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虽然外表和正常人一样,但他们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里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乳汁也含病毒,可传染给婴儿。
唾液、泪水、汗液和尿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但含病毒很少,传染性不大。
1、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有三条:
(1)性传播:通过性行为传播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染途径:不论同性恋还是两性之间的肛交、口交都有传染的危险性。
(2)血液传播:通过静脉注射毒品的人共用未经过消毒的注射器;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骨髓和器官移植;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是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媒介。
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等均可感染上艾滋病。
(3)母婴传播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2、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
空气、饮水、食物;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游泳池;吸血昆虫如蚊子、跳蚤、虱子等,目前还没有发现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吸血昆虫;有防护的照料、护理艾滋病人;马桶及小便池。
3、需要谨慎小心,以免发生意外传染的行为:
(1)接吻在唇、舌和口腔粘膜完好的情况下,礼节性的口唇接触脸颊的接吻应属安全。
口对口的接吻,特别是深吻、长吻或唇、舌、口腔粘膜有破损或溃疡时,有传染危险。
(2)握手双方手部皮肤无破损时,握手应属安全。
(3)拥抱隔着衣服的拥抱是安全的。
如果皮肤直接接触,而皮肤有擦伤或患有皮肤病时,则有一定危险。
(4)使用避孕套性交,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传染艾滋病的机会,但必须使用合适和质量合格的避孕套,否则在性交时可能发生破裂和滑脱,增加传染机会,约有10%左右的失败率。
因此,使用避孕套预防艾滋病并非百分之百安全可靠,只有洁身自爱,才是最可靠的。
甘谷县人民医院健康教育办公室
预防艾滋病12 法
(1)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消除麻痹思想、恐惧心理和歧视行为;
(2)洁身自好,保持单一的性伴侣,性伴侣越多,受感染的机会就越高;
(3)深入了解你的性伴侣曾否与他人发生性行为?有否染上毒瘾?
(4)不论你的性伴侣外表看来如何健康,均应考虑其有受HIV 感染的可能性;
(5)在性活动中,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避孕套;
(6)不要在无保护措施下接触他人的血液或伤口;
(7)注射器严格消毒,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最好用质量好的一次性注射器;
(8)不与别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9)不吸毒,如已染上毒瘾又未能戒除时,千万不要和别人共同注射器;
(10)不要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
(11)不要纹身,不要到消毒不严格或不消毒的理发店、美容院理发、纹眉、穿耳;
(12)患有性病的人要积极彻底治疗,否则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的机会。
甘谷县人民医院健康教育办公室
哪些人容易得艾滋病?
任何人都可得艾滋病,但以下人群更容易受感染:
(1)男性同性恋者。
男性同性恋经肛门性交,容易损伤直肠,因而更加容易传播艾滋病病毒。
(2)静脉吸毒者。
所谓“静脉吸毒者”就是通过静脉注射毒品的人。
因为他们经常共同使用未经消毒的针头和注射器,而在这些针头和注射器中,可能会残留前一个吸毒者注射后留下的少量带病毒的血液,这样病毒便可以通过血液传给另一个吸毒者。
(3)经常接受输血或输入血制品的人。
(4)和多个异性有性接触的人。
(5)艾滋病病人的配偶或性伙伴。
(6)受感染的母亲所生的孩子。
(7)患性病及血液病者。
甘谷县人民医院健康教育办公室
我国政府对待艾滋病的“四免一关怀”
政策
(1)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可到当地卫生部门指定的传染病医院或设有传染病区(科)的综合医院服用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接受抗病毒治疗;
(2)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病毒检测的人员,都可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等机构,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
(3)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由当地承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任务的医院提供健康咨询、产前指导和分娩服务,及时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
(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经费,开展艾滋病遗孤的心理康复,为其提供免费义务教育。
(5)“一关怀”指的是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各级政府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补助范围,按有关社会救济政策的规定给予生活补助;扶助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增加其收入。
甘谷县健康教育办公室
艾滋病相关知识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它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目前尚无预防疫苗,又无有效治愈办法且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HIV)通过严重破坏人体免疫功能,造成人们的抵抗力极度低下,最终致全身衰竭而死亡。
艾滋病(AIDS)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传播。
已证实的传播途径有三种:
1、性传播:通过异性或同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通过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毒品,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各种医疗器械(如:针头、针灸针、牙科器械、美容器械等)共用剃须(刮脸)刀及牙刷等传播。
3、母婴传播:通过胎盘,产道和哺乳传播。
艾滋病(AIDS)不会通过空气、饮食(水)传播,不会通过公共场所的一般性日常接触(如握手,公共场所的座椅、马桶、浴缸等)传播,不会通过纸币、硬币、票证及蚊蝇叮咬而传播,游泳也不会传播。
虽然艾滋病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便对于个人来讲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其主要预防措施为:
1、遵守法律和道德、洁身自爱、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性乱。
2、不搞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
3、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4、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
6、不共用牙刷、剃须、(刮脸)刀。
7、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
8、根据国外经验正确使用避孕套有助于避免感染艾滋病。
9、患有性病后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则已存病灶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
甘谷县健康教育办公室
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是指通过性接触可以传染的一组传染病,在我国,人们简称为性病。
其概念不同于经典性病,包括梅毒、淋病、艾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等20余种疾病。
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方式
1. 性途径传播:包括接吻、触摸在内的性行为均可传播STD,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妇女比男性更容易感染性病。
包皮过长者较易感染性病。
2. 非性接触传播:性病患者的分泌物中有大量病原体, 间接接触被病原携带者或病人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污染的衣服、用具、物品、被褥、便器等,也可能被感染。
3. 血源传播:艾滋病、梅毒、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均可通过输血传播。
输注含有上述病原体的血液,其传染机率一般可高达95%以上, 而且潜伏期短,发病快,症状严重,合并症多。
4. 母婴传播:包括胎内感染、产道感染、产后感染(如果母亲为HIV 感染者,通过食入含HIV的乳汁可致婴儿受染,产后哺乳和母婴间密切接触亦可引起婴儿感染。
)
5. 医源性传播:医疗操作所用器械消毒不严,可造成医源性感染。
6. 人工授精、器官移植及性暴力: 人工受精和器官移植可造成STD的传播,尤其是HIV的传播。
儿童或成人被强奸后有时会染上STD。
性传播疾病的预防
1、严禁不洁性行为。
恪守一夫一妻制的伦理观,严禁不洁性行为。
2、使用避孕套。
对拒绝改变高危性行为的人, 要提倡每次性交都正确使用避孕套。
3、避免妊娠。
加强妊娠妇女的STD感染检查非常重要, 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4、严格控制经血传播。
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是传播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重要途径。
依据有关规定, 供血者在供血之前要经过HIV抗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血清反应等项目的检查,只有检测项目全部阴性者才准许供血。
5、应用抗菌素和局部消毒剂。
虽然在性交前或性交后服用抗菌素对预防某些STD有一定作用。
但性乱者、妓女和嫖客采用事后服用或注射治疗STD 的抗菌素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不可靠。
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抗菌素能预防所有的STD。
尤其是艾滋病、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病毒性STD,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药物。
如反复使用抗菌素还会形成耐药性和二重感染,带来不良影响。
局部
消毒剂,即使其所含消毒药实在,又保证了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但充其量只是杀灭已存在于皮肤、粘膜表面的病原体,而难于保证由病损深部、组织或器官随时排出的病原体。
使用者也往往过于相信或依赖其消毒作用而忽略其他预防方法。
甘谷县人民医院健康教育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