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的实施细则为了进一步贯彻电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落实到实处,更好地促进我公司的安全生产,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维护部“二十五项反措”实施细则》,请各专业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把落实反措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把“二十五项反措”中的各项重点要求落实到实处,防止特大、重大和频繁性事故的发生,同时控制一、二类障碍和异常的发生。
1.防止火灾事故1.1电缆防火,使用的阻燃材料必须为合格产品。
,及时封堵孔洞并清除杂物。
,对电缆有中间接头电缆进行定期测温,并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
,保持清洁,禁止堆放杂物,采取阻燃措施,如涂料、隔断墙等措施。
,注意防爆门开口方向,避免喷火引燃电缆。
,有关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掌握使用管理方法,防止灭火时中毒事故发生。
1.2汽轮机油系统防火,防火标志要鲜明,严禁吸烟,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
,禁止使用铸铁阀门。
,必须明火作业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附近的热力管道或其它热体的保温应紧固完整,并包好铁皮。
,在拆下的油管道上焊接时,必须事先将管子清洗干净。
,要认真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及危险因素控制卡制度,要有避免明火溅落到油区、输油管道的措施,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如有漏油要及时处理,严禁漏油渗入下部蒸汽管、阀门保温层。
,如敷设有热力管道或其它热体,这些热体保温必须齐全,保温外面包铁皮。
,应消除漏点并更换保温材料。
,要认真检查保温材料,经过油浸的保温材料要及时更换。
附近有热力管道、输粉管道等保温也要检查,有油迹时要消除。
,要认真按规定恢复表面油漆或标记色环,并要保证管道不振动,管道布置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其操作手轮设在距油箱5m以外的地方,并有两个以上的通道,操作手轮不允许加锁,应挂有明显的“禁止操作”标示牌。
,凡不能与系统隔绝处理或热力管道已渗入油的,应立即停机处理。
1.3制粉系统防火,发现漏粉应及时调整或通知检修处理。
,设备积煤积粉自燃;采取措施及时消除漏粉点,清除漏出的煤粉,防止煤粉自燃;清理煤粉时应杜绝明火。
,防止中毒。
1.4燃油区及锅炉油系统防火,加热燃油的蒸汽温度应低于油品的自燃点。
,并定期测试其接地电阻。
,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对存在泄漏隐患的软管要及时更换。
,办理工作票的同时,要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并有消防人员现场监护,确保万无一失。
,电机接线盒引出线要密封良好,设备区内要有良好的通风。
1.5防止输煤皮带着火,应坚持巡回检查,发现积煤、积粉要及时清除。
,必须执行动火工作票,工作结束后,必须用冷却水冷却冲洗动火部位,灭掉火种后方可离开。
,不得将带有火种的煤送入输煤皮带。
1.6其它防火要求,并由消防人员及时补充。
,消防设施要完善,防火制度要健全,严禁厂区内吸烟,严禁火种带入油区。
,对检查和试验中发现的问题要彻底消除。
,并上锁定置,存放数量要符合规定(煤油、汽油不多于5升,油漆不多于2桶,棉纱不多于10公斤)。
因工作需要存放的少量的酒精必须放在专用铁皮柜内,抹布、棉纱等物品不能与酒精混放。
,并倒入指定地点。
,严禁私接电炉。
,要及时清理其内部余油,并把外部油迹擦拭干净。
,按规程办理动火工作票、认真测油气、粉尘浓度,并在动火期间进行按时复测,动火附近可燃物可靠隔离、安全消防监护到位、检修收工检查不留火种。
,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工作,进行消防培训、演习,以便有火情时能够及时扑灭火灾。
,装设固定的灭火装置,并使卵石坑能起到漏油隔断作用,固定灭火装置应定期试验,良好备用,发现变压器漏油应及时通知检修处理。
,发现漏油不得投运电加热器或停运电加热器,通知检修处理。
,发现漏油及时联系处理。
,消除冒火现象。
,禁止使用花线或塑料双绞线,接地线要合理、正规,防止短路起火。
,走向、布置、弯曲半径等必须符合有关的技术规程关于层间距离要求和防火规定,电缆与热体之间的距离满足规定要求,靠近汽轮机主汽门等热体处的电缆要采取相应的隔热、防吹措施。
2、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2.1各级防误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公司下发的关于防误工作管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将制度落实下去,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2.2搞好防误闭锁装置的维护管理工作,保证防误闭锁装置的三率达到100%。
2.3搞好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定期进行培训,达到“三懂四会”(即懂防误装置的原理、性能、结构和操作程序;会操作、安装、维护)。
新上岗运行人员应经过使用防误装置的培训。
2.4加强两票制度的管理,提高检修人员的安全责任心,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倒闸操作中的各项规定。
2.5倒闸操作中要严格执行两票操作规定。
,确保操作票无错、无漏项、无颠倒。
“四个对照”是:对照运行设备系统;对照运行方式和模拟结线;对照工作任务;对照固定操作票。
,并做到“五不操作”,切实防止错误操作。
“五不操作”是:未进行模拟预演不操作;操作任务或操作目的不清楚不操作;未经唱票复诵、三秒思考不操作;操作时发生疑问或异常不操作;操作项目检查不仔细不操作。
,一组操作人员只能持有一个操作任务的操作票,坚决执行倒闸操作必须由二人进行,其中一人监护、一人操作的规定。
每操作完一项监护人要在相应项目前划“√”,严防跳项漏项。
,断合开关操作时必须监视相关表计的变化,纠正只凭红绿灯变化判断的错误做法。
2.6倒闸操作中,必须统一指挥、统一命令。
2.7倒闸操作中,未经当值值长许可,严禁擅自使用解锁钥匙,锁子打不开时,必须再次对照工作任务,操作程序,设备编号检查,防止顺序不对,走错间隔。
2.8操作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向值班负责人汇报,解除疑问后,方可再进行操作。
2.9拉、合刀闸时,必须检查开关在断开位置,合闸保险取下,有关设备保护投入正确。
2.10设备恢复热备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地线、地刀闸使用情况,确保系统确无接地线、地刀闸时,方可合闸送电。
2.11严格执行接地线使用管理制度,使用登记中注明线号、时间、操作人等。
工作日志中要记录清晰、准确,模拟盘上标出的接地线、地刀闸数量与位置要与现场实际相符,并在交接班时认真交待清楚。
2.12未经模拟预演,禁止倒闸操作。
2.13进行倒闸操作时要事先做好危险性预想。
2.14进行重大倒闸操作,有关专业人员必须到现场把关,充分发挥第二监护作用,及时纠正违章,但不得参与倒闸操作。
2.15每半年进行一次两票规范化、标准化培训。
2.16设备检修后,要认真验收设备“五防功能”是否正常,“五防功能”不正常的设备禁止投入运行。
2.17防误设备必须经主管生产的公司领导批准,方可退出运行。
2.18接班前,值班负责人应对模拟闭锁装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领导或维护专责人。
2.19进行巡回检查时不得翻越高压设备的围栏。
2.20有固定操作票的要使用固定操作票。
2.21操作中要小心谨慎,不得野蛮操作,以防损坏设备闭锁,发生异常情况。
2.22设备系统变更必须上异动报告,并向运行人员交待相关注意事项。
2.23电气操作中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检查三相动力保险是否一致,保险定值是否符合涉笔要求,操作后要将柜门锁好,用手将柜门压紧,使把手机构齿合好,再操作把手,按上述要求,操作无效,应立即停止操作,通知检修处理。
,要仔细检查开关确实送至工作位置,以防合闸闭锁机构将开关闭锁,造成不能合闸。
,应先将闭锁踏杆踏下,在用把手往外摇直至操作吃力时,停止操作,从开关两侧检查闭锁横杆是否在水平位置,在水平位置时,可以用力往外拉开关,不在水平位置时,再用把手适当操作,使闭锁横杆在水平位置后进行操作。
在开关进出间隔时,注意开关柜两侧控制电缆,以防挂住,损坏电缆,注意开关门后指示灯底座,操作开关,以防损坏。
2.23.4 380V、DW15C型、6KV小车开关送电时,要检查开关控制保险、合闸保险给好,并进行验电。
,应用把手将闭锁块彻底压下,才能进行操作,再操作时,如机构犯卡或操作吃力,应检查闭锁块是否压下,如压下应通知检修处理。
,实现防误闭锁装置安装率、完好率达100%。
,确保五防功能齐全和可靠运行。
,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做好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措施。
3、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为了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故障的发生,应严格执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督规程》、《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电力工业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199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91)以及其它有关规定,把防止锅炉承压部件爆破泄漏事故的各项措施落实到设计、制造、安装、检修和检验的全过程管理工作中,并重点要求如下:3.1要结合每次大修开展锅炉安全性能检验,锅炉检验项目和程序按有关规定进行。
每次大修时,锅炉应进行在线定期检验,在线定期检验包括外部检验和内部检验。
外部检验每年不少于一次,一般可以结合小修进行。
内部检验根据《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1998)中在役锅炉定期检验项目由公司委托有资格的检验单位进行。
项目应有重点,有针对性,要防止漏检,对于检出的问题应落实整改,并记录在案。
3.2防止超温超压,应对超温超压的情况进行认真的记录、统计、管理,对超期服役或有潜在危险的设备应进行必要的试验、诊断研究,必要时应进行更换。
,防止升压速度过或压力、汽温失控造成超温、超压现象。
,严禁非试验人员进入试验现场。
,一般可结合停炉进行,每半年至少一次。
,并在专人监督下实施。
安全阀校验中,校验人员不得中途离开现场。
安全阀一经校验合格应加锁,严禁用加重物、移动重锤、将阀瓣卡死等手段任意提高安全阀起座压力或使安全阀失效。
3.3防止炉外管爆破,必须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若不能与系统隔离进行处理时,应立即停炉。
,发现缺陷(如表面裂纹、冲刷减薄或材质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
,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每次小修对支吊架进行定期检查。
对运行达100Kh的主汽管道的支吊架要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必要时进行应力核算。
,应重点检查其与母管相连接的角焊缝、母管开孔周围、弯头等部位,其管道、弯头、三通和阀门,运行100Kh后应结合检修全部更换。
,运行达10万小时后,结合检修全部应给予更换,高加疏水弯头要给予重点监视。
,特别是炉外管道的保温工作,防止冷却过急、雨水喷淋及煤粉堆积造成损坏。
,防止减温器喷头及套筒断裂造成过热器联箱裂纹。
3.4防止锅炉四管泄漏,定期对受热面管子进行寿命评估,以确认是否需要进行大面积更换。
,应及早停运,防止扩大损坏其它管段。
,焊接100%探伤检查并按要求进行热处理。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防止因水冷壁晃动或燃烧器与水冷壁鳍片处焊缝受力过载拉裂而造成水冷壁泄漏。
3 .5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机组和设备,必须按规定对主设备特别是承压管路进行全面检查和试验、组织专家进行全面安全性评估,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继续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