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定位系统GPS原理及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原理及应用

4
2、卫星定位系统 最早的卫星定位系统是美国的子午仪系统
(Transit),1958年研制,64年正式投入使用。 由于该系统卫星数目较小(5-6颗),运行高度较 低(平均1000KM),从地面站观测到卫星的时间 隔较长(平均1.5h),因而它无法提供连续的实时 三维导航,而且精度较低。
为满足军事部门和民用部门对连续实时和三维 导航的迫切要求。1973年美国国防部制定了GPS 计划。
并开始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1
GPS系统的特点: 1、全球,全天候工作:
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三维速 度和精密时间。不受天气的影响。 2、定位精度高:
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米,采用差分定位,精度 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 3、功能多,应用广:
随着人们对GPS认识的加深,GPS不仅在测量, 导航,测速,测时等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而且 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5
3、GPS发展历程 GPS实施计划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阶段。从1973年到
1979年,共发射了4颗试验卫星。研制了地面接收机及 建立地面跟踪网。
第二阶段为全面研制和试验阶段。从1979年到 1984年,又陆续发射了7颗试验卫星,研制了各种用途 接收机。实验表明,GPS定位精度远远超过设计标准。
(5)“坐标基准”建立后设置“坐标格式”帮助用户选择或建立自已的坐 标投影模型。见图18、19。
图18
图19
28
(6)光标选择“用户设置”按ENTER鍵进入输入数值。输入后可显示北 京54椭球基准的平面坐标。 (7)标准高斯投影:LG:输入3/6度带中央子午线经度;ECH: 尺度比为 1;EAST:Y加500公里;用户也可自定义投影参数,确认后退出,接收 机将显示当地平面坐标。见图20。
7
空间部分
24颗星(3颗备 用);6个轨道平 面; 离地高度 20000KM; 11小时58分/周; 2周/天;
8
用户系统
组成:接收机、天线、计算设备和相关软件。
核收部分为接收机,主要用于GPS卫星发射的信 号,并根据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确定接收机与卫 星间的距离。
主机箱


电台
簿
主机

线


线

9
2、GPS定位原理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
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 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假设t 时刻在地面待测点上安置GPS接收机,可以测定 GPS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t,再加上接收机所接 收到的卫星星历等其它数据可以确定以下四个方程 式:
SPS服务水平定位精度降低到100m,在密码保护 下PPS服务精度提高到1m.
2000年5月取消了SA政策。
3
GPS发展
在卫星定位系统出现之前,远程导航与定位主要用无 线导航系统。
1、无线电导航系统 ● 罗兰--C:工作在100KHZ,由三个地面导航台组成, 导航工作区域2000KM,一般精度200-300M。 ● Omega(奥米茄):工作在几千赫。由八个地 面导航台组成,可覆盖全球。精度几英里。 ● 多卜勒系统:利用多卜勒频移原理,通过测量其 频移得到运动物参数(地速和偏流角),推算出飞行器 位置,属自备式航位推算系统。误差随航程增加而累加。 缺点:覆盖的工作区域小;电波传播受大气影响;定位 精度不高。
13
(三)DGPS原理
目前GPS系统提供的定位精度是优于10米,而为得 到更高的定位精度,我们通常采用差分GPS技术:将一 台GPS接收机安置在基准站上进行观测。根据基准站已 知精密坐标,计算出基准站到卫星的距离改正数,并由 基准站实时将这一数据发送出去。用户接收机在进行 GPS观测的同时,也接收到基准站发出的改正数,并对 其定位结果进行改正,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串口状态
数据输入
MMEA 数据输出:
MMEA1832.0 串口状态: 关
DGPS MMEA
30
2.设置数据输出格式 (1)按Page键直到显示“设置模式2”(或“设置模式3”); (2)移动光标至“串口设置”,按ENTER键; (3)选择“数据输出:”按ENTER键; (4)用ENTER键及光标键选择需要的格式和数据项; (5)选择完成后将光标移至“选定?”,按ENTER键确认;
10
GPS卫星1 GPS卫星4
地球
GPS卫星2
GPS卫星3
GPS接收机
11
12
四个方程式中各个参数意义如下: x、y、z 为待测点坐标的空间直角坐标。 xi 、yi 、zi (i=1、2、3、4) 分别为卫星1、卫星2、卫 星3、卫星4在t时刻的空间直角坐标,可由卫星导航电文求 得。 Vt i (i=1、2、3、4) 分别为卫星1、卫星2、卫星3、卫 星4的卫星钟的钟差,由卫星星历提供。 Vto为接收机的钟差。 由以上四个方程即可解算出待测点的坐标x、y、z 和接 收机的钟差Vto 。
图20
29
SP24手持机数据与外设通讯设置
1. 设置数据输入格式
如果要将SP24手持机与差分GPS(DGPS)信号接收机或 PC机连接传输数据,就必须选择适当的数据通讯格式。
在功能子菜单栏“串口设置?”中,如果连接DGPS接收 机,则需要在“数据输入”处选择“DGPS”,如果连接PC机 则选择“NMEA”。如下图:
GPS原理及应用
一、GPS概述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GPS)
是美国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
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
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经近10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GPS以全天候、高
图12
24
(5)在“激活航点”画面选择“新点”,即创建新点后再激活。此操作可 按提示依次输入点名、图标、经度和纬度,确认后此点即被激活。见图13
(6)导航画面中的“显示”菜单可在确定目标点后选择不同的导航方式。 见图14
图13
图14
25
显示当地坐标(分7步)
(1)接收机缺省显示的坐标为WGS84坐标系中的经纬度坐标,为显示当地 的平面坐标需改变“系统设置”项。
图5
图6
20
(3)卫星状态图:在卫星信号画面选择“卫星”按enter看卫星分布状况, 按Page鍵返回定位画面,按enter鍵则切换回“卫星信号”画面。见图7
(4)存储当前位置:任意画面中按MARK鍵,显示当前位置,并自动赋 名和图标、点名和图标可以用光标鍵修改,之后选择“确定”按ENTER 鍵完成记录。见图8
差分GPS分为两大类: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
14
1. 伪距差分原理 这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差分。在基准站上,观测所有卫星,
根据基准站已知坐标和各卫星的坐标,求出每颗卫星每一时刻 到基准站的真实距离。再与测得的伪距比较,得出伪距改正数, 将其传输至用户接收机,提高定位精度。这种差分,能得到米 级定位精度,如沿海广泛使用的“信标差分”
2
GPS提供的两种服务:
(1)SPS(Standard Positioning Service), 用于民用 事业;
(2)PPS(Precise Positioning Service),用于军事。 美国政府对GPS精度的限制(1991-1994): (1)SA(Selective Availability)技术----有选择可用性; (2)AS(Anti-spoofing)技术----反电子欺骗技术;
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
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
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
测、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从而给测绘领域
带来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硬、软件的不断完善,
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地开拓,目前已遍及国民经济各种部门,
16
中国3颗导航卫星正在对导弹弹头进行跟踪
17
(四)手持GPS操作(以SP24手持机为例)
1、操作面版认识
18
按Page鍵切换的四个主画面:
图1
图2
图3
图4
19
2、操作的主要内容
定位及坐标存储 这项功能由以下四步完成:
(1)定位:接收机开机定位后自动进入定位画面,显示定位结果。见图5。 (2)显示卫星信息:在定位画面上选择“卫星”按enter键进入卫星信号画面, 显示被跟踪卫星编号和信号强度,按Page鍵返回定位画面。见图6
3. 开启或关闭串行口 当SP24手持机没有连接到外部电源时,关闭串行口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
时间。当串行口被打开时,状态中会间曷歇地显示通讯标志(一个振动的电 话机)。
开启或关闭串行口: (1) 在“设置模式2”(或“设置模式3”)屏幕上移动光标至“串口设置”,按 ENTER键。 (2)移动光标至“串口状态:”,按ENTER键 (3) 选择“开”或“关”,按ENTER键确认。 说明:当与外部电源连接时,串行口会自动开启。
31
串行口通讯默认参数 (1) 波特率:4800 (2) 数据位:8 (3) 停止位:1 (4) 校验:N
32
手机GPS野外定位
33
图9
图10
22
航路点导航(分6步)
(1)按Page鍵查找到“设置”菜单(见图4),按enter鍵进入。 (2)用光标鍵选择“模式2”即航路点导航模式,按enter鍵确认。见图11
图11
23
(3)继续用Page鍵翻至导航画面(图3)选择“激活”输入或调出目标点坐标。 见图12 (4)选择“列表”可调出数据库中忆有的坐标 ,然后选择相应的目标点,确 认后即激活此点。见图12
相关主题