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下事,少年心。”原文、赏析

“天下事,少年心。”原文、赏析

天下事,少年心。

出自明代王夫之的《更漏子·本意》
原文
斜月横,疏星炯。

不道秋宵真永。

声缓缓,滴泠泠。

双眸未易扃。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

天下事,少年心。

分明点点深。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

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

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创作背景:明朝灭亡后,王夫之在家乡衡阳抗击清兵,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从事思想方面的著述。

晚年身体不好,生活又贫困,写作时连纸笔都要靠朋友周济。

王夫之每天都在写文章,以至于磨砚,提笔都觉得费力。

王夫之感到报国无门,内心感觉非常悲凉,便把内心的苦楚宣泄在文学作品中。

译文
一轮弯月挂在西边,稀疏的星星闪烁着明亮的光,可是秋夜却显得格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