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
总第169期・浙江水利科技・2010年第3期
也转到对应的位置,并可在二维地图上自定义视点位置,三维场景将转到该视点位置之上。
反之亦然。
(2)交互浏览。
用户在三维虚拟场景中漫游时,在二维地图中动态显示出相应的位置和视野,通过实时跟踪三维虚拟场景中视点位置,然后由三维向二维不断发送当前坐标信息,二维接收到这些坐标值后,在对应的地图上绘制漫游路径。
在二维环境中进行漫游、缩放、拾取等操作时,三维场景能同步响应二维环境的动作,实现相应功能,反之亦然。
2.2数据同步
三维场景中的都对应于二维中的某一矢量图或模型点,在进行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操作时,通过这种对应保证二、三维数据的一致性,这是数据层面二三维联动的实质。
在系统中,对每一要素进行统一编码,二维实体和三维模型均有一致的m号,因此能实现二维与三维交互查询与显示,同时二维空问数据和三维模型与属性信息能够双向查询。
通过鼠标或键盘等方式选择三维场景中的地理实体后,该实体的属性信息将以表格的形式显示在三维场景中。
在查询的同时,二维电子地图将定位到相同的地理位置上。
同样,系统将实现在二维地图上选择某一(或多个)地理实体后,三维场景将定位到该实体上,其属性信息也将以表格的形式显示在三维场景中。
其实现方法是依靠二维地图和三维场景中对应地物名称(D)惟一性,当二维地图中选中一个目标时,获得该地物的惟一Ⅲ,通过发送指令给三维,三维方面拾取其中的D信息后自动定位并高亮显示。
由于地物的数据组织引入了实体模型概念,每个实体对象都有对应的惟一标识符m,一旦获得了对象的m,就可以获得对应实体的全部信息。
3二三维联动GIS应用实践
3.1系统架构设计
二三维联动GIS系统是由二维GIS系统和三维GIS系统2个独立子系统通过消息通信机制连接在一起所构成。
因此,在设计系统时首先要考虑到这2个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即在不联通的情况下,每个子系统都能完成独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功能,而在连通的情况下,又要能实现2个系统间的互操作,如在二维系统上添加1个符号,在三维系统上也要同时出现所标符号的三维符号,反之亦然。
另外,在二维上进行放缩、漫游时,三维场景也应跟着变化。
所以在设计此系统时,充分考虑到了上述的问题,将系统架构设计成如图1所示:
・32・图1系统架构图
3.2二三维联动GIS系统实现
由于Skyttne软件提供了三维数据制作、管理和浏览功
能,且其数据调度合理,显示场景流畅,所以在开发三维
GIS系统时,选用此平台来进行开发,主要实现了基于
Skyline二次开发API的三维场景数据浏览、显示与分析功
能,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应的符号规范和符号体系完成了三
维符号设计与三维地图符号原形库的开发,并将此原形库
联入三维C舀系统中。
对二维G璐选用了瓦片式(IS,系统
在二维GIS平台所提供的地理信息显示开发平台上,结合
三维地理信息显示平台通过消息相应机制实现了联动式的
场景漫游、场景放缩和符号添加等功能,即在联通的情况
下,二维或三维任一场景中进行漫游、放缩和操作,在另
一场景中会同时实现相关的操作。
在联通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当前操作程序的显示窗口
范围来填充消息参数,进而将消息通过需联通程序的实例
发送给需联通的程序,联通程序得到消息后通过消息解析
得到坐标范围,再通过其所带有的漫游接口将显示区移动
到所给的坐标范围,这样就实现联动式漫游和放缩。
二维
地图与三维地图之间通过parent.window.frame8[i]来传递参
数,具体实现就是在操作二维地图时,得到二维地图的中
心点以及地图缩放比例,然后通过函数去设置三维地图的
中心点和相机高度。
实现的效果如图2所示:
4结论
图2二三维联动示意图
传统的二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成熟但缺乏三维可视化
的能力,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拥有三维可视化能力但缺少
二维地理信息系统的便捷。
以二三维联动为开发思路的地
理信息系统能够解决这对矛盾。
本文基于二三维联动C坞
的研究,实现了二维瓦片式GIS和三维GIS(寐:u胍)的
联动,有效地改善了独立二维地图与三维场景的不足,对
GIS系统的开发做出了一种新的、有益的尝试,将这种互响
应技术应用于传统上的二维管理系统,使得信息管理不再
在盲目和抽象,便于普通用户或者管理决策者使用,从而
提高了管理效率。
(责任编辑韩继静)
万方数据
二维GIS与三维GIS联动技术研究
作者:程海洋, 宋立松, 曹建兵, 张泽锋, 方琛亮, CHENG Hai-yang, SONG Li-song,CAO Jian-bing, ZHANG Ze-feng, FANG Chen-liang
作者单位: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
刊名:
浙江水利科技
英文刊名:ZHEJIANG HYDROTECHNICS
年,卷(期):2010,""(3)
被引用次数:0次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jslkj201003012.aspx
授权使用:河海大学图书馆(南京校区)(hhdxtsg),授权号:90a49051-8bcc-49df-b440-9e350109088f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