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程教
教师指出:由此可见,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
(1)根据复习提问的回答(地面上的物体与地球之间有相互
作用力;发生了形变的弹簧各部分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在它
们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它们之间便具有势能)说明分子间也存
在着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由它们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称
之为分子势能。
(2)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提问: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有什么关系?
应答:当r=r0时,F=0,r<r0时,F为力,r>r0时,F为
力。
教师指出:由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好象弹簧形变有伸
长或压缩两种情况,因此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也分两种情况。
①当r>r0时,F为引力,分子势能随着r的增大而增加。
此种
情况与弹簧被拉长弹性势能的增加很相似。
②当r<r0时,F为斥力,分子势能随着r的减小而增加。
此种情
况与弹簧被压缩时弹性势能的增加很相似。
小结: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而组成物体的大
量分子间距离若增大(减小)则宏观表现为物体体积增大(减小)。
可见分子势能跟物体体积有关。
(3)物体的内能。
教师指出:物体里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
能。
由此可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①物体的内能是由它的状态决定的(状态是指温度、体积、物
态等)。
提问:对于质量相等、温度都是 100℃的水和水蒸气来说它们
的内能相同吗?
质量相等意味着它们的分子数相同,温度相等意味着它们的
相同,但由于水蒸气分子间平均距离比水分子间平均距离大得多,
分子势能也大得多,因而质量相等的水蒸气的内能比水大。
②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内能也随着变化。
举例说明:当水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所供给的大量能
用于把分子拉开,增大了分子势能,因而增大了物体的内能,当水
汽凝结时,分子动能没有明显变化,但分子靠得更紧密了,分子势
能便减小了,因此物体的内能减小了。
③物体的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a.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的机械能等于0,
但物体内部的分子仍然在不停地运动着和相互作用着,物体的内能
永远不能为0。
b.物体在具有一定的内能时,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机械能。
如
飞行的子弹。
C.不能把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混淆。
只要物体的温度、
体积、物态不变,不论物体的机械能怎样变化其内能仍保持不变。
反之,尽管物体的内能在变化,它的机械能可以保持不变。
让学生自己画出f-r图像,
然后由图像结合功能关系
引导得出分子势能与r的
关系(10分钟)
学生自己思考总结(10分
钟)
U=N(E K+E P)
学过程课堂练习:
如图33-3为一分子势能随距
离变化的图线,从图中分析可得到
()
A.r1处为分子的平衡位置;
B.r2处为分子的平衡位置;
C.r→∞处,分子间的势能为
最小值,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D.若r<r1, r越小,分子间势能越大,分子间仅有斥
力存在.
(4)学生讨论题:
①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具有什么能?若木箱沿光滑
水平地面加速运动,木箱具有什么能?此时木箱的内能与静止时相
比较变化了没有?
②质量相等而温度不相等的两杯水,哪一杯水具有较大的内
能?温度相同而质量不等的两杯水,哪一杯水具有较大的内能?
最后总结一下本课要点。
课堂练习:
1.汽油所产生的能量,与煤、天然气燃烧放热和物体摩擦一样,
都是一种与____有关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_____。
2.内能是指物体内部_______做______运动所具
有的动能和____的总和。
因为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并且分
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__
__和____,因此可以肯定,一切物体都具有____。
3.洗衣服时,洗衣粉在冷水中需很长时间才能溶完,而在热水
中很快就能溶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一种能量的存在形式。
机械能与整个
物体____的情况有关。
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__________情况
有关。
5.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当温度降低,内能随着________。
冰
冷的冰块具有内能,当温度升高,内能随着_________。
将该冰块从
一楼移动到四楼,它的内能将__________。
6.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关,
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
7. 生活中为了增加菜的味道,炒菜时要往菜中加盐和味精,
腌菜时也要加入盐和味精,盐和味精在_________时候溶化得快,这
是因为炒菜时的温度比腌菜时的温度_______,分子_______的缘故.
8. 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
为_______;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如果
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_______。
两滴水银相互接触时能自动
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
课堂练习(10分钟)
学习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