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分布式数据库
23
8.1.3 DDB模式结构
(3)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 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local data transparency) 也称为局部映像透明性或模型透明性,由位于分配模 式和局部概念模式之间的映射4实现。 当DDB不具有分片透明性和位置透明性,但具有 模型透明性时,用户编写的程序需要指明数据片断名 称和片断存储站点,但不必指明站点使用的是何种数 据模型,而模型转换和查询语言转换都由映射 4完成。
19
8.1.3 DDB模式结构
● 映射3:分片层到分配层之间的映射。 ● 映射4:分配层到局部概念模式层之间映射。 ● 映射5:局部概念层到局部内模式层之间映射。
20
8.1.3 DDB模式结构
映射1和5类似集中式数据库中体现逻辑与物理独 立性的 “两级映射”。 映射2、3和4是DDB所特有。DDB中为突出其基 本特点,数据独立性通常包括数据的 “分布透明性”。 映射2、3和4体现的相应独立性分别称为数据的“分 片透明性”、“位置透明性”和“模型透明性”,三
14
8.1.3 DDB模式结构
③ 分片模式层 描述数据在逻辑上如何进行划分。每个一个全局 关系可划分为若干个互不相交的片(fragment),片 是全局关系的逻辑划分,在物理上位于网络的若干个 结点上。全局关系和片之间的映射在分片模式层中定 义,这种映射通常是一对多。 一个全局关系可对应多个片,而一个片只能来自 一个全局关系
38
8.2.1
数据复制方法
● 更新传播 由于存在多个副本,一旦某个副本发生改动操作, 如何进行操作使得所有副本保持一致,此时即是传播 更新的问题。
31
8.1.4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同时,系统也可通过选择距用户最近的数据副本 进行操作,减少通信代价,改善整个系统性能。 由于DDBS是集中式数据库的拓广,数据冗余也 会带来各副本间数据可能不一致的问题,设计时需要 权衡利弊,优化选择。
32
8.1.4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4)事务管理分布性质 数据分布引发事务执行和管理分布,一个全局事 务执行能够分解为在若干个站点上子事务(局部事务) 的执行。 事务的ACID性质和事务恢复具有分布性特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第2版)
叶小平 汤 庸 汤 娜 潘 明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8章分布式数据库
●随着数据库技术日趋成熟,传统集中式数据库 系统 显现出一些自身弱点和不足。 ●由于物理上分散的公司、团体和组织对数据库 提出更为广泛的应用需求, 由此,作为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渗透、有 机结合的分布式数据库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成为数据 库发展一个重要方向。
6
8.1.1集中式与分布式
(2)功能分布 基本特征: 网络中每个结点都是一个通用计算机,同时执行 分布式功能和应用程序。 为解决计算瓶颈口问题,需将数据库管理功能和 应用机制分开。 ●某些结点专门执行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称之 为数据库服务器(DB Server)。 ●另外一些结点上专门处理用户应用程序,称之 为客户机(Client)。
9
8.1.2 DDB基本概念
DDBS具有“六层模式五级映射”的体系结构 ● 物理分布性 数据存储在不同计算机的存储设 备当中,而不是集中存储于一个结点,这不同于数据 存放在服务器上而由客户共享的网络数据库系统。 ● 逻辑整体性 数据在物理上分散存储,但在逻 辑上相互关联,构成整体,数据被所有用户(全局用 户)共享,有一个DDBMS统一管理,这不同于由网 络连接的多个独立的数据库。
24
8.1.4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1. DDBS基本概念 分布式数据系统(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DBS)由DDB和DDBMS组成。
● DDB分为局部数据库(LDB)和全局数据库 (GDB)。
2为局部数据库管理系统(LDBMS) 和全局数据库管理系统(GDBMS)。 ●用户分为局部用户和全局用户。 ● DBA分为局部数据库管理人员(LDBA)和全 局数据库管理人员(CDBA)。
33
8.2 分布式数据存储
DDB各个站点数据在逻辑上是一整体,但数据存 放却是分散。对于关系数据库中关系R,通常使用 “数据复制”和“数据分片”来存储数据库。 ●数据复制 数据复制(data replication)即将 关系R的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副本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站 点。
34
8.2 分布式数据存储
17
8.1.3 DDB模式结构
⑥ 局部内模式层 DDB中关于物理数据库的描述,与集中式数据库 内模式相似,但描述内容不仅包含局部本站点数据存 储,也包含全局数据在本站点存储描述。
18
8.1.3 DDB模式结构
2.五级映射与分布透明 集中式数据库中 数据独立性通过两级映射实现。 在DDB中,六层模式间存在着五级映射: ● 映射1:全局外模式层到全局概念模式层之间 映射。 ● 映射2:局部概念模式层到分片层之间映射。
15
8.1.3 DDB模式结构
④ 分配模式层
定义了片的存储结点,即定义了一个片位于哪一 个结点或哪些结点。
16
8.1.3 DDB模式结构
(3)局部数据库模式结构 ⑤ 局部概念模式层 全局关系被逻辑划分成为一个或多个逻辑分片, 每个逻辑分片被放置在一个或多个站点,称为逻辑分 片在某站点的物理映像或分片。 分配在同一站点的同一全局概念模式的若干物理 片断构成全局模式的一个物理映像。一个站点局部概 念模式是该站点所有全局概念模式物理映像集合。全 局概念模式与站点无关,而局部概念模式相关。
36
8.2.1
数据复制方法
① 连续操作性 设某数据在不同站点存有副本,当一个全局事务 在某站点涉及此数据时,只要此站点存在数据副本, 就能“就地”读取和操作,不会因为站点没有相应数 据而影响这一全局事务连续执行。
37
8.2.1
数据复制方法
② 系统自治性 本地自治性部分事务可以在本地副本上进行,而 不需要通过网络和远程的站点进行通信,从而提高系 统自治性能,同时也减少信息传输开销,。 采用数据复制技术也会带来如下需要考虑的问题:
10
8.1.2 DDB基本概念
1.六层模式结构 图8-3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的分层模式结构,可从 整体上分为两大部分: ●集中式模式结构 由最底两层组成,本质上是集 中式数据库原有模式结构,式各站点局部分布式数据 库结构; ●分布式模式结构 由上面四层组成,是DDBS新 增加的分布式模式结构
11
8.1.3 DDB模式结构
22
8.1.3 DDB模式结构
(2)位置透明性 位置透明性(location transparency)由位于 分片层和分配层的映射3实现。 当DDB不具有分片透明性但具有位置透明性时, 编写程序需要指明数据片断名称,但不必指明片断存 储站点。 当存储站点发生改变时,只需改变分片模式到分 配模式之间映射3,而不会影响分片模式、全局概念 模式和应用程序。
2
8.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8.1.1集中式与分布式
传统数据库系统作为一种主机/终端式系统,表现 出明显的集中式数据库体系结构。 集中式数据库基本特征: ● “单点”数据存取 ● “单点”数据处理。
3
8.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8.1.1集中式与分布式
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有用户数据以及应用程序都 安装和存储在一个“中心”计算机系统当中。其通常 为大型机,也称为主机。 ●用户通过终端发出存取数据请求,由通信线路 传输到主机。 ●主机予以响应并加以相应处理,再由通信线路 将处理结果返回用户终端。 集中式数据库结构如图8-1所示。
4
8.1.1集中式与分布式
存取请求 处理结果
用 户
客户 机
通信 线路
主 机 数据库
5
8.1.1集中式与分布式
在网络环境下,“分布计算”具有下述三种含义。 (1)处理分布 基本特征:数据集中,处理分布 网络中各用户结点向同一数据库存取数据,然后 在各自结点进行处理。 处理分布作为一种单点数据、多点处理方式,只 是在相当于智能终端的用户计算机上具有应用处理能 力,并增加网络接口以便在网络环境中运行,所以本 质仍属于集中式数据库,本章不讨论这种情形。
7
8.1.1集中式与分布式
(3)数据分布 基本特征: ●数据分布在不同物理结点上,但构成一个逻辑整体。 ●各结点具有独立处理本地数据库中数据能力。 ●各结点还具有存取处理其他站点数据库中数据能力。 数据分布实现途径就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这是 本章讨论重点内容。
8
8.1.2 DDB基本概念
分布式数据库(distributed database,DDB) 是由一组物理上分布在网络不同结点而在逻辑上属于 同一系统的多个数据库子系统组成,这些数据库子系 统分散在计算机网络不同计算实体之中,每个结点具 有独立处理数据的站点自治能力,同时也可通过网络 通信系统执行全局应用。 由上述定义可知,DDB具有“物理分布性”和 “逻辑整体性”
26
8.1.4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2.DDBS基本特征 (1)数据分布透明性 数据独立性是数据库技术需实现基本目标之一。 在集中式数据库,数据独立性分为逻辑和物理独 立性,要求应用程序与数据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无关。 在DDBS中,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逻辑、物理 独立性和数据的分布透明性,具有更广泛含义。
者就组成了数据的 “分布透明性”。
21
8.1.3 DDB模式结构
(1)分片透明性 分片透明性(fragmentation transparency)是 最高层面的分布透明性,由位于全局概念层和分片层 之间的映射2实现。当DDB具有分片透明性时,应用 程序只需要对全局关系操作,不必考虑数据分片及存 储站点。当分片模式改变时,只需改变映射2即可, 不会影响全局概念模式和应用程序。
应用 1 全局外部级 全局外模式 应用 2 全局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