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1.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看到虫体内的食物泡情况是()
A.大小相等,数量两个
B.大小相等,数量多个
C.大小不等,数量两个
D.大小不等,数量多个
2.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43 000个细菌,这与它体内的某种结构有关,该结构是()
A.表膜 B.食物泡
C.伸缩泡 D.收集管
3.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观察
B.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是一个个小白点
C.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速度,在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
D.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的体形呈椭圆形
4.草履虫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
A.线粒体
B.叶绿体
C.食物泡
D.线粒体和叶绿体
5.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是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B.多数单细胞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C.草履虫对污水的净化有一定的作用
D.所有的单细胞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6.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衣藻 B.酵母菌
C.草履虫 D.狗
7.根据观察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载玻片的一端滴一滴清水,另一端滴一滴草履虫的培养液,并把清水和草履虫培养液连通起来,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最终聚集在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草履虫培养液的边缘放一小粒食盐,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最终都聚集在___。
(3)上述实验说明动物的应激性使它趋向___刺激,逃避______刺激。
8.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有时会呈现绿色,这是因为()
A.草履虫含有叶绿体
B.草履虫的食物泡中含有绿色藻类
C.草履虫含有叶绿素
D.光的折射
9.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但同样有呼吸、取食等生命活动。
实验时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最好的部位是()
A.培养液的表层
B.培养液的中层
C.培养液的底层
D.培养液的任一部位
10.下列实例不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是()
A.变形虫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新个体
B.衣藻利用鞭毛实现自由运动
C.蓝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D.草履虫通过表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1.下列有关草履虫、眼虫和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都有细胞壁
B.都能独立完成生殖
C.它们都是原核生物
D.细胞中都有叶绿体
12.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可以取等量的草履虫培养液和新鲜的蛋清混合,加入蛋清的作用是()
A.为草履虫提供食物
B.杀死其他生物,便于观察
C.使草履虫运动缓慢,便于观察
D.使草履虫游动加快,便于观察
13.我们常见的生物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生物圈中还有一些肉眼很难看见的单细胞生物。
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B.都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大多数生活在水域环境中
D.都是对人类有害的生物
14.图是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草履虫靠[ ]_______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2)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 ]_______排到体外。
(3)[ ]________和[ ]_______能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
(4)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 ]________进入体内。
(5)[ ]食物泡随着[ ]________的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
(6)[ ]________的功能是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
(7)草履虫的[]________包括[ ]________和[ ]________。
15.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小杰同学在两片载玻片上都滴上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下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用滴管在甲、乙
两组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滴管在甲、乙两组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目的是________。
A.刺激草履虫
B.给草履虫供氧
C.连通两个液滴
D.杀死草履虫
(2)用镊子夹取一些某物质,放在乙组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个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甲组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以下三空填“有害”“有利”或“既不有利也不有害”)
①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________刺激;
②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________刺激;
③若左右两侧液滴中草履虫运动趋势不明显,则该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_________。
(3)这一探究实验说明了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做出_______。
参考答案
1-5.DBDAD 6.D
7.(1)培养液一端(2)清水一端
(3)有利(4)有害
8-12.BACBC 13.D
14.(1)①纤毛(2)⑧胞肛(3)②收集管③伸缩泡
(4)⑨口沟(5)⑩⑦细胞质(6)④表膜
(7)细胞核⑤小核⑥大核
15.(1)C (2)有利有害既不有利也不有害(3)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