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技巧共51页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技巧共51页
分析诉请的目的
确定应诉方向 确定企业方的虚实点 确定是否提起反诉 确定举证方向
是否委托律师?
律师可以帮助企业从事实、程序、证据、经验 等多个方面应对案件,有效降低法律风险。
律师作为代理人是“准第三方”,更能客观、 准确做出判断。
律师能有效总结案件情况,对企业提出意见和 建议。
由企业自主决定。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 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 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 担不利后果。(调解仲裁法)
可以申请相关机构调查取证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一)
劳动规章制度对员工具有约束效力的条件 1、要看规章制度的内容是否合法。 2、要看规章制度是否经过民主程序制定。 3、要看规章制度是否已经向员工公示和告知。
•
29、在一切能Biblioteka 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HR经理的必修课之:
企业劳动争议纠纷处理技巧 --仲裁、诉讼
主讲:高瞻 律师 天津嘉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2012年12月
主讲人高瞻律师简介
初步调查事实
何时入司?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工资、福利标准 在职员工:拖欠报酬、合同签订 离职员工:解除原因、离职手续、是否补偿 违纪:调查过程、结论、证据 企业相关制度、规定,文本。 建立案件专门文档
主要资料(证据)收集
劳动合同文本 用人单位管理制度规定(工作、待遇、纪律) 入司手续文件 离司手续文件 工作(加班)记录、变更记录等。
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 层人民法院管辖。
当事人双方就同一仲裁裁决分别向有管辖权的人民 法院起诉的,后受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案件移送给 先受理的人民法院。
分析诉请
金钱给付类 工资、加班费 经济补偿金、赔偿金 福利(货币型) 退还某些款项(押金、基金等)
行为类 违法解除恢复劳动关系 开具解除相关证明、办理转移手续 要求订立无固定期劳动合同/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在制定和公示劳动规章制度时常见的问题 1、未经平等协商程序确定。 2、内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3、未履行公示和告知程序。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二)
劳动规章制度违法给用人单位带来的法律风险 1、在仲裁或诉讼中不能作为审案依据。 2、要承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 3、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 争议。
劳动争议管辖地: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 地。
劳动合同履行地为优先管辖地。
人民法院对劳动争议的管辖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 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 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和应用会导致败诉。
处理劳动争议技巧之--“逆向思维”
实际发生顺序
招聘、入司、管理
案件:仲裁、诉讼
逆向处理思维
公司遇到官司了!怎么办?
接到应诉通知后的处理
首先要分析清楚的事项:
1、哪家机构?(仲裁委、法院) 2、谁诉的?(离职员工OR在职员工) 3、诉求是什么?(金钱给付类、行为类) 4、答辩、举证时限如何?
法律关于证据的规定
民诉法规定的七种证据:
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 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劳动争议常用的证据形式:
书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 特点:绝大部分为书证。 要求:原件,原始证据,直接证据
举证责任
一般:谁主张谁举证 特殊:
劳动争议案件,因用人单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减 少劳动报酬、计算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争议,由 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最高法院司法解释)
培训内容、与会人员签到); 劳动合同约定法; 考试法(开卷或闭卷,保留试卷); 传阅法(保留员工签名); 入职登记表声明条款(保存员工签名的登记表); 意见征询法(保留员工意见的签名和书面资料)。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技巧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劳动规章制度举证的技巧和方法 1、制定和修改应严格履行“民主程序”,并保留职 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协商的相关书面证据。 2、严格履行公示程序,选择易于举证的公示或告知方 式,并保留已公示或告知的书面证据。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三)
规章制度公示与告知的方法与技巧:
员工手册发放(要有员工签领确认); 内部培训法(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参会人员、
劳动争议的后果
处理得好:和谐发展,增强凝聚力。 处理不好:打击士气,经济损失,法律责任。
企业防范劳动争议风险的“座右铭”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未雨绸缪”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方式
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前两种是自愿型,后两种是强制型 仲裁、诉讼有严格的程序,对程序的错误理解
其次要明确的事项:
1、锁定员工所属部门、主管。 2、公司确定应诉“小组”:HR、部门、法务、律师。 3、建立联合行动机制。
为什么要先搞清是哪家机构?
涉及管辖权问题 无管辖权机构做出的法律裁判是违法的 对管辖权有异议可以提出异议申请 运用管辖规定节省人力物力
劳动仲裁机构的管辖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从事律师职业十四年 主要专业领域:公司法、合同法、劳动法 长期担任企业法律顾问,熟悉企业管理流程 处理公司诉讼、非诉类法律事务 研究处理劳动人事法律十年
劳动关系中不和谐音符-劳动争议
为什么会出现劳动争议?
不诚信(双方、单方); 误解(对法律规定、对对方的意思表示等) 管理行为缺失(无管理、放任、轻视) 操作失误(决策、衔接等) 意外事件(工伤、工亡、企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