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联网的大学校园自行车管理系统的构想
(物联网工程10-01班) 张新枫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自行车数量的不断增加,给校园管理带来了诸多烦恼。
针对丢车、乱放车辆等现象,利用车联网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此问题,同时也提升了车辆安全指数。
系统车钥匙采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可以充值循环使用,绿色环保。
其内部的智能芯片可自动完成用户鉴别、存车、锁车等自动化的管理服务。
关键字:车联网RFID 智能
引言
车联网是物联网在汽车领域的一个细分应用,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向业务实质和纵深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未来信息通信、环保、节能、安全等发展的融合性技术。
车联网是指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传感设备等交互,实现车辆与公众网络通信的动态移动通信系统。
它可以通过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收集车辆、道路和环境的信息,并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多源采集的信息进行加工、计算、共享和安全发布,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车辆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监管,以及提供专业的多媒体与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
而RFID,正是能够让车辆“信息沟通”的一种技术。
在“车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背景
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自行车。
对学生来说,自行车是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
然而,对于现在大学学生学生来说,拥有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既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也是一个“心头患”。
现在大学校园丢失自行车的事情屡见不鲜。
一般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都会有丢失自行车
的经验,甚者,更是一辆接一辆的丢。
每
个自行车都不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车型,所
以车辆一旦丢失就很难找寻,这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深深的痛。
2012年浙江大学对各个校区自行车被盗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28.57%的同学的自行车被盗,有的甚至还不止一辆,从数据可以看出校园自行车被盗是个大问题,人为的去避免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还是很难阻挡“隐性的手”作案的得逞。
不过随着近今年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校园车辆智能管理系统能够真正的成为现实。
在校园搭建车棚,开发基于车联网的校园自行车管理系统,将从根本上解决安全和路障问题,减少人力物力投入,解除学生们的后顾之忧,不失为一种好的管理和实现方式。
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信息处理和识别主要包含三个步骤:(1) 对物体进行标识,把物体的属
性通常存储在标签中;(2)专有设备对物体属性进行识别读取,将信息转换为网络能识别的格式进行传输;(3)信息处理中心对传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出反馈。
可以看出,关键技术就是车联的属性的识别和处理。
下面,主要介绍下目前车联网
广泛使用的RFID识别技术。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
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基本的RFID系统由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天线(Antenna)。
RFID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物流仓储、零售、制造业、医疗等领域都是RFID的潜在应用领域,另外,RFID由于其快速读取与难以伪造的特性,一些国家正在开展的电子护照项目都采用了RFID技术。
RFID具有车辆通信、自动识别、定位、远距离监控等功能,在移动车辆的识别和管理系统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方案设计:
智能自行车联网管理系统主要操作流程包括取车、还车等。
全过程无需具体管理人员干预,应答器携带者只要将智能卡置于感应区,系统自动完成上锁、解锁过程。
系统有特定硬件和软件组成。
每辆自行车回配备一个有RFID,锁存器等沟通的软件,这样每辆自行车都有自己独自的自行车“ID”号,每个自行车人员拥有者配发一个类似于学生饭卡一样的应答器,取车时只需在配备的硬件上刷卡进行自动开锁,那样自行车就可以自由
的骑行,集成的类似于的阅读器只会默认一个应答器,就像银行账号只有一个户主一样,其他的类似的应答器该硬件不会响应的。
同理,如果想要锁车的话,也是同样的操作,刷卡进行操作。
我的这个假想方案默认一次为开锁,多次操作为上锁操作。
这个智能系统以后台数据库为支撑,为用户提供准确、可靠的服务,如有异常的操作情况会及时的反馈给户主(默认每个id绑定一个手机号,系统自动发送)再也无需担心自行车被盗情况。
结束语
采用基于车联网的RFID技术来实现校园自行车的智能管理化,是最近做申报的大学生国家级项目高速公路的主动防撞系统时,想到居然在高速公路那么极端的环境的车联网的技术基本上都能实现,再加上最近听说同班同学自行车都丢了两个了,就产生灵感为何车联网技术不能从在我们大学校园中那。
这个整体的思路都是模仿我做的那个高速公路主动防撞系统的基本原理,在理论上应该实现不是多大的问题,会解决校园丢车难找的难题,以及实现校园的车联智能化,不过本文只是对自行车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校园的情况毕业不是像高速公路那样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有限和可查找的,大学校园还是有自身的复杂性,不过个人认为大学的校园自行车智能化应该是可实现的,不知为什么全国上下那么多大学,一心的搞研究,为什么没有真心为学生解决问题,大学是给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地方,希望我们工大能够在实现校园智能化的时候,不仅仅考虑实验室、图书馆那些“大工程”,也能实现切实帮助学会的自行车智能化。
当然作为全国第一批的物联网的学生,希望今后从事工作后,也能不仅仅做所谓的“大项目”,也要考虑实现大家身边的智能化,尤其是农村,农村大有发展,真正能让农村的老百姓切身体会到和应用才是物联网真正的成功,互联网的产品如手机、电脑走进了千千万万家,相信不远的未来物联网的成果也能最近千万家。
参考文献:
[1] 宁焕生,王炳辉.RFID 重大工程与国家物联网.北京:机械工业
出版社,2010.
[2] 刘衍等..RFID 技术在校园安防系统上的设计与实施[J].微计
算机信息,2011,6-0:134-136.
[3] 谢勇,王红卫.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入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研究[J].物流技术,2007,(26);90-93.
[4] 张春红.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