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全文解读
对于《大气污染防治法》,你了解多少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
“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全文解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
要的朋友!
《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制定,1995年、201X年经历过两次修改,本
次修改在201X年已经启动,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修订工作一拖再拖,直到201X年12月,大气污染问题已威胁到公民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安全之时,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修订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经
过八个月的三次审议,这部被称为“雾霾法”的修订案终获通过。
“治霾”亮点
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共八章129条,从内容上看,不仅实现了与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衔接,也将“大气十条”中的有效政策转化为法律
制度,除总则、法律责任和附则外,分别对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和限期达标规划、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
重污染天气应对等内容作了规定。
一、立法目的。
以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公众健康,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及促
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强化了地方政府责任,加强了对地方政府的监督。
同时以标本兼治的理念,不仅制定严格的治理措施,还坚持源头治理、规
划先行,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的角度从根
本上解决大气污染的问题,如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优化煤炭使用方式,推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减少煤炭生产、使用、转化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等。
二、污染物总量控制和限期达标制度。
大气污染的防治,以改善空气质量
为目标,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推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加强对燃煤、工业、机动车、船舶、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将挥发性有机物、
生活性排放等物质和行为纳入监管范围,鼓励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优先并网。
实
行限制达标制度,限期达标规划向社会公开,政府每年向本级人大报告限期达
标规划执行情况,也向社会公开。
三、对大气进行动态监管。
新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科学
技术研究,开展对大气污染来源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对变化趋势的分析体
现了对大气环境的动态监管,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期,经济下行压力大,
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污染物排放等具有不确定性,环境管理措施变化必须具
有合理的预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四、制定系列环境标准。
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燃煤、燃油、石油焦、生物质燃料、涂料等含挥发性有机物产品、烟花爆竹及
锅炉等产品的质量标准。
规定“制定燃油质量标准,应当符合国家大气污染物
控制要求,并与国家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互衔接,同步实施”,这项规定的针对性很强,明显是为了解决机动车污染问题,预示
着石油炼制企业必须按照燃油质量标准生产燃油,同时也为环保部门和质监部
门介入石油炼制和供应提供了法律依据,打破了“三桶油”在油品质量控制方
面的强势局面,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
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由环保部门划定重点防治区域,确
定牵头地方政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
防治、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施协同控制。
重点区域内的新建、改建及扩建用
煤项目,实行煤炭的等量或者减量替代。
不仅在总则中提及联防联控,还专门
设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一章予以规制。
六、重污染天气的应对。
对于重污染天气的治理措施,也专设一章即第六章,要求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机制,地方政府制定应急预案,根据预警
等级启动应急预案,实施停产、限产、限行、禁燃、停止建筑施工、停止露天
燃烧、停止学校户外活动等应急措施,并鼓励燃油机动车驾驶人在不影响道路
通行且需停车三分钟以上的情况下熄灭发动机。
七、目标责任制、约谈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为实现改善空气质量目标,三
种制度齐下,督促地方政府为当地的空气质量负责,并要求将考核结果向社会
公开。
同时,还提高了对大气污染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如违法或超标排放的,处以最高一百万元的罚款,并实施按日计罚制度。
对监测数据造假的,不仅要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以上五十万以下罚款,还有可能取消检验资格。
阳光所参与立法的成绩
针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此次修订,在修订案的征求意见稿公布后,阳
光所积极参与,经过反复调研和商讨,郑重提交了修改建议,新法发布后,经
过比对发现阳光提出的建议居然有五项被采纳,彰显出阳光人在法律实践的同时,依据归纳总结的实战经验影响着国家立法,同时也是阳光人承担社会责
任的具体表现,为大气环境的改善尽了一份微薄之力。
一、阳光所建议“建立地方空气污染状态指标评估和发布机制”,被新修
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采纳,“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执行情况应当定期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标
准适时进行修订”,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全国大气环境质量
状况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