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的内涵

沂北中学思想品德主题复习主题一:青少年与社会(第1课)1,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关心社会?(1)我们青少年学生既是家庭中的一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员(2)虽然年龄还小,但同样生活在社会中,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都与社会环境,社会变化发展密切相关。

(3)因此,关心社会,关心祖国建设,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

2,如何关心社会?我们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还不只是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对社会、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以健康心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3,如何亲近社会(1)不做看客(2)遵守社会公德(3)善于明辨是非4如何自觉服务社会(1)忠于职守(2)乐于奉献主题二:民族精神与文化(第2课)1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2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重要性)(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2)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战胜困难,顽强拼搏,永于创新,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3)弘扬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华文化的特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1)、既不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2)正确的态度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2)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成分,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3)同时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4)并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主题三,创新(第3课)为什么要鼓励创新(创新的重要性):对个人:(1)勇于创新,可以发掘我们的创造潜能,造就有用人才(2)创新也可以激发我们攀登人生高峰的热情,督促我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3)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

对民族,对国家(1)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全社会,全民族的创新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

主题四:合作与竞争(第4课)1、合作的方法:(1)、合理分工科学计划。

(2)、有效指挥相互配合。

(3)、承担义务履行义务。

(4)、相互沟通真诚合作。

(5)、公平公正合作共享。

2、合作的作用:(1)合作能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增强团结;(2)可以扬长避短,最充分、最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3)合作可以减少排他性冲突,求得整体优化,(4)合作可以集思广益,优势互补,激励创新,不断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成果(5)可以互利互惠,共享成果。

3、怎样正确参与竞争:(1)、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勇敢地参与竞争;正确对待竞争中的成功和失败;克服竞争中的自私和嫉妒心理。

(2)、竞争中必须审时度势、扬长避短。

(3)、竞争中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4、竞争的作用:(1)竞争能促进个人的成长、进步和全面发展;(2)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3)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4)能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国家的地位。

5、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与合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合作中存在利益的竞争。

竞争也需要合作。

只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主题五:与诚信同行(第5课)1、怎样做一个诚实的人:(1)、重诺守信。

(2)、对事负责。

(3)、从说实话做起。

2,诚信的重要性:(1)、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2)诚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条件。

(3)诚信是公民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4)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5)诚信是政府从政执政的基本要求。

主题六:依法治国(第6.7课)1、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①有法可依就是要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这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②有法必依就是指公民要自觉守法,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这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必要条件;③执法必严是指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这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④违法必究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要追究法律责任4道德和法律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只讲法律不讲道德,法律就会失去民众的诚服,导致野蛮粗暴的管理。

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只讲道德不讲法律,道德就没有约束力。

5德治和法治的关系:法治和德治相互相成,相互促进,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所以管理国家和社会必须将德治和法治相结合。

(易考辨析)6依法治国的重要性:(1)、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3)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4)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5)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7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1)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2)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3)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公民的利益。

(4)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主题七科学发展观(第8课)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主题八经济发展奥秘(第8课)1、为什么说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答: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文化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现阶段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1)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2)通过改革,建立和完善与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相适应的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从而促使经济和社会全面,持续,快速发展,(3)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等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从而增强我国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的能力,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主题九:权利(第9课)1、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基本方略。

2、公民应如何对待、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①公民应珍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政治权利及自由。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因为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

③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时,必须严格遵守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主题十经济制度民生问题(第10课)1解决民生问题的意义(1)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关注贫困,关心群众生活,认真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2)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人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我国的分配制度:现阶段,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和谐社会的含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主题十一艰苦奋斗(12课)1为什么说艰苦奋斗没有过时?含义:艰苦奋斗,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重要性(1)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作风。

(2)全民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3)人类永远需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4)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艰苦奋斗。

2、青少年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思想上:要与时俱进,用艰苦奋斗的精神磨砺意志,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生活上:反对奢侈浪费、贪图享受,努力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学习上:自觉培养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主题十二成才(12课)1、什么样的人是人才?具备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人2、青少年的成才之路是什么?①学好本领,立志成才②未来的成功,靠的是今天脚踏实地的奋斗③青少年时期是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时期,我们要珍惜美好时光,勇于拼搏,勇于创新,不断前进。

3、如何理解“行行出状元”?(职业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各个不同的部分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职业。

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都能出人才。

只要埋头实干,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行行都可以出状元”。

4、青少年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择业观)我们要认清时代要求,立足自身实际,争取找到最能够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岗位;要服从祖国需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切实履行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荣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