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政治学法指导

高三政治学法指导

高三政治学法指导
高三是学习的关键阶段,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尤其重要。

首先,善于梳理基础知识,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
虽说政治是一门记忆相对较高的学科,但是也不是只要一味的死记硬背就可以考高分的。

这也是很多高三学生在复习的阶段,经常所陷入的误区。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最基本的都是对基础掌握,尤其是在高三复习的阶段,最大限度的将三年的知识点有效的梳理,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也能够做到查漏补缺的效果。

其次,要善于学会整理知识与反思
政治学科的学习,绝对不是铺天盖地的全盘接受,要懂得对平时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筛选整理,对比分析,检查自己曾今所犯过的错误,有效的找到自己的知识漏洞,有目的的精选一些针对性强的试题强攻、训练,这样才会避免下次自己在考试中犯同样的错误。

1.培养学习知识的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及创新意识。

不少人常常以为创造能力很抽象,离自己很远。

作为学生,离创造性成果可能会有一大段距离,但作为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却是常见的。

充满童趣的想象是,在学习中,最常见的提问也是。

不要小看问题意识,能提问题、发现问题恰恰是创新思维的前提。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才回去探究,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2.积极关注国际国内大事,扩大视野,启迪思维能力。

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平时关心国内外大事的同学,政治考试,特别是高考的成绩往往就比较好。

这是因为有了时政热点的知识储备,思维会更开阔,而政治考试是不回避现实热点的。

生活是鲜活的,是不断变化的,由于教材的稳定性以及时间上的限制,教材对此往往不能及时反映,教材内容存在滞后性的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材与现实的脱节。

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政治课的过程中,关注变化的生活,及时的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补充进来。

三、慎选模拟试卷、勿让自己深陷题海
冲刺高考,大量练题是比不可少的,但是选择试卷也不是随意选择。

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准确处理好高考题与模拟题之间的关系,前者科学性强;难易适中,规范性强;设问角度巧妙,设问间联系密切;答案紧扣题意。

而后者相对来说科学性较差;或过难或过易,设问常常过于直白,设问间联系欠紧密。

所以要多多以老师的导向出发,不要盲目的做无用功。

相信以上的政治学习方法,大家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都会涉及到,只是没有很好的加以运用,每一门学科都是一个长期自我累积、提升的过程,政治也如此,所以要想政治有好的提分空间,坚持有效率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习方法指导
一、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是一轮复习的目标任务。

高考试题无论怎样的新、奇、巧,终究“万变不离其宗”,基础知识始终是高考命题的第一依据,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决定性意义。

基础不扎实是高考失分的第一原因。

一轮复习中要狠抓书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主干知识、重点问题要深刻透彻熟练掌握,坚持记得牢、用得准;要全面阅读教材,细化课本知识,尤其是课本正文的文字都应充分注意;要注重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寻找贯穿知识点的红线,通过比较、列表、画图等方法构筑知识体系,从而形成对知的整体把握。

总之,要通过关键知识强记,知识体系构建、易忘知识常想、遗忘知识快补等方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时刻不放松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重视基本技能的掌握熟练运用
1、审题和解读材料信息的基本技能
仔细审题、全面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方向错了,即使答再多的内容也是枉然。

有些题目高考失分或者根本不得分,不是基础知识没掌握,能力培养不到位,而是审题时草率马虎,思维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没有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造成答非所问而使结果劳而无功。

做题时要通过圈、划、草案等方式提高对设问、材料解读的规范、全面准确。

近两年文综试卷政治部分主观题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考查考生分析、处理材料的能力,一些材料本身就隐含答案。

要善于发现材料的有效性,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一定要组织到答案中。

2、准确组织答案的基本技能
答案书写杜绝半成品、杜绝写意,平日练习时要尝试脱离课本写答案。

答案要规范,组织答案时必须向教材语言和时政术语回归,尽量做到科学规范,简明扼要。

要注意答题格式的规范性,提倡分点答题,答案要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要注意卷面的整洁,字体隽秀整齐、粗细得当,字体不要太小,不要写得太轻,字间距、行间距要合理。

三、改进学法,研究考法,提高综合应试能力。

1、要重视课前预习。

预习不是草草看完课本、做完学案即可,而要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正确把80%的基本知识掌握、背熟,要标记自己在问题理解上的模糊点、易混易错点,以便课堂针对性听讲和理解。

2、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贯通,切忌死记硬背,千万不能因为时间紧、内容多,而对知识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要培养对知识的变通和迁移能力,要灵活把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注重全方位多角度理解知识。

要注重知识网络的构建,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做到对知识掌握的透彻化、全面化、体系化。

3、要把平日的练习及考试当作高考来对待。

认真训练自己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各项答题技能的熟练掌握程度;要善于积累好题和错题,养成自我反思揣摩领悟的良好习惯,从而摸清并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规律,做到举一反三、领会贯通。

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做好限时训练,因为高考中常有考生因为答不完题而后悔。

四、关注热点,提高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试题中设置的新情况、新材料和新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因此,我们在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走出书本和课堂,去融入社会,解决实际问题。

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我们共同生存的空间。

如果在学习中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是死搬教材,死背书本,那是肯定考不好的。

为此,要注意平时对时政知识的积累,利用时政小报、课堂探究中的最新材料及电视、报刊等各种渠道和手段获取大量的社会信息。

建议同学们多读《半月谈》和“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