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铁道2(限界、线路)
③站内线路中心线至隧道边墙内侧的距离,如无 特殊要求,一般都采用与区间相一致。
④车站建筑限界的高度,一般与区间相同就能满 足设备限界的要求。但由于建筑装修和有些设备 及管线安装的需要,因此车站建筑限界的高度都 比区间大。
⑤站台有效长度范围以外的所有用房的外墙面距 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宜不小于1800mm,且外墙面 不允许安装各种设备和管线。
二、限界基本内容
4.设备限界 设备限界是指线路上各种设备不得侵入的
轮廓线。是在车辆限界的基础上再计入轨道出 现最大允许误差时,引起车辆的偏移和倾斜等 附加偏移量,以及在设计、施工、运营中难于 预计的因素在内的安全预留量。
车辆轮廓线 车辆限界 设备限界
节点1局部放大图 节点1
5.建筑限界 (1)建筑限界的含义 建筑限界是行车隧道和高架桥等结构物的最小横 断面有效内轮廓线。在建筑限界以内、设备限界 以外的空间,应能满足固定设备和管线安装的需 要,还需考虑其他误差、测量误差、结构变形等。 (2)盾构施工的圆形隧道和矿山法施工的马蹄形以 及拱形隧道,在列车顶部控制点范围内,建筑限 界以内,设备限界以外即建筑限界与设备限界之 间的空间,宜不小于150mm,以满足电缆管线横 穿的需要。
式中 X2、X3——分别为计算断面处距缓和曲线起点的 长度(mm);αx= sin-1(hx/s), 其中,hx——缓和曲线地段计算断面处的超高值(mm); C=R0Ls, 其中,Ls——缓和曲线长度(mm)。
③缓和曲线上内、外侧加宽计算,只有当车辆的 两个转向架均在缓和曲线范围内时,上两式是适 用的。若车辆的一个转向架在缓和曲线上,而另 一个转向架在直线上或在圆曲线上时,则缓和曲 线上内、外侧加宽计算应进行修正。 (4) 曲线地段加高计算
Eh高 Y1 cos X1 sin Y1
式中 X1——计算控制点的坐标值(mm); Y1——计算控制点的坐标值(mm)。
2.道岔区建筑限界的加宽
五、车站限界
1.隧道内直线段车站限界 (1)车站建筑限界的确定 ①直线站台有效长度范围内,其边缘至线路中心 线的距离,应根据车厢宽度进行确定,一般站台 边缘与车厢外侧面之间的空隙设置为100mm为宜。 ②直线地段站台面的建筑限界高度,应为车厢地 板面至轨顶的垂直距离所控制,一般站台面低于 车厢地板面50~100mm较为合适。
将其分为A型及B型,各型车辆基本参数。
标准车型
宽体车型
车长
19000mm0mm
3000mm
高
3800mm
3800mm
车辆定距 15700mm
12600mm
二、限界基本内容
3.车辆限界 车辆限界是指车辆最外轮廓线的限界尺寸,
应根据车辆的轮廓尺寸和技术参数,并考虑其静 态和动态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横向和竖向偏移量, 按可能产生的最不利情况进行组合确定。
(4)在制定限界时,对结构施工、测量、变形误 差,设备制造和安装误差,设计、施工、运营过 程中难于预计的其他因素在内的安全留量等,都 应分别进行研究确定。
二、限界基本内容
Y
1.限界的坐标系
OXY
X
二、限界基本内容
2.车辆轮廓线
(1)车辆轮廓线的含义
(2)车体外轮廓尺寸
我国地铁车辆采用标准车型和宽体车型两种。
(3)在高架桥上以及隧道内可以设置侧向人行道, 也可以不设置。一般高架桥侧向便道的宽度以 600~700mm为宜。
三、 区间直线段隧道建筑限界
(1)区间隧道的建筑限界是根据已定的车辆类型、 受电方式、施工方法及地质条件等按不同结构形 式进行确定的。 (2)区间直线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明挖法施工) 。
第三节 限界
“限界”是一种规定的轮廓线,这种轮廓线 以内的空间是保证地铁列车安全运行所必需的。
地下铁道的限界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
建筑限界和受电弓或受流器限界。它们是根据车 辆外轮廓尺寸及技术参数、轨道特性、各种误差 及变形,并考虑列车在运动中的状态等因素,经 科学地分析计算确定。
一、限界含义及其制定原则
(3) 缓和曲线地段加宽计算 ①内侧加宽计算
E H内 e p内 N h内
e p内
X 2l2 8C
N h内=X 4cos x Y4sin x - X 4
②外侧加宽计算
EH外 e p外 Wh外
e p外
(L2
l 2)(3X 3 24C
L)
Wh外=X 8cos x Y8sin x - X 8
Y
线
路 中
车辆限界
心
线
建筑限界
4500
4100
3960
X
OXY
540
(3)圆形隧道建筑限界 (盾构法施工) 。如线路最 小平面曲线半径R=300m,圆形隧道建筑限界的 直径宜为φ= 5200mm。
Φ=5200
4350
850
(4)马蹄形隧道建 筑限界(暗挖法施 工)。马蹄形隧道 内部净空尺寸, 应考虑施工误差 才能满足建筑限O3 界的要求,一般 在建筑限界的两 侧及顶部各增加 100m。
(1)限界是确定行车轨道周围构筑物净空的大小, 是管线和设备安装相互位置的依据,是专业间共 同遵守的技术规定,它应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2)限界应根据车辆的轮廓尺寸和技术参数、轨道 特性、受电方式、施工方法、设备安装等综合因 素进行分析计算确定。 (3)限界一般是按平直线路的条件进行确定。
一、限界含义及其制定原则
O5
O1
O2
O3
O4
O4
四、区间曲线段及道岔区建筑限界
1.区间建筑限界的加宽和加高 (1) 曲线地段的加宽
车辆轴线 线路中线
d外 d内2
d内2
加高
四、区间曲线段及道岔区建筑限界
1.区间建筑限界的加宽和加高 (1) 曲线地段的加宽 (2) 圆曲线地段加宽计算 ①内侧加宽计算
EY内
l2 a2 8R0
X4
cos
Y4
s in
X4
②外侧加宽计算
EY外
L2 8R0
l2 a2
8R0
X8
cos
Y8 sin
X8
式中 a ——固定轴距(mm);L ——车体长度(mm); l ——车轴间长度(mm);R0——圆曲线半径(mm); X4、X8——计算控制点的坐标值(mm); Y4、Y8——计算控制点的坐标值(mm); α =sin-1(h0/s), 其中,s——内外轨中心距离(mm); h0——圆曲线地段计算断面处的超高值(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