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穷,人也要站在富人堆里_第二章 打通致富思路

穷,人也要站在富人堆里_第二章 打通致富思路

像亿万富翁那样积极思考穷人赞羡富人致富的结果,却忽略了富人通达财路的智慧。

穷向富的转变是大多数人憧憬的,但没有致富的思维和手段,富有殷实就只是聊以自慰的幻想。

思维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一个人能否获得财富,首先取决于其思维态度。

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

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

有些人总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

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

这些人常说他们的情况无法改变。

但事实上,人们的境况并不是周围环境造成的。

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由我们自己决定。

马尔比·D·巴布科克说:“最常见同时也代价最高昂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成功依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些我们不具备的东西。

”可是成功的要素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成功是正确思维的结果。

一个人能飞多高,是由他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而并非其他因素。

黎锦熙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民国头十年他在湖南办报,当时帮他誊写文稿的有三个人。

第一个抄写员沉默寡言,只是老老实实地抄写文稿,错字、别字也照抄不误,后来这个人一直默默无闻。

第二个抄写员则非常认真,对每份文稿都先进行认真仔细地检查然后才抄写。

遇到错字、病句都要改正过来。

后来,这个抄写员写了一首歌词,经聂耳谱曲后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他就是田汉。

第三个抄写员则与众不同,他也仔细看每份文稿,但他只抄与自己意见相符的文稿,对那些意见不同的文稿则随手扔掉,一句话也不抄。

后来,这个人建立了以仪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他就是毛泽东。

这就是说,思维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达美乐比萨连锁店系统是美国人蒙纳翰建立的,他也因此成了富翁。

有一天,他前去拜访全球最大餐饮连锁店麦当劳的发起者克罗克。

克罗克在蒙纳翰眼中不仅是经营奇才,也是他效法的对象。

在克罗克的办公室里,克罗克对蒙纳翰说:“你现在已经功成名就了,不妨保险点,每年再多开几间店,但别为了生意让自己惹上麻烦。

”蒙纳翰听了大为震惊,不敢相信自己如此崇拜的企业家,竟会说出这样的话,这和他心目中的克罗克是背道而驰的。

控制不住自己失望之情的蒙纳翰脱口喊出:“但这样就没有意思了!”房间内在一段长长的寂静之后,克罗克的脸上绽放了开心的笑颜,他站起身来,从桌后走出,握住蒙纳翰的手:“这正是我希望你说的话。

”积极追求总会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思路,而安享其成则只会让人变得保守而无能。

可是,相反的态度则必败无疑,遇事消极思考,被动接受的人必定不能成功,从来没见过抱消极态度的人能取得持续的成功。

在很多人的眼中,中国的民营企业“只会生不会长,只会老不会大”。

20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各领风骚三五年,淘汰率极高。

“浪里淘沙”,刘永行、刘永好及其兄弟们却成了闪闪发光的金子。

回顾20年前的创业经历,四兄弟中的老三刘永好说:“我们提出了一句话作为企业发展的理念——‘会思考,就一定有路子’,‘顺潮流而为必事半功倍’。

什么叫‘顺潮流’呢?就是我们始终把产业定位在社会需求、政府倡导的领域。

这样去做就会事半功倍,少冒风险。

我们是四川成都郊县的普通市民,没有任何政府背景、经济背景。

靠什么?靠党的好政策,靠我们自己的努力,靠艰苦创业。

”20世纪80年代初,刘氏四兄弟中的老大刘永言在成都906计算机所工作,老二刘永行从事电子设备的设计维修工作,老三刘永美在县农业局当干部,最小的刘永好还是四川新津县一所中等专科学校的教师。

他们四兄弟常常一起谈论天下大事,因为在农村插过队,他们对农村发展的格局比较敏感,当时《光明日报》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引起了他们的思考,他们意识到——机会来了:农村正在改革,我们这些从农村出来的人,应该投身到这场改革中去,千年不遇的好时机,趁着年轻,趁着我们还有一股子劲,有不算笨的脑子,大干一场吧!可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啊!心有灵犀一点通,四兄弟想到一起了。

1980年,刘氏兄弟就曾经计划下海创业,结果没有被批准。

1982年,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了专业户,于是他们毅然放弃了正式的工作,要求到农村去创业。

在刘永好当过4年零9个月知青的古家村,村民们接纳了他们。

当时的县委书记鼓励他们说:“好.欢迎你们,但是有一个条件——每年带动10个农户致富,科技兴农嘛!”卖掉手表、卖掉自行车,四兄弟所能凑到的所有的钱也只有1000元。

他们就拿这1000元开始了创业。

他们选择的是养鹌鹑。

鹌鹑,他们过去只听说过,如今却要弄来养了。

听说这小鸡儿似的东西营养价值很高,售价也很高,大批量地养大了,能卖出很好的价钱。

他们先是在自家的阳台上养鹌鹑,养大一批后,看到市场上的价格果然很好,更来了兴头,决定扩大生产,在村里建起一个小型养殖场,再饲养良种鸡。

这个好消息也鼓舞和带动了古家村的其他村民。

此时古家村里的其他人还都只是种着各自的责任田,肚里填饱了,身上还寒着呢。

看着刘家兄弟养这养那,都很敬佩,想等他们做出了致富的榜样,以后也就可以学着这么干。

川中人心地善良,好助人。

刘家四兄弟扩大养殖场,村民们都来帮忙,搭茅屋、架动力线,还一起动手为养殖场修起了一条简易公路,因为日后将有大量的鸡,要一车一车地运到城里去。

小小的养鸡场办起来了,投资不算太大,但对刘氏兄弟来说却也是一笔不小的钱。

刘永好听说成都那儿有家畜市场,也许可以去那儿出售一些。

于是,兄弟几个就连夜劈毛竹削蔑片编竹筐子,然后由刘永好第二天一早骑自行车,将小鸡驮到成都的家畜市场去卖。

倒也不错,果然有买主来问价,到了下午,刘永好就把带去的小鸡卖完了。

这样,有了个好开头,兄弟四个的眉头也就松开了些,于是再接着去卖。

这样辛苦了一个月光景,他们愚公移山般地把8万只小鸡一一出手了。

等到把最后一只小鸡卖出去后,四兄弟才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还算好,算了算账,辛苦了一两个月,也有了万把元钱的赚头。

就是这样,通过“鸡生蛋,蛋生鸡”,只用了6年时间,四兄弟就净赚了1000万元。

他们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开始不断地发展壮大。

终于,有了今天令人瞩目的成就。

纵观刘氏兄弟的创业经过,最能给人启示的一点,那就是:会思考才有未来。

只要你善于思考,勇于突破,敢想敢做,你就能在关键时刻迎来机遇;相反,如果你随波逐流,甘于平庸,就只会使自己的智慧之泉干涸、创造之井枯竭。

思路有多广,市场就有多宽,财路就有多宽。

思考力是竞争能力过去我们常讲“狭路相逢,勇者胜!”而现在还得讲“狭路相逢,智者胜!”这就是说,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并不次于战场,一个人要想赢得商战胜利,必须靠智慧,思考力是强大的竞争力,而且是一个人唯一可以自己掌控的竞争力。

“思考力”是能够改进思考效率的一项科学和艺术。

思考力强的人擅长三大主要思考领域,即判断领域、洞察领域和自觉领域。

只要改进每一领域的思考习惯,就能在作决策、解决问题和创意思考等方面,有更杰出的表现。

简单说来,提升思考技巧,便能帮助你成为更优秀的员工或者领导者,为自己及企业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

我们会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人,有的人大有作为,而有的人却一生碌碌无为,到底是什么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呢?是身高、长相、体重吗,家庭背景吗,学历吗,认真思考后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任何一件看似简单的小事,用不同的脑子去思考都会有不同做法。

思考力决定你是否杰出。

如,同是卖报,有的卖得很好,有的就卖不出去。

人们都说行行出状元,道理就在于此。

某一个地区,有两个报童在卖同一份报纸,二人是竞争对手。

第一个报童很勤奋,每天沿街叫卖,嗓门也响亮,可每天卖出的报纸并不是很多,而且还有减少的趋势。

第二个报童肯用脑子,除去沿街叫卖外,他还每天坚持去一些固定场合,一去了后就给大家分发报纸,过一会再来收钱。

地方越跑越熟,报纸卖出去的也就越来越多,当然也有些损耗,但很小。

渐渐地,第二个报童的报纸卖得更多,第一个报童能卖出去的越少了,不得不另谋生路。

为什么会如此?第二个报童的做法中大有深意:第一,在一个固定地区,对同一份报纸,读者客户是有限的。

买了我的,就不会买他的,我先把报纸发出去,这些拿到报纸的人是肯定不会再去买别人的报纸。

等于我先占领了市场,我发的越多,对手的市场就越小。

这对竞争对手的利润和信心都构成打击。

第二,报纸这东西不像别的消费品,有复杂的决策过程,随机性购买多,一般不会因质量问题而退货。

而且钱数不多,大家也不会不给钱,今天没零钱,明天也会一块儿给,文化人嘛,不会为难小孩子。

第三,即使有些人看了报,退报不给钱,也没什么关系,一则总会积压些报纸,二则他已经看了报,肯定不会去买别人的报纸,还是自己的潜在客户。

小小的一个卖报生意,就有这么多的技巧,可见,生意经是本永远学不完的书,任何时候,只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就会有独特的收获。

下面是一个很经典的故事,能更好地说明思考力是强大的竞争力。

从前有一个奇异的小村庄,村庄里除了雨水没有任何水源,除此之外,这里可是人们生活的好地方。

为了根本性地解决这个问题,村里的长者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里。

有两个人愿意接受这份工作,于是村里的长者把这份合同同时给了这两个人,因为他知道,一定的竞争将既有益于保持价格低廉,又能确保水的供应,必要时还可以互相补充。

得到合同的两个人中有一个叫艾德,他立刻行动了起来,买了两个镀锌的大号钢桶,每日奔波于1里以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用他的两个桶从湖中打水并运回村庄,再把打来的水倒在由村民们修建的一个结实的大蓄水池中。

每天早晨他都必须起得比其他村民早,以便当村民需要用水时,蓄水池中已有足够的水供他们使用。

由于起早贪黑地工作,艾德很快就开始赚到了钱。

尽管这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但是艾德很高兴,因为他能不断地赚钱,并且他对能够拥有两份专营合同中的一份而感到满意。

另外一个获得合同的人叫比尔,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自从签订合同后比尔就消失了,几个月来,人们一直没有看见过比尔。

这点更令艾德兴奋不已,由于没人与他竞争,他赚到了所有的水钱。

比尔干什么去了呢?原来比尔没有像艾德那样也去买两个桶,相反,他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并凭借这份计划书找到了四位投资者,和他一起开了一家公司,并雇用了一位职业经理。

6个月后,比尔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

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比尔的施工队修建了一条从村庄通往湖泊的大容量的不锈钢管道。

在隆重的贯通典礼上,比尔宣布他的水比艾德的水更干净,因为比尔知道有许多人报怨艾德的水中有灰尘。

比尔还宣称,他能够每天24小时,一星期7天不间断地为村民提供用水,而艾德却只能在工作日里送水,因为他在周末同样需要休息。

同时比尔还宣布,对这种质量更高,供应更为可靠的水,他收取的价格比艾德的价格低75%。

于是村民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并立刻要求从比尔的管道上接水龙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