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从继承与借鉴中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从继承与借鉴中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心灵 。
借鉴方面的问题。
一
、
优 秀传 统文化 是 中华 文化 之根
对 于 中西 方 文 化 的异 同 , 有学 者 认 为 , 西方 文 化
是物质文化 , 印度文化是精神文化 , 而中华 民族 的传
统 文化 是 心理 文 化 ,它将 伦 理道 德发 展 到 了极 致 闭 。
优秀传统文化是 中华 民族 五千多年发展 的结 晶 , 影 响着 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和生活方式。面对西 方文化 的影响, 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 使青少年 养成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就显得更为重要 。我们要把 优秀传统文化放在 民族发展的高度 ,在青少年 中大
方文化中的优秀成分 , 把西方文化 的科学精神 、 有效
方 法 应 用 到社 会 主 义 先 进 文 化 和 民族 文 化 建 设 中
影响 , 树立高度的文化 自 信。
( 任编 辑 : 责 原淑玲 )
参考文献 :
去。 要引导青少年用新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 , 提高青
年一 代 的文化创 造能 力 。
中 共 山 西省 直机 关 党 校 学 报 2 1 0 2年 第 3期
义等不 良思想倾 向,对青少年 的成长进步造成 了严 重危害。中华 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 有效整 合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有助于青少年深入 了解民
●
[ 作者 简介】 马永宁(9 3 ) 男, 18 一 , 西安政 治学院研 究生 1 7队 上 尉
工.t r 、 I =±i .I , —‘一 J 左J .: —. —.一 ,1.一 L L 1 厶 — . , ,、 . } , h —
确认识 , 批判地学习 , 在坚决批判封建忠君思想 、 宗 法观念 、 封建迷信等腐朽思想的同时, 也要科学对待 传统文化 , 不能思想过激、 以偏 盖全 , 让青少年错误
识 形 态 的吸 引力 和凝 聚力 ,教 育青 少 年 自觉 吸 收传 统文 化 和西 方文 化 的精 华 ,摆 脱腐 朽 文化 和思 想 的
之一 ,对于引导青少年如何科学对待西方文化有着 重要启示意义。优秀的文化成果是全人类的财富, 在 全球化背景下 ,文化的交流为我们提供了学习西方
文化 和 其它 外来 文 化 的 良好平 台。要 充分 发 挥青 少 年接 受 能力 强 、 知欲 强 的优 点 , 优 秀西 方 文化 产 求 把 品引入 到青 少 年 的学 习和 生 活之 中 ,丰 富青少 年 的 文 化生 活 , 引导 他 们正 确认 识 西方 文 化 , 正确 接 受西
劣 , 过对 西方 文 化糟 粕 的积 极 批判 , 高 他们 对 社 通 提
会主义文化和优秀 民族传统文化的 自 信心。 三 、 文化的继 承 与借鉴 中培 养 民族精神 在
地认为传统文化是腐朽的思想 、 过时的观念 , 从而减
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减弱对传统文化的 自信 心。所以, 在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 要正确 区分传统文化 中的精华和糟粕 , 引导他们择善而从 , 提升他们的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 二、 科学对待西方文化 。 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 ) 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含 义 , 高青 少年对 二 赋 提 传 统文化 的认 同感 从 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现状看 ,西方文化和一些
亚文化在青少年中比较流行 ,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的普及和传播却显得无力 ,这与没有赋予优秀传统
力弘扬优秀文化 , 提高他们 的民族 自尊心和 自 心 , 信
为青少年建立文化 自 信奠定坚定 的基础。 ( 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 资源 , 强青 少年 思 一) 加
注重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 ,使青少年通过 “ 三省吾身” 不断提高道德品质 ; , 优秀传统文化 中的
“ 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天下之 后
观、 价值观尚不完全成熟 , 最容易受到西方文化和其 它不 良文化的影响。在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 中, 要使
青少年了解民族文化 , 提高文化 自 信和 自觉 , 就要高
富。如何使中华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 与现代文明 相协调 , 保持 民族性 、 体现现代性 , 需要我们站在本 民族的立场上思考 问题 ,冷静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 和影响 , 增强 中华 文化 的 国际影 响力 。 梁启超先生在《 少年中国说》 一文中写道 :少年 “ 富则国富 , 少年强则国家 , 少年胜于欧洲则 国胜于欧 洲 。”这说明了青少年在国家和民族发展 中的重要 性。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的社会主义国家 , 社会
青少年在享受西方文化 的同时,不受西方文化及其 它文化 的消极影响 ,就必须提高他们 的文化判断力 l 和对民族文化的认 同感0 对此 , 要牢牢把握马克思
中共 山 西省 直 机 关 党 校 学 报 2 1 0 2年 第 3期
【 曾汉君." 西方文化思潮对我 国大众 文化 的 2 】 3代 - 影响o. J 马克思主义与现 实,0 8 ( ) 2 0 ,5 .
口 马永宁 ( 西安政治学院, 陕西
[ 摘 要】
西安
7 06 ) 10 8
优 秀传统文化是 中华文化之根 , 兼容并 包是 中华民族优 秀传统 文化 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各种文化的交
流碰 撞 中, 要使青 少年 了解 民族文化 , 高文化 自 , 提 信 就要 高度 重视社会主 义先进 文化 建设 , 文化 的 在
的, 只有着力提高青少年 的文化判断力 , 使青少年学 会正确对待西方文化 ,才是培养青少年文化 自信 的
关 键所 在 。 ( ) 极 吸 收 西 方 文化 的 精 华 , 高青 少年 的 一 积 提
是 中华 民族优 秀传 统 文化 的主要 特 征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的时代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今我 国社会 主义主流文化 的科学 内涵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 主要 内容 。面对全球 背 景下 的多元 文化 冲突 , 文 化 自信建设 已成 为青少 年思想政 治教育 的时代课 题 。要 积极建 设社 会 主义先 进文化 , 强社 会 主义意 增
继承与借 鉴 中培养民族精神 。
[ 关键词】
青少年; 文化 自 文化 自 民族精神 信; 觉;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 4 1 7 ( 0 2 0 — 0 5 0 1 7 — 6 6 2 1 )3 0 4 - 9
【 中图分类号】 2 G1 1
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载体 、拓宽
( ) 学批判西方文化 的糟粕 , 高青少年对 二 科 提
民族 文化 的认 同感
【 杨影 , 1 】 裴显霖.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价值观 的冲突
及对策 Ⅱ. 】 黑龙江教育 学院 学报 ( 2 卷 ) 第 8 ,
2 0 ,1 ) 0 9 (0 .
在好莱坞大片 吸引青少年眼球 ,麦当劳” “ “ 、肯 德基 ” 等西方饮食文化大量涌人我 国的情况下, 要使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 撑 。在全球化背景下 , 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 不
管青少年接触到什么样的文化 ,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方式 , 民族精神是必须要强调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继承是为了培养和弘扬我们 的民族精神 ,对外 来文化的借鉴是为了让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容更加丰
f 姜黔 阳. 中国 民族文化 的发展 策 ̄-] 南科 3 】 论 l. J湖 技学 院学报 ( 2 )2 0 ,9 . 第 9卷 ,0 8 ( )
研 究方 向 : 队政 治 工 作 军
。
。
W NH A I H f E U A E J NS
( 引导青 少年. ̄- i传统文化 三) e Ke ,
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 ,建立在封建宗法制度
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 的主导地位 ,牢牢把握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从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道德建设 的
在全球化背景下 ,部分青少年受西方物质文化 影响 , 产生了拜金主义 、 享乐主义 、 消费主义 、 冷漠主
追求物质利益等现象 ,在青少年中加强优秀传统文 化学习 , 赋予精忠报 国、 百善孝为先 、 君子取义不取 利等思想 以新的时代内涵 。通过对青少年进行优 良 传统教育 , 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强 大魅力 , 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度 重 视社 会 主 义先 进 文化 建 设 ,重 视 文化 的继 承 与
乐而乐” 思想 , 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度 的责任感 与使命
感, 能激励青少年养成胸怀天下的广阔胸襟 , 提高其
社会责任心和爱国热情。要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的仁爱心理 , 提高青少年 的关爱 意识 , 养成乐 于助人的良好心态 , 不断净化青少年的
和小农经济上 的传统道德 ,必然有其保守性和狭隘
L . £ r 。’上 —T 士 r —.r , r l 上 厶 —T‘ n . — 1^ . _ . 王. ・ L :1 I I .=● t .I ,T一 " r 、 --
高度分析西方文化 。要明确指出西方文化 的不足之
主义先 进 文化 是 我 国 的主流 文 化 ,坚持 马 克 思 主义 指 导 地位 、 定 中 国特 色社会 主义 的共 同理想 、 坚 弘扬
进入新世纪 、 新阶段 以来 , 西方 国家打着民主的
旗号 , 以文化为载体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 , 而且其隐 蔽性很强 ,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 的思想行为 , 使 青少年的行为方式出现 了不同程度的西化现象 。在 全球化大趋势下 ,严 防重堵是不现实 ,也是行不通
想道 德教 育
文化 以时代意义有着直接关系。在发挥思想道德教 育优势的过程中 , 要用时代的人和事 以及流行的文 化方式注解优秀传统文化 ,并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青 少 年 的 现实 生 活有 效链 接起 来 。特别 是要 针对 青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