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改性大豆磷脂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改性大豆磷脂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改性大豆磷脂》(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
1 简要起草过程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2014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项目委托协议书”(项目编号ZHENGHE-2014-014),食品添加剂改性大豆磷脂标准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项目。

江南大学接到制标任务后,查阅资料、征求意见,提出文献小结。

2014年9月召开工作方案会,确定指标项目和试验方法,制定工作进度、提出工作方案。

编制征求意见稿(草案)和编制说明。

2015年4月由江南大学完成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的编写,并在行业内征求意见完成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

2 需要修订的理由
原LS/T 3225-1990《食品添加剂改性大豆磷脂》标准是20多年前制订,标准的技术内容不能满足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实际使用情况。

不能满足的技术内容是:指标和检测方法。

3 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由江南大学起草。

4 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匡华、胥传来、徐丽广、张庆合、李秀琴、马伟、吴晓玲、赵媛、宋珊珊、朱建平、刘丽强、张勋。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
1 指标项目的确定
原LS/T 3225-1990《食品添加剂改性大豆磷脂》标准中设置了苯不溶物、水分及挥发物、丙酮不溶物、酸值,碘值,过氧化值,砷总量以及重金属总量等指标。

与FCC9th相比,指标中没有正己烷不溶物的指标,多了苯不溶物的指标;JECFA2000中也设置了苯不溶物,不设正己烷不溶物指标。

总体来讲JECFA2000中设置指标比FCC9th少。

考虑到改性磷脂的原料是磷脂,因此也分别对JECFA磷脂指标以及现行标准GB 28401-2012磷脂标准做了比较,发现GB 28401-2012磷脂标准中没有苯不溶物指标,而是测定了正己烷不溶物;考虑到一致性以及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设定了以下的指标:
水分及挥发物,正己烷不溶物,丙酮不溶物,酸值,碘值,过氧化值,砷总量以及重金属铅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相关指标参数对比见附表1所示;分析方法对比表见附表2。

2 指标参数的确定
2.1 感官要求
FCC 9th描述:浅黄色的液体或膏体,没有描述气味
JECFA描述:浅黄色或棕色的液体或膏体,类似坚果气味
LS/T 3225-1990:黄色或黄棕色粉粒,没有描述气味
根据实际生产产品和使用的改性磷脂产品情况;本次修订标准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新要求改为:粘稠液状、膏状、粉状或颗粒状;颜色:黄色至棕色;气味为具有改性磷脂特有的漂白味,类似坚果气味。

2.2 丙酮不溶物指标
丙酮不溶物指标是检测磷脂产品中的含磷类脂物纯度的重要指标,而因为改性磷脂具有不同的物理状态,因此含磷类脂物的含量就具有很大的差别。

原中只规定了粉粒状的纯度要求,95%以上;而FCC 9要求50%以上;JECFA要求56%以上;而磷脂标准中GB28401中为60%以上;因此将液态或膏状的设定在50%以上;粉粒状仍然95%以上。

2.3 水分及挥发物
原标准是1.5%,FCC 9也是1.5%,而JECFA为2%;考虑到产品稳定性的要求,将该指标仍确定为1.5%
2.4 正己烷不溶物
原和JECFA标准对此项无要求,FCC 9要求不大于0.3%;同时考虑到磷脂标准GB28401中也要求不大于0.3%;考虑到一致性,因此增设该指标。

2.5酸值
酸值是衡量大豆磷脂分解程度的;是表示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原标准是不大于38,FCC 9要求是不大于70,JECFA要求不大于45;因此将此值分成两种状态分别设值,液体或膏体的不大于70,粉粒状的要不大于38。

2.6碘值
原标准要求是60-80,而JECFA无此项要求;FCC 9要求85-95;碘值是说明磷脂分子中脂肪酸的不饱和度情况的;根据调研结果,并参考FCC 标准,规定液态产品碘值85-95之间;固态仍设在60-80之间。

2.7 过氧化值
原标准要求是不大于50;FCC 9 要求不大于100;JECFA要求是10,液态和胶状的抗氧化能力会弱一些。

因此对于固态颗粒状仍要求为50以内;液体或膏状规定100以内。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2.8 砷含量
无机砷含量改为国际单位mg/kg来表示,即原LS/T 3225-1990标准要求≤3mg/kg;而FCC 9和JECFA无此项要求;但GB28401磷脂标准要求也在≤3mg/kg;考虑到食品安全的需求,保留该指标,设为≤3mg/kg。

2.9 铅
原LS/T 3225-1990标准无此要求,而FCC 9th 要求不大于1mg/kg; JECFA要求2 mg/kg以内;考虑到食品安全的需求,增设该指标,设为1mg/kg以内。

三、国内国际相关标准情况
本标准符合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食品添加剂改性大豆磷脂的要求。

目前收集到国外标准有美国《食品化学品法典(第九版)》(FCC9)、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以下简称JECFA)标准。

FCC 9th标准(9th,599-601)设置的指标有:色泽、状态、包装和运输方式、纯度、重金属铅、丙酮不溶物、酸值、正己烷不溶物、碘值、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

FCC 9th标准规定的改性大豆磷脂的功能有:乳化剂,起云剂
JECFA 标准设置的指标有:色泽、状态、纯度、鉴别方法、重金属铅含量、苯不溶物、过氧化值、酸值、水分及挥发物
JECFA 标准规定的改性大豆磷脂的功能有:乳化剂、抗氧化助剂
指标对比表和分析方法对比表见附表1、2。

四、其他需要在网上公开说明的事项
无。

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4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5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6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