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营养与保健论文:
番木瓜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番木瓜属于多年生常绿大型草本果树,原产于墨西哥南部以及邻近的美洲中部地区,在我国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省(区)。
番木瓜的果实不仅可-以作水果、蔬菜食用,还有多种药用价值。
成熟的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蛋白酶等,是果蔬两用具有保健功能的时尚水果,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深受消费者青睐。
已成为闽南地区主要种植的名优水果之一。
其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是:
1选用番木瓜优良新品种“马来9号”和“漳红”
(1)马来9号是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从台湾省引进的番木瓜优良新品种,为当前闽南地区番木瓜种植的主要推广品种之一。
该品种喜温暖湿润气候。
生长适温为20-30℃,在福建省漳州市于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育苗,次年2月中下旬至3月上中旬定植,5~6月份进人花期,以后边开边结果,花果重叠,10月中下旬果实开始陆续成熟。
冬季冷空气南下后,逐渐停止开花结果。
第2年5月份又开始开花结果。
该品种长势强壮,一年生植株高180-250厘米,茎粗35-55厘米,成年植株茎干下部灰绿色,肉质中空。
幼苗子叶椭圆形。
对生,第1、2片真叶三角形,第4片叶以上真叶为掌状缺刻。
互生,成年植株叶片为9-12出掌状缺刻。
叶柄青绿色,长90-120厘米,叶片大型(R)70-100厘米,每叶着生单花、多花或成花序,有雌花、雄花和两性花三种类型。
果形长梨形,果品青绿色;成熟时果皮金黄色。
果肉红色,种子褐色。
一年生单株产量28千克左右,每公顷产量54.6吨。
平均单果质量800-950克,含可溶性固形物14%左右,果肉硬度适中,口感甜且多汁,品质优良,果皮较硬,较耐贮运。
(2)漳红番木瓜是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用马来种10号为母本,太空搭载的台农2号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番木瓜优良新品种。
该品种经多年系谱观察及多点试验、示范,综合性状表现:高产、稳产、优质、较抗环斑病(花叶病),为中果型红肉番木瓜品种,2006年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目前已在福建省漳州市大面积推广种植。
该品种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适温为18-28℃,在福建省漳州市于10月上中旬播种育苗,次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6月上旬开始开花,7月上旬开始结果,11月上旬果实开始陆续成熟。
冬季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至10℃以下,逐渐停止生长和开花结果。
次年5月又开始开花结果。
该品种生长健壮。
抗病力较强,一年生植株高185-190厘米,茎粗40-55厘米。
茎干紫色,叶柄紫红色,现蕾叶片数26片。
花型有雌花、雄花和两性花三种。
花色紫红色,间断结果长度为19厘米,每节间断结果6-8个。
平均单果质量1020-1050克。
果肉厚3.2-3.5厘米,果形长锤形,果肉橙红色,含可溶性固形物12.1%-12.8%。
一年生单株产量31.6-34.7千克,每公顷产量63.05-69.23吨。
果肉硬度适中,清甜。
口感极佳。
品质优。
2无公害番木瓜果园建立与培育技术
(1)环境条件要求:番木瓜无公害生产基地要求周围不存在环境污染,土质肥沃。
富含有机质。
排灌条件良好,远离交通主干道和厂矿村庄,环境质量、空气质量、土壤质量、水源质量要求达到《农产品安全质量一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1-2001规定的标准。
(2)番木瓜果园建设:选择土质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pH值6.0-6.5,避风向阳,通风
透气的平原洲地和丘陵山坡地作为番木瓜的果园。
并做好排灌系统设施建设,达到保水保肥、旱涝保收。
(3)秋冬播种,培育壮苗:在福建省漳州市种植番木瓜于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在温室大棚采用营养袋育苗,营养袋大小为11厘米×11厘米,育苗基质采用红壤土加火烧土或红壤土加泥炭土。
苗期4个月左右,出圃苗木高约25厘米,茎粗1厘米以上,有6-10个叶片,并且要求苗木健壮不带病虫害。
(4)提早定植,合理密植:于次年2月中下旬至3月上中旬定植,种植行株距2.5米×2米,每定植穴种植2-3株种子苗。
待现蕾能分辨植株性别后,拔除雄株和雌株,保留两性株。
若选用番木瓜组培苗。
则定植一株两性株组培苗。
番木瓜忌淹水,定植时定植位要高出畦面20-30厘米,且采用深沟高畦种植模式。
定植后浇足定根水2-3次,并用杂草覆盖保湿促成活。
3无公害番木瓜土肥水管理技术
(1)中耕培土除草。
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番术瓜对化学除草剂敏感,要尽量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
定植后1个月开始中耕培土除草,促进番木瓜生长。
植株封行前进行2-3次中耕培土除草。
(2)科学施肥。
适当补充硼肥:番木瓜生长快。
植株较大,开花结果较早。
产量较高,对肥水的需求量大。
定植前穴施漳州市果宝农资有限公司生产的“绿土”豆粕生物有机肥10千克,钙镁磷肥0,5千克作基肥。
苗木定植后要及时追肥。
以薄肥勤施为主。
每月浇施1-2次;花前重施1次花果肥,每株施人漳州市果宝农资有限公司生产的“裕发”生物有机肥10千克,三元复合肥1千克,并施用硼肥100克。
全年总施肥量为每公顷施用纯氮120千克、五氧化二磷105千克、氧化钾150千克,氮:磷:钾比为1:0.8:1.25。
开花结果后结合防治病虫害喷施叶面肥用高利达高钾液1500倍液或高利达高钙液1500倍液或高利达果树型3000倍液加硼酸1000倍液加钼酸铵3000倍液喷施3-5次,隔10-15天喷施1次,可增产15%以上。
并可提高果实甜度和品质。
(3)水分管理:春雨时节及时做好排水防涝工作,防止渍水伤根。
7-8月间,在高温干旱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番木瓜两性株容易出现高温趋雄现象,导致间断性结果现象发生,极大影响当年产量。
因此在7-8月间连续7-10天无下雨干旱天气时要及时灌溉(采用节水滴灌、浇灌、喷灌),保持果园湿润。
促进两性株正常开花结果。
4无公害番木瓜树体管理技术
(1)斜拉矮化。
抹除侧草:番木瓜植株较高大,一年生植株高2米以上,抗风能力较差。
为了降低高度,在4-5月间当植株高50-80厘米时,及时用尼龙布条捆绑植株进行斜拉处理,使主干与地面成45°角,可有效降低植株高度,提高抗风能力。
斜拉后至结果初期,主干上腋芽容易长出侧芽,要及时抹除,减少营养消耗。
(2)及时疏果与定果,保证当年黄果产量高:番木瓜进入开花结果期后,在肥水充足和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每个叶腋均能开花结果1~7个。
结果过多。
由于受生长空间限制。
果实互相挤压。
果实大小不一,畸形果较多。
为了保证产量及果实品质,要适当疏果,疏果原则为先摘除病虫果、畸形果和弱小果,再除去雄性两性果和雌性两性果,每个叶腋留1-2果,疏果可分多次进行。
9月后每株留果最多40-50个,将顶部的小果及花序全部摘除,保证所留的果实能在春节前后成熟上市。
(3)适时采收,保证果实质量:10月后番木瓜果实开始陆续成熟,当果实表面出现“三画”黄时即可采收,“三画”黄的果实经过3~5天的后熟,整个果实转黄。
果肉变软时就可食用。
5无公害番木瓜病虫害防治技术
番木瓜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炭疽病、霜疫霉病、环斑黄叶病、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
遵照“预防为主,治早治少,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农业栽培、生物、物理防治措施。
大力推广低毒、低农残、无公害的化学农药。
建议应用台湾兴农的“征露"800倍液、“兴农生”1000倍液、“净果精”1500倍液、“勇帅”2500倍液、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的“杰润”1500倍液、“靓贝”1000倍液、“雷乐”1500倍液、“巨雷”1500倍液、“杀扑磷”2500倍液、“炔螨特”2500倍液加高利达高钾液1500倍液或高利达高钙液1500倍液喷施5-6次,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