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浅谈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发布时间:2017-10-1118:13:44|来源:淮安消防|作者:黎明辉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较快,新建小区如雨后春
笋般发展起来,很多小区已呈现一定规模,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自我管理水平并未得到及
时发展。
为此,大力强化社区消防组织、消防设施、消防宣传等方面的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社
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就成为一种必然要求。
笔者结合自身防火工作实际,对其存在问题及整改
措施试作浅析。
一、当前社区消防管理面临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未经消防审核验收擅自投入使用,埋下隐患。
近年来,城市建设速度明确提高,旧城改
造力度不断加大,多数工程经过了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程序,但社区内部未经消防审核擅自施工、变更使用功能、变更消防设施,未经消防验收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致使社区留下新的隐患,一
些社区无消防用水,或虽有消防设施,但长期无人管理,有的施工与使用管理单位缺乏必要的交接,致使消防设施形同虚设。
占用消防通道、占用防火间距,使用可燃、易燃材料装修的现象还
比较普遍。
2、建筑结构留下先天隐患。
城市未改造部分的老城区建筑仍以砖木结构为主,建筑物基本
已经超期使用,居民多数几代同堂,家庭成员多,住房十分拥挤,楼道堆放杂物多,用火用电极
不规范,超负荷用电、线路老化现象严重,一些家庭液化气罐、煤球炉和木材等废旧可燃物堆放
混乱。
对此类隐患仅靠消防或政府其他单个部门的督促,已无法得到根本整改。
3、消防管理和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城市部分居民小区由于是早期建设,无规划许可,建设
时未考虑消防安全需要,防火间距不足,消防水源缺乏,消防车道狭窄,部分棚户区入口甚至设
有固定障碍物,消防车辆无法通行。
没有固定消防设施,建筑灭火器也很少配备。
加之部分居民
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消防设施缺损严重,私拉电线,电动车违规充电等问题突出,极大的危害
居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产权归属不明难以管理。
目前,年代久远的小区内房屋产权大致分为三类,即国有产权、单位产权和个人产权。
在单位或者个人拥有产权的住宅内,通常出现多产权的情况:租赁住宅内
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关于权利义务的相互推诿扯皮,非成套公房中各家共用,只用缺管的厨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