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主义与乐观主义
作为古希腊时代的精神瑰宝,《荷马史诗》不仅艺术化的记录了古希腊民族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特洛伊战争及战后英雄的回归,更是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
这些英雄在战场及回归途中的表现,无不向我们彰显出昂扬乐观的精神格调,但细细研读就会发现,英雄们的这种昂扬乐观的基调之下,暗含着对生命短暂渺小的深刻的悲剧性的体验,是在这种悲剧意识基础之上的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蕴涵着丰富的人生体验。
在上古时代,部落对部落的战争本就是为了掠夺财富、奴隶和家畜而引起的。
在战场上冲锋在前,表现最为英勇,起到表率作用的英雄们自然就能分到更多的战利品。
另一方面,古希腊文化的基调是人本主义,重视个体生命,珍视个人价值,张扬个人欲望是其精神要旨。
而最能展现个体价值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战争,一是冒险。
于是乎,特洛伊战场就为这些英雄们赢得荣誉提供了绝佳的舞台。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战争为英雄们带来了双重利益,既可以帮助他们分得物质财富,更可以让他们展现自我的勇力和智慧,赢得不朽的声名。
正是基于此,古希腊英雄的身上都充盈着旺盛的精力,都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进取心和英雄主义热情的。
《伊利亚特》里的主人公阿喀琉斯就是这样一位英雄的典范。
他的母亲海洋女神忒提斯在儿子小的时候就从神谕中得知了他的命运。
默默无闻地老死于王宫中或灿烂辉煌地战死于特洛伊。
忒提斯虽然努力过,但儿子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由于他刀枪不入的特殊体质和非凡的勇猛无畏,阿喀琉斯成了特洛伊战场上最耀眼的英雄。
他如一头雄狮一样扑向特洛伊人,让敌人为之胆寒。
阿喀琉斯明知战场上等待自己的终究是死亡,但如若为保全性命而选择退缩的话,那么即使能在王宫中安享晚年,历经几代后,也不会再有人记得他的名字。
所以阿喀琉斯选择了轰轰烈烈的灭亡。
在这种选择中流露出强烈的英雄主义热情。
而《奥德赛》的主人公奥德赛同样也是如此。
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后者是人与自然的斗争,在历经十年的海上漂泊和重重困境之后,奥德赛终于征服了自然,赢得了胜利,回归了家园。
在他以“无人”之名与独眼巨人较量之时,人的力量和化解危机困境的机智得到了最好的展现。
由此可见,荷马笔下的这些英雄们都满含生命的热情去迎接困境和挑战,他们精神饱满,积极向上,构成一种昂扬乐观的基调。
面对人生的苦难与不幸,荷马笔下的古希腊英雄们并没有畏惧退缩。
既然人生短暂如梦,就应该满怀激情的做完这场梦,使人生不失绚丽的色彩;既然人生无常如戏,就应该有声有色地演完这出戏,使生命在辉煌中落下帷幕。
乐生恶死虽是人的本性,英勇无畏如阿喀琉斯也情愿做人间农人的帮工,而不愿成为冥府鬼魂的统帅,但如若生存的机会是用妥协退让换取的,人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尊严。
虽然人生短暂,但恰是它的短暂和不可重复,英雄们更应好好把握。
在与险恶困境和生存威胁的搏斗中,使生命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彰显。
即使面对重重挫折,这些挫折却恰是成就英雄的炼金石。
如果没有特洛伊战争,阿喀琉斯就不会离开他的家园,也不会在特洛伊城下留下自己辉煌的身影;如果不是好友帕特罗克洛斯的死亡,也不会激起他的冲天愤怒,最终打败赫克托耳,为好友报了仇;如果不是面临被吃掉的威胁,奥德赛也不会想出“无人”之计,战胜独眼巨人;如果不是求婚者们无耻的侵犯奥德赛的家财,贪恋奥德赛的妻子,奥德赛也不会设下计策,让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赢回了自己的尊严。
英雄们总是全力以赴地去迎接生命的挑战,在与苦难的对抗中使人生最大程度地闪现出光和热。
古希腊人的这种人生体验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虽然我们不再面临英雄们那么极端的困境,但人生的失意却无处不在,当人们面对这些失意时,古希腊的升华处理也许恰恰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