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教学设计(宁 夏市级优课)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教学设计(宁 夏市级优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终结局,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一、自主学习* 理清线索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美国参战
(1)原因:
①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

②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

③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使美国商船遭到重大损失。

④美国希望协约国获胜,以保证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2)标志:1917 年4 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

(3)影响:
①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

②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

2.中国参战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3.俄国退出战争
(1)原因:
①战争激化了人民的不满情绪,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②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2)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1.德国西线的攻势
(1)契机:苏俄退出一战。

(2)目的: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

(3)简况:1918年3~7月,相继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但很快受阻。

学生活动:1、根据课前要求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了梳理线索已经清楚,在探究学习每一子目知识之前邀请一名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并对自己的想法进行简要分析。

2、本课共三子目内容,邀请三名同学对各自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3、师生互动进行简要评价,做到对本课知识了然于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