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王公开课 优秀教案

老王公开课 优秀教案

一、教材分析
《老王》是一篇十分耐读,很有嚼头的散文。

散文学习需要指导学生抓住文本语言进行品味。

因而课堂上我将以语言品味为抓手由浅入深地体会探讨杨绛先生复杂的思想感情。

首先根据对老王行为及语言的叙写分析了老王其人,然后重点探讨了作者对老王的态度和情感,抓住作者直接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句以及看似平平淡淡毫不经意却能含蓄表达出情感的语言点,最后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创作意图—不只是在表达对老王这样的底层平民的同情,更是在剖析自己,审视的灵魂,为自己当初并未真正理解老王并未真正平等对待老王而愧怍不已。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杨绛散文的语言风格;
(2)根据事件分析老王的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及品味语言分析体会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的感情;关注生活中的“老王”,关爱弱势群体。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走进课文,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老王的态度和情感。

难点: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方法:合作探究
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朗读《人力车夫》
提问:诗歌中描写的是什么人物形象?
明确:人力车夫。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这首诗歌或怀着激情赞颂,勾勒了人力车夫辛劳的生活、奔跑的身影,这是一份生活的沉重。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那怎样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呢?今天我们就随我国当代女作家杨绛一起去回忆一位车夫——老王,体会一下:平凡普通的人是如何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的。

二、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杨绛,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

作家、文学翻译家。

我称呼“杨绛先生”,杨绛是个女性作家,那么,女性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称为“先生”?在很有学问的情况下。

杨绛就是这样一位很有学问的作家。

她饱读诗书,有极高的文学成就。

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等,她翻译的《堂吉诃德》是大家课外必读作品。

她的先生钱钟书学问更大,钱钟书字默存,《围城》是他的代表作,这是一本很幽默又很深刻的书。

2、基础积累
齐读课后读读写写部分的字词
3、背景介绍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

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三、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提示:作者一家与老王(三轮车夫)的交往。

2、怎样为本文划分段落结构?
明确:1-4:介绍基本情况
5-16:“我”与老王的交往
17-22:老王去世,“我”感到愧怍
3、课文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为老王完善个人档案)
姓名——老王
职业——蹬三轮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家庭成员——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外貌特征——残疾(只有一只眼,另一只眼是“田螺眼”,瞎的)家庭住址——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
4、用哪个字来形容老王一生的生活?
明确:“苦”——三轮为生,塌败小屋
5、老王生活“苦”,那精神上呢?
明确:单干户,孤独、无亲,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

也“苦”:孤独无亲,受人歧视
6、老王的“苦”除了精神与生活方面,还体现在哪方面?明确:身体之苦(眼瞎残年,身体廋弱)
7、本文记叙了与老王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
明确:(1)带送冰块,车费减半→老实厚道
(2)送夫看病,拒绝要钱→心地善良
(3)去世前夕,送油送蛋→知恩图报
你认为老王是个怎样的人?
用一个字概括——善。

8、了解文中另一个人物——作者。

提问: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明确:“我”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1)照顾生意,常坐他车;
(2)付他报酬,不贪便宜;
(3)送鱼肝油,治夜盲症
四、小结
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穷苦的人引人同情,穷苦而心善的人使人尊敬。

五、作业布置
1、自主预习本课后面内容。

2、课外借阅杨绛相关著作,与同学们分享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
1、本节课同学们积极性较高,继续鼓励更多同学主动回答问题。

2、划分段落结构时,应先进行简单的引导。

3、课后读读写写部分字词同学们预习比较认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