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创】以撕纸为基础谈小班幼儿剪纸教学活动的指导

【原创】以撕纸为基础谈小班幼儿剪纸教学活动的指导

以撕纸为基础谈小班幼儿剪纸教学活动的指导
小孩子特别喜欢撕书,那一声“嘶拉”可以带给他无穷的乐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小手的力道越来越大,正是精细动作发展的最佳时期。

抓住书的一角,然后用力一撕,小手定会觉得很满足。

撕书是一种随意的举动,撕成的形状也各不一样,大的,小的、梯形的、多边形的……各种形状让宝宝眼花缭乱,所以他们对撕的活动总是乐此不疲。

《纲要》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幼儿感兴趣事物,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为此,我们始终都在观察幼儿,走进幼儿,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的基础上,不放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契机进行教育。

小班幼儿年龄在3-4岁,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在绘画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另外,小班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尽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又易操作的活动材料。

本学期,我班结合学园剪纸课题开展了以撕纸为班级特色的实践与研究。

经过半个学期的实践,发现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明显提高,手部力量越来越强,不仅能够较好的完成一些精细动作,在美术表现上也有一定的提升。

本学期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施:
1.合理制定活动计划,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据此,我们10月份安排了《鞋底的花纹》,以鞋底为模板,引导幼儿撕小纸片,刚开始孩子都不大熟练,几乎是扯的,我们用利用通过这次活动引导幼儿学会用左右手捏住纸条慢慢撕,知道撕纸的基本技巧。

11月份我们结合主题活动《鞋子踏踏响》以《袜子设计师》为内容,邀请家长参与课程,让幼儿能将彩纸撕成圆片或纸条等进行装饰,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家长以轮廓撕的方法撕出袜子的外形与幼儿共同制作。

通过本次活动,家长亲身参与撕纸课题,了解撕纸的基本指导方法,知道了自己的孩子的发展水平,为进一步开展撕纸课题,提供了家园合作的前提。

12月份以《树妈妈穿新衣》为内容,引导幼儿尝试轮廓撕的方法,树叶是孩子们常见的事物,也比较容易掌握,可以根据孩子们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轮廓撕的练习。

1月份我们结合新年主题,开展《新年老爷爷》集中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将轮廓撕和绘画相结合进行创作,初步尝试将在撕纸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2.创设趣味撕纸氛围,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

为了让幼儿能在环境与材料的互动中感受撕纸文化,我们在美工区创设了撕纸特色区,通过创设撕纸步骤图、撕纸范例图、张贴撕纸作品、提供各种不同的撕纸材料,如报纸、手工纸、蜡光纸、皱纹纸等,增强幼儿的兴趣。

3.游戏化的区域活动,提倡撕纸活动自主化。

撕纸活动是以技能学习为主,往往比较枯燥,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枯燥的形式激发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在组织每一次活动时,老师尽量以游戏的区域活动来组织。

区域活动中,我们提供不同的材料,让孩子能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撕纸的能力的不同,进行练习和指导,保证幼儿能在自身的水平上进一步学习撕纸的技能。

我们每天安排1组小朋友练习撕纸,让孩子们熟悉撕纸的材料,养成撕完的纸要团起来放进垃圾桶里的好习惯。

通过区域活动,教师可以手把手地教授孩子撕的基本动作,对孩子进行个别指导,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根据每个月不同的目标,提供孩子们撕纸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以小组为单位,我们分阶段引导幼儿进行撕纸练习。

10月份提供报纸,让幼儿撕小纸片。

当班里绝大多数孩子学会撕纸片后,教师开始及时的丰富教学内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题材,如《鞋底的鞋印》,幼儿虽然还是在学习同一技能,但每次内容不一样,参与的兴趣也高了,相应来说撕纸的方法和能力也逐步掌握。

通过几次活动后,幼儿基本上都能掌握撕的方法了,11月份提供彩纸和蜡光纸等,引导幼儿撕长条,然后老师再从撕长条纸入手,先撕面条,为幼儿每人准备一个小碗,把撕下的面条装在小碗里,要求幼儿撕开变长条就可以了。

渐渐地在以后的活动中,逐步提高要求,不但要撕成长条,还必须粗、细均匀,中间不断开,并进行粘贴,组成漂亮的图案。

12月份以轮廓撕为主,教师事先在彩纸上画上孩子喜欢的水果、动物等简单图形,引导幼儿进行轮廓撕的练习。

1月份,我们在轮廓撕的基础上进行添画,引导幼儿进行创意撕,在区域活动中,部分孩子们能撕出圆形轮廓,假想成人的身体,添画五官、手脚变成一个小人,在区域活动自由的氛围下,发挥自己的想象。

4.家园互动共撕纸,共促幼儿同成长。

除了在教育教学中对幼儿进行指导,家园合作也是我们重要的教育资源。

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性,幼儿的撕纸水平也是不一样的,为了更好的开展活动,我也把这一项目作为家园活动的交流主题,让家长了解每一阶段的培养目标,让家长配合进行指导,使幼儿这方面的能力提高得更快,又可以利用撕纸活动培养幼儿的耐心,增进家长与孩子间的交流互动。

我们在家长园地、微信宣传等家园联系平台,提供相关的撕纸宣传资料,提高家长的撕纸的认识和指导能力,还根据不同月份的目标引导家长在家进行指导,共同帮助幼儿成长。

经过一学期的课题实践,我班有了以下收获:
1.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明显提高,手部力量越来越强,不仅能够较好的完成一些精细动作,在美术表现上也有一定的提升。

2.大部分幼儿能熟练地进行撕纸活动,完成简单的作品。

3.能够自觉遵守撕纸时的活动常规。

4.对撕纸有了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撕纸活动。

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幼儿能力水平的差异,撕纸水平存在差异,需要依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以达到预期目标。

2.撕纸的自主性不够,需要督促,耐心不足,不能长时间坚持完成作品。

3.当然在每次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怎样使计划更合理,切实遵循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同步进行,怎样针对小班幼儿在创造性能力方面欠缺,更有效地启发、引导,并很好地从作品中加以体现,这是今后我们思考的主要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