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镇街道法律顾问情况汇报.doc

乡镇街道法律顾问情况汇报.doc

篇一:《埠江镇建立实施法律顾问制度工作报告》埠江镇建立实施法律顾问制度工作报告县政法委自上级部门要求建立实施法律顾问制度以来,埠江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行动,第一时间进行了安排部署,对具体工作进行了贯彻执行。

通过实际工作情况证明,实行法律顾问制度是切实可行的,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

一;工作现状通过聘请法律顾问,除为政府提供法律服务之外,还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协助调处纠纷、化解矛盾。

对基层乡镇的信访,维稳都工作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社会意义。

法律顾问不仅推动着基层法治政府的建设,还利用第三方调解人的身份巧妙地为农民普及法律知识,预防纠纷、化解矛盾。

十分符合农村法治建设的需要。

截止目前,我镇法律顾问共接受群众咨询50多起,调解矛盾纠纷30多起。

解决设法涉诉问题2个。

二,存在问题1、基层矛盾纠纷过多,涉及方方面面,法律顾问工作压力较大。

2、法律顾问与人民调解的位置时有重叠,没有形成有效的协作。

镇村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力量,与法律顾问并未形成高效合作机制。

如何甄别矛盾纠纷的法律界限,避免重复调处或是取而代之,都需要一种科学性、制度性管理,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3、律师的知识更新刻不容缓。

随着法制的健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种案子越来越复杂。

基层律师的专业水平原本良莠不齐,不加强学习,更新专业知识,很难有效地担负法律顾问职责。

三、意见建议1.调动政府、律师和农民三方的热情,以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比如将法律顾问工作列入政府的年度综治考核内容,设立法律顾问专项补贴,创新农村普法形式等。

加强律师队伍建设,从思想上强化服务意识,从业务上强化专业素质。

3、进一步规范和明确明确法律顾问的职责和义务,使其在固定的框架内开展工作,减轻不必要的工作量,避免工作的盲目和无序。

4、出台一系列提高法律顾问积极性的保障制度和措施。

埠江镇综合治理委员会2014年6月13日篇二:《余杭区2011年1—8月份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情况通报》余杭区2011年1—8月份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情况通报在去年底检查、考核的基础上,年初,区司法局对部分(社区)法律顾问进行了调整,并且对考核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实行百分制考核,下发了《余杭区2011年度村(社区)法律顾问考核办法》。

年中,为了深入了解全区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情况,扎实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各项工作,7月18日至7月22日,区司法局组织人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项检查。

采用实地检查与各方面统计两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对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一月一坐班”、法制宣传讲座、服务村(社区)换届选举等工作进行了检查。

总的来看,检查情况总体较好,各村(社区)的法律顾问及时按要求履行了工作,为服务于新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延伸“法治余杭”工作触角,切实加强我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一、工作完成情况一是服务意识和态度进一步提高。

大部分村(社区)法律顾问认真落实“一月一坐班”制度,每月到顾问村(社区)坐班,提供法律咨询与服务,部分村(社区)法律顾问每月还多次到该村(社区)提供服务,围绕居民社区工作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提供法律服务。

并且积极对村(社区)各种组织和村(居)民进行法律培训。

如浙江振业律师事务所开展的系列“送法下乡”便民服务活动,为广大基层群众宣传法律法规,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又如浙江诺力亚律师事务所的吴莉琴律师与中泰乡双联村党总支部、临平〃东湖街道钱江社区党支部、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党总支部三个党组织携手在双联孟坞举行“携手献党礼,真情系双联”“一村一社区一机关”党支部主题活动。

现场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同时还免费为双联村村委会起草法律文书两份。

二是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法律顾问平时积极与司法所进行工作沟通互动和反馈,及时参与村(社区)解决重大疑难纠纷调处、村规民约的制定与修改、班子换届选举工等问题,受到了村(社区)干部的一致好评和赞扬。

如运河街道诸家坝社区的法律顾问韩琪律师通过调解成功的帮助该社区的居民周某收回了被租客霸占近一年的到期房屋,让当事人正确行使了自己房屋的所有权。

又如黄湖镇青山村的法律顾问,在得知该村发生的一起意外死亡纠纷极易转为群体性事件后,及时赶到该村参与调解,经过5次夜以继日的调解,终于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

三是服务实绩和效果进一步提高。

通过实地了解与村(社区)干部座谈的方式得知村(社区)干部普遍认为,政府推行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是一项真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有效举措。

律师通过进入村(社区)宣传法律,提供咨询,参与调解,代理诉讼等专业法律服务,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力,理性表达利益诉求,能够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8月份,全区法律顾问共接受委托办理法律事207 件,接受电话咨询2398人次,上门提供服务1492次。

开展法制宣传讲座、培训168 场,起草、审查法律文书143 件,成功调解案件137件,代理民事案件27件,代理刑事案件2件。

发放宣传资料15100余份,开展村务“法律体检”1208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法律顾问落实“一月一坐班”制度不到位。

个别律师没有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半年来一次未到顾问村(社区)提供服务;个别律师为顾问村(社区)提供法律服务次数较少,没有达到一月一坐班的要求。

根据统计一次未到顾问村(社区)提供服务的有临平东湖街道的工农新村社区朱苏;红旗社区、丁塘社区、胡桥社区钟华强。

经济开发区的结网社区、滩里社区、南横港社区钟建伟;圣塘河社区陈汶强。

良渚街道的施家湾社区、万年桥社区、新桥社区、三和社区郭安。

五常街道的五常社区吴琳。

较少到顾问村(社区)提供服务的有临平东湖街道的星火社区袁根泉。

经济开发区的龙安社区钟建伟。

鸬鸟镇的雅城村、仙佰坑村、秀山社区胡建华。

塘栖镇的西界河村、三文村刘晓;宏畔村张自杰。

五常街道的横板桥社区、荆丰社区、文一社区、沿山河社区王江毅。

二是个别律师服务意识不到位。

部分律师没有按照要求由本人提供法律服务,而是派律师助理代为提供服务,没有做到一一对应。

三是个别法律顾问造成不良影响。

个别律师在提供法律服务中没有尽心尽职,或者态度推诿,村(社区)、镇政府要求撤换该法律顾问。

三、下步工作安排一是及时通报,做好整改。

对部分开展工作不够认真的法律顾问进行了个别谈话,将该情况告知对应的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并在半年度法律服务单位交流会上进行通报。

同时,要求落实工作不到位的法律顾问提出整改意见,并由所在律师事务所及基层法律服务所提供监管保证。

二是及时回访,查漏补缺。

对列入整改的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情况定期进行回访,同时做好各镇乡月度、季度村(社区)法律顾问统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使工作不流于形式。

三是及时总结、宣传典型。

对此次抽查活动中发现的典型人物、典型案例及时进行总结提炼,在《余杭法治网》、《城乡导城》、余杭电视台《学法看法》栏目及余杭电台《小米看法》栏目等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篇三:《邹平县农村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工作汇报》邹平县农村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乡镇街道法律顾问情况汇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邹平县地处滨州市最南端,全县辖13镇3个街道办事处,858个行政村,总人口70万。

按照市委市府《关于实施“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的意见》要求,我县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已健康开展,并将逐步实现法律顾问在我县农村的全覆盖,现将邹平县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县农村法律顾问的现状农村法律顾问,顾名思义就是由律师和其他法律服务人员为农村、农民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信息传播、传统思维习惯等原因,“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等工作在农村得不到很好的开展和实施,导致相当部分农村成为“法律”盲区,法律服务往往在农村根本得不到实施,事实上形成法律缺位甚至法律真空的形式。

目前农村出现了纠纷并不习惯用法律的手段而往往通过传统的道德或者行政的手段来处理,由于传统道德本身的局限性,农村处理纠纷更多的是寄希望政府行政手段甚至寄希望于“包青天”来解决,这也是导致农村中农民上访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用道德方式和行政手段来调控农村纠纷本身也无可厚非,本来社会矛盾的调控手段就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法律的,行政的,也有道德的、宗教的等等。

但是在法治的背景下,新农村应该是一个以法律为主要调整手段的生活模式,而这正是作为法律工作者的农村法律顾问所擅长的,同时农村法律顾问工作的开展,广大农民耳濡目染之后,也会逐渐改变农村处理纠纷的方式,逐渐回到法律的方式上来。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邹平县委县府高度重视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在学习沾化县司法局的经验做法后,结合邹平县自身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农村实施“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的意见》,成立了邹平县“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领导小组。

要求各镇(办)党委、政府进一步统一思想,精心组织,精心安排,落实责任,把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落到实处。

全县十六个镇(办)党委、政府对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非常重视和支持,召开专门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召开动员大会,结合各镇(办)实际情况,制定下发了各自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层层抓落实。

三、深入动员,营造声势农村法律顾问是新农村法治建设过程中涌现的一个新现象,农村法律顾问是从来没有过的,可以说法律服务行业新的领域,社会各界对农村法律顾问工作了解较少,加强农村法律顾问的宣传,让百姓了解农村法律顾问的相关事项,为农村法律顾问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由于作为农村法律顾问的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者都工作在城镇,与农村相隔甚远,沟通互动过程中会产生诸多不便,为保证法律顾问工作畅通有效的开展,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有效整合司法行政系统资源,使“村村都有法律顾问,人人享受法律服务”,县司法局召开了全县全部在册的34名律师和53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参加的动员大会,从思想上和组织上进行了发动。

提出了“以律师为骨干,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主体”、“统一调配力量,属地就近服务”的基本工作思路。

县司法局同时召开了全县司法所长调度会,进一步增强做好“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建章立制,加强管理一是建立了农村法律顾问制度。

实行了“一村一顾问”,做好了农村法律顾问工作,确保了每个村有一名法律顾问为其提供法律服务。

二是法律顾问与顾问单位双方签订了规范的顾问合同。

合同一式三份,司法所一份备查,要求法律顾问要严格依据法律顾问合同的规定或聘方的授权提供法律服务。

顾问费的确定由双方按照“咨询免费、代理优惠”的原则自愿协商确定。

三是法律顾问建立了为聘方服务的办案工作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