 (2)涂上防晒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紫外线辐射对皮肤 的伤害。 (3)使用防紫外线遮阳伞,可以适当减少紫外线辐射。 3.臭氧层可以部分吸收紫外线。当臭氧层被破坏时,过多的紫 外线辐射有可能伤及表皮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严重时可能导致 皮肤癌。
三.细胞的凋亡
是一种自然的 生理过程
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 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就叫细胞凋亡;也称 细胞编程性死亡。
四、细胞的凋亡 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的凋亡。
细胞死亡有正常凋亡和异常死亡(坏死)两类。正常的细胞死亡是在细胞遗传物质 的控制下进行的主动过程,它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凋亡)
一.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
个体衰老与死亡=细胞衰 老与死亡
多细胞生物
个体衰老与死亡≠细胞衰老 与死亡
细胞在不断更新
一、人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1.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2. 多细胞生物个体总是在不断更新着,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 老或走向死亡的状态。但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 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端粒学说: 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一种特殊的DNA结构,其DNA由简单的重 复序列组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端粒由于不能为DNA聚合酶完全复制而 逐渐变短。1990年,科学家测定了不同年龄段人成纤维细胞染色体的端粒 长度,结果发现端粒长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科学家提出了端粒学说,认 为端粒随着细胞的分裂不断缩短,当端粒长度缩短到一定阈值时,细胞就 进入衰老过程。后来其他科学家又提出了更令人信服的证据。此外,对提 前衰老的克隆羊多莉的研究发现,它的细胞中端粒的长度比同龄羊短20%。 这些研究表明,端粒长度的确与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一些研究并不 支持这一学说,例如,有研究发现某些小鼠终生保持较长的端粒,但并未 因此获得较长的寿命。
问题探讨?
〖提示〗 1.人体的衰老特征:白发,皱纹,老年斑,耳聋,眼花,行动迟缓,记忆力减退 等。 2.老年人体内还会有幼嫩的细胞,如精原细胞仍能增殖产生精子,造血干细胞一 生都能增殖产生各种类型的血细胞;年轻人体内也有衰老的细胞,如皮肤表皮细 胞衰老成角质层细胞,最后细胞凋亡、脱落。 3.人体衰老与细胞衰老并不是一回事。人体内的细胞总是在不断更新着,总有一 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状态。但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 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无限增殖 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 表面发生了变化: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
少,使得细胞之间的黏着性减少,因此癌细胞容易 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
致癌因子:
物理致癌因子 紫外线.X射线等 化学致癌因子 石棉.砷化物.联苯胺等 病毒致癌因子 Rous肉瘤病毒等
〖练习1〗
根据以下案例分析是哪种致癌因子引起的癌症? (1)二战时日本受原子弹爆炸影响,幸存居民经29年观察, 发现白血病发生率明显增高,距离爆炸中心越近,发生率也越 高。 (物理致癌因子) (2)3、4-苯并芘是煤焦油的主要成分,近几十年来肺癌的 发生率增加,可能与烟草燃烧的烟雾、工厂的煤烟、汽车的废 气等气体有关。 (化学致癌因子) (3)有人用砷酸钠治疗皮肤病后,出现局部色素增加,过度 角化,最后发展为皮肤癌,砷是唯一能使人类致癌而动物不致 癌的物质。 (化学致癌因子)
:细胞凋亡的速率与它们的功能有关系。因为白细胞的功能是 吞噬病菌等,所以白细胞凋亡的速率很快。细胞凋亡不仅保证 了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正常进行,而且在维持生物体内部环 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方面也都起着非常关键的 作用。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一、知识教学点: 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 力以及从课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癌症的预防措施的讨论,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研究方法, 养成尊重事实的研究态度和能力,以及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癌症的致死率高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细胞癌变的关注,从而确立积极的生 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通过致癌因子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以及增强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美,从而感知生命的珍贵。 五、学科方法训练点: 1、结合本课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述能力的训练。 六、教学重点: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 七、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