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出血患者 的护理体会

脑出血患者 的护理体会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0-08-20T16:49:46.6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4期供稿作者:李艳春[导读] 脑出血患者致残率非常高,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和语言功能障碍是很常见的
李艳春(黑龙江省大庆油田矿区事务部东海医院龙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大庆 163001)【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4-0232-02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通常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这类病人的护理工作量较大除常规护理外,往往还需要一些特别的护理,而全面、细心、认真的护理无疑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及促进康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人总结两年来对该类患者的实际临床护理经历,在此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收入住院的病人,共158例,均经颅脑CT扫描确诊,其中男102例,女56例,治愈112例,死亡46例,治愈出院患者无一例有并发症发生。

2 护理体会
2.1 特别应注意对生命体征的监测
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的病情变化较大较快,患者多在急性期发生死亡事件,即如何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这就全依赖护理人员能否及时准确地监测患者的各项诸如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神态及瞳孔变化等生命体征,并能及时地将监测到的结果反映给医生,这需要护理人员细心而又认真负责,只有将准确的监测结果,及时地提供给医生,才能让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因此,可以说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力度在脑出血患者的全部护理措施中是最为重要的。

2.2 加强对患者口腔及皮肤的清洁工作
脑出血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在早期尚不能进食,加之患者对各种外界刺激的反应性较差,因此脑出血患者容易出现口腔粘膜糜烂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不能排出,还有残留在口腔里的各种呕吐物的污染,均易导致患者窒息及肺部感染。

患者在与床面接触的皮肤,尤其是臀部,由于长期受压致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出现褥疮。

因此在日常护理时还应每日早晚两次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洁护理,以除口腔内的各种分泌物,并需及时给患者翻身、拍背、按摩、保持床被单整洁干燥,在臀部加上气垫等措施以防止褥疮的发生。

在停留尿管的患者,还应进行膀胱冲洗,每日早晚两次,并同时行尿道口清洁护理,以防止发生泌尿道感染。

只有切实做好了各种清洁护理,才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3 加强心理护理
脑出血患者在度过急性期意识恢复清醒时,往往都会有易激惹、易怒、苦闷、随之会有悲观失望、焦虑、抑郁等心理现象出现。

这时需要医护人员及其亲属的关怀、安慰及开导,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情绪性情的改变引起重视,应经常与患者进行思想感情的沟通,争取患者对自己的信任,要不断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积极稳定患者的情绪,配合医疗,这对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起到了不易忽视的作用。

2.4 康复护理
脑出血患者致残率非常高,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和语言功能障碍是很常见的。

各种神经功能的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而漫长的过程。

由于出血的部位不同,致瘫的部位也不同,造成许多患者愈后仍不能生活自理。

因此,患者在住院期间,在病情趋于稳定的情况下,要适当地对患者进行局部功能锻炼,康复护理应从疾病的发生时开始,必须与治疗同时进行。

早期康复可增加感觉信息的输入,促进潜伏通路及休眠突触的活化,并可杜绝或减轻废用综合征及并发症的发生。

为促使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及失语症的治疗,病人在意识恢复后即应着手对瘫痪肢体的按摩及被动运动,以防止肢体的萎缩、急性或功能丧失。

在为他们做功能锻炼时动作要轻慢,不能急于求成,当患者能站立时,则尽量鼓励起床活动,但必须有保护措施,对于失语症要积极继续进行语言的训练。

2.5 出院指导
当患者治愈出院时不要忘了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鼓励其坚持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注意合理作息,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瓜果,并应告知其所患疾病的性质,以及预防措施的重要性,以使患者树立起信心和一种乐观的心绪。

参考文献
[1]杨红,王光义,陈小霞.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护士进修杂志,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