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策略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策略


牛刀小试
在某市开展的“我为创建文明城市献一计”活动中,广 大市民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微博等方式纷纷建言献策。不 到半年时间,市政府就收到四千多条建议,经过认真研究, 许多合理的建议被政府采纳,从而推动了该市的文明城市创 建活动。
高考政治主观题 答题技巧策略
高考政治主观题试题构成
背景 材料
设问
题材料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 力。
设问可能与材料有直接紧密的联系,也可能 并没有直接联系或联系不是很密切,材料只 是起到一个引题的作用。
分析设问,明确设问所规定的范围、设问考查的侧重点以及 设问的内在从属关系等。结合自己所掌握的与之有关的知识 组织答案。
国例家主席胡锦涛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
中国始终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始终奉行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惠 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在同各国广泛开展互利合作中促进自 己的发展,又为自己的发展促进各国的发展,不断为维护世 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
本知识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社会的热点。从题型看,本题
属于“认识类”的试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
么办”的角度综合考虑。从试题材料涉及的内容看,材料一
阐述了2004——2011年间我国汽车消费的整体趋势、意义的
材料二描述了汽车消费带来的诸多问题,一般要求正反两面
例 :材料与设问密切关联
(2013丰台期末)27.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 城镇化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讨论了《国家新型城镇 化规划》。不同区域推进城镇化建设要落实中央政策,并结合本 区域实际情况,彰显地方特色。不要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 间扩张,要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水平为中心。 (3)运用矛盾观点,对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加以分析说明(6分)
③对汉阳铁厂原址的保护性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创设了特定的
文化环境; 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主义有了新的
物质载体;
结合材料
结合材料 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 分析为什么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为什么要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
(2011·山东卷,29)材料三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 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 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 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 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7分)
分值 看分作答,注意题分量.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或设问的要求 将问答题考查的知识点或范围确定下来
【如材料与设问密切关联】要根据材料提供的有效 信息和设问的要求确定知识范围和答案要点。材料 中关键的句子或某些关键词往往包含了答案信息, 甚至某些观点用政治术语转述过来就是答案要点。
【如材料仅为引入用】根据设问的要求来确定要点 和知识范围。要在设问上做文章,要字斟句酌,找 出不同的侧重点,从而确定答案要点。
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城镇化发展即要在纲 要的指导下进行,又要有地方特色。(2分)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城镇化发展要结合 当地实际,彰显特色。(2分) ③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 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城镇化发展要有侧重点。(2分)
例 :材料仅为引入用
怎么做 ③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和平共处五项基 本原则作为国与国关系的准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主张同各国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实现共赢和共同 发展。
例 (2013天津38)
材料一
材料二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 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 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 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 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⑴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 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12 分)
试用有关政治生活道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是什么 ①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奉献的是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
为什么 ②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必须高举和平、 发展、合作的旗帜,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 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题方法
判断表态
阐述道理
明确做法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是什么” --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观
点是对还是错? “为什么”
--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 可能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 “怎么办”
--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 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 题。
结合材料 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 分析为什么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为什么要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①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丰富
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主义有了新的物质载体;
分析为什么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为什么要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认识类
针对某一现象,某一时事,某一热点要求谈谈对 此类题的认识。
主要设问方式
➢ 如何认识xxx ➢ 如何看待xxx ➢ 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 ➢ 分析某一现象或行为 ➢ 对xxxx进行分析说明 ➢ 评析、评价什么行为
辩证地分析。分析材料一涉及到的知识点为

, ,分
析材料二可以运用 分析。
【答案】①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不应盲目
判断表态 (是什么)
排斥。
阐述道理 (为什么)
②我国汽车消费增长的直接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也受到攀比、从众等消费心理
的影响。
明确做 法
(怎么 做)
③汽车消费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要求我们理性消费、绿 色消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