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度对蛋孵化程度的影响

温度对蛋孵化程度的影响

温度对皖西白鹅种蛋孵化率的影响2011310096 刘佳筱 2011级动科一班中图分类号:S83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1085(2006)12-0015-02家禽科学, Poultry Science,2006年12期【作者】;;;;;;【Author】YANG Tao,GENG Zha-oyu,JIANG Run-shen,ZHANG Ling-li,ZHANG Shao-sheng,YUE Li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Ah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Anhui 230036)【机构】;;;【摘要】选取存放4d的皖西白鹅种蛋5866枚,随机分为3组,在其他孵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设定不同的孵化温度。

结果表明:第1组受精蛋孵化率平均为75.30%,第2组平均为74.25%,第3组平均为62.85%,第1组与第2组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第3组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与第1组、第2组受精蛋孵化率均差异显著(P<0.05)。

【关键词】;;;;杨涛, 耿照玉, 姜润深, 张伶俐, 张绍胜, 岳理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合肥 230036)摘要: 选取存放 4d 的皖西白鹅种蛋 5866 枚, 随机分为 3 组, 在其他孵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分别设定不同的孵化温度。

结果表明: 第 1 组受精蛋孵化率平均为 75.30%, 第 2 组平均为 74.25%, 第 3 组平均为 62.85%, 第 1 组与第 2 组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 第 3 组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与第 1 组、第 2 组受精蛋孵化率均差异显著(P<0.05)。

关键词: 皖西白鹅; 温度; 受精蛋; 孵化率皖西白鹅产于安徽省西部丘陵山区和河南固始一带, 主要分布在六安、霍邱、寿县等地, 为安徽省优良地方品种, 也是我国优良的中型鹅品种, 属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

皖西白鹅体型中等, 体态高昂, 颈细长呈弓形, 胸部深广, 背部宽平, 前躯高抬。

全身羽毛白色, 头顶有橘黄色肉瘤, 虹彩灰蓝色, 嚎橙黄色, 胫蹼橘黄色, 有 6%左右的鹅领下有咽袋。

少数个体头顶后部有球形羽束的顶心毛。

每年皖西白鹅羽绒的出口量约占我国羽绒出口总量的 10% , 居全国第 1 位。

皖西白鹅平均蛋重 142g, 蛋壳平均厚为 0.35mm。

根据皖西白鹅种蛋的特点, 孵化过程对温度要求较高, 国内外学者对皖西白鹅的孵化研究较少。

本试验通过建立三种不同孵化温度, 以比较不同温度对皖西白鹅受精蛋孵化率的影响, 为皖西白鹅的人工孵化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种蛋供试种蛋来自安徽省皖西白鹅原种场的皖西白鹅高产蛋品系种鹅群, 共 5866 枚种蛋, 蛋重为(142±20)g, 种蛋保存期为 4d。

1.2 设备孵化机由蚌埠市三江电子实业公司制造的微电脑控制系统电孵机 3 台, 自制出雏摊床一个、照蛋器、发电机组和农用喷雾器等。

1.3 分组及温度设定把种蛋随机分成 3 组, 采用四阶段变温孵化法。

第 1 组 1980 枚种蛋, 第 1~ 8 天 38.4℃, 第 9~16 天 37.9℃, 第17~26 天 37.5℃, 第 27~31 天 37.1℃; 第 2 组 2000 枚种蛋, 第 1~ 8 天38.2℃, 第 9~16 天 37.8℃, 第 17~26 天 37.4℃, 第 27~31 天 37.0℃; 第 3 组 1886 枚种蛋, 第 1~ 8 天 38.0℃, 第 9~16 天 37.5℃, 第 17~26 天 37.2℃, 第 27~31 天 37.0℃。

1.4 湿度、翻蛋与通风 1~10 天孵化湿度 65%, 11~25 天孵化湿度 70%,26~31 天孵化湿度 75%。

1~ 7 天自动翻蛋, 每 1.5h 一次, 角度 90°。

第 8 天以后自动翻蛋结合人工翻蛋, 每天一次人工翻蛋, 角度 180°。

第 8 天开始逐渐拉开进出气孔, 孵化到 18 天以后要完全打开进出气孔, 供给充足的新鲜空气。

1.5 晾蛋、喷水、移盘及照蛋孵化 16 天以后每天晾蛋一次,23~25 天每天晾蛋 2 次, 结合调盘、喷水, 每次 10min;26~28 天每天晾蛋喷水 3 次, 结合调盘, 每次 20min;29 天移盘, 从孵化箱移到摊床上,29~31 天每天晾蛋喷水 4 次, 每次 20~30min。

种蛋晾至用眼皮试蛋的大头微凉, 小头微热即可, 喷水温度 32~35℃。

第 1 次照蛋胚龄为 8 天(即起珠时), 第 2 次照蛋胚龄为 14 天(即合拢时), 第 3 次照蛋胚龄为 24 天(即封门时)。

2 结果与分析 2.1 3 组种蛋死胚情况比较孵化过程中不同孵化温度死胚情况见表 1。

从表 1 可以看出: 孵化过程中, 第 1 组头照与第2 组、第 3 组头照死胚率差异不显著(P>0.05), 第 3 组的二照、三照及 31 天的死胚率比第 1 组分别高 1.85%、3.97%和 6.02%。

第 3 组比第 2 组高 1.89%、4.37%和 5.01%; 第 3 组二照的死胚率与第收稿日期 :2006-11-22研究报道15家禽科学 2006.12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Hatchability of WanXi White Goose Hatching Eggs YANG Tao,GENG Zha-oyu,JIANG Run-shen,ZHANG Ling-li,ZHANG Shao-sheng,YUE Li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 Ah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6) Abstract: By selected 5,866 hatching eggs which has been stored for four days, whic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under thesame conditions, 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cubation temperatures on hatchability. The re- 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of fertilized eggs hatchability in group 1, group 2 and group 3 were 74.25%, 75.30%, 62.85%,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1 and group 2 in fertilized eggs hatchability; but group 3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group 1 and group 2 (P<0.05). Key words:Wanxi white goose; temperature; fertilized eggs ;hatchability □1组、第 2 组二照的死胚率差异显著(P<0.05)。

第 3 组的三照和 31 天的死胚率与第 1 组、第 2 组的三照和 31 天的死胚率均差异极显著(P<0.01)。

2.2 3 组种蛋孵化效果的比较孵化过程中不同孵化温度的孵化效果见表 2。

表 2 表明:3 组种蛋的受精率基本相同, 差异不显著(P>0.05)。

第 1 组受精蛋孵化率分别比第 2 组和第 3 组高 1.05%、12.45%, 第 2 组受精蛋孵化率比第 3 组高 11.4%, 第 1 组和第 2 组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 第 1 组与第 3 组受精蛋孵化率差异显著(P<0.05), 第 2 组与第 3 组受精蛋孵化率差异显著(P<0.05)。

第 1 组的健雏率高于第 2 组 0.17 个百分点, 差异不显著(P>0.05); 而第 1 组的健雏率高于第 3 组 12.47 个百分点, 差异显著(P<0.05)。

第 2 组健雏率高于第 3 组 12.30 个百分点, 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3.1 皖西白鹅种蛋在其他孵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温度是影响胚胎死亡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种蛋孵化的前中期胚胎的发育还不完全, 自身产热能力弱, 需要外界有高而稳定的温度来满足胚胎正常的发育需要。

而在孵化的后期胚胎自身产热能力逐渐增强, 不需要外界过高的温度。

从表 1 可以看出, 在种蛋孵化的过程中, 如果前中期没有高而稳定的温度来满足胚胎正常发育, 即使后期温度能够满足胚胎的正常需要, 也会明显的提高种蛋的死胚率。

3.2 温度也是影响健雏率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如果前中期的温度偏低, 即使不至于使胚胎死亡, 但是也将大大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 使胚胎各个器官组织机能发育的不健全; 在孵化后期, 即使温度能够满足胚胎的正常需要, 也不能弥补在孵化前中期温度偏低对胚胎发育受阻的影响。

从表 2 可以看出, 前中期的温度偏低, 后期温度能够满足胚胎的正常需要, 出雏后, 健雏率却大大降低。

3.3 结果表明: 在皖西白鹅孵化过程中, 孵化前中期稍高且稳定的温度有利于胚胎的发育, 能够有效的提高孵化率和健雏率。

至于皖西白鹅在人工孵化下的最佳温度标准和最佳温度范围, 将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育新.中国水禽[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90, 131. 2 李世云.鹅养殖及产品加工[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39-44. 3 张小鹰, 付长维.怎样提高蛋鹅全程机器孵化率[J] .辽宁畜牧兽医.1997, (2):21-22. 4 田金德.孵化大鹅受损原因分析[J] .畜牧业,1999, (6):7. 5 尹兆正, 余东游, 祝春雷.养鹅手册[M].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 2001.113. 组别1 2 3表 1 不同孵化温度孵化过程死胚情况比较受精蛋数 ( 枚) 1583 1604 1510第 8 天第 18 天第 29 天第 31 天死胚数 ( 枚) 102 110 106 死胚率 ( %) 6.44a 6.86a 7.02a 死胚数 ( 枚) 127 128 149 死胚率 ( %) 8.02a 7.98a 9.87b 死胚数 ( 枚) 105 100 160 死胚率 ( %) 6.63A 6.23A 10.60B 死胚数 ( 枚) 61 75 149 死胚率 ( %) 3.85A 4.68A 9.87B 注: 同列中, 相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